解密逢甲國貿系,讓你選得明白
2025/7/1
逢甲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 王歆沂同學

探索學群第一步:找到符合自己特質的科系
高中時,「該選讀一類、二類還是三類?」、「該選什麼學系呢?」是我在升上高二分組前最常思考的問題。為了不讓未來因為對科系不熟悉而被迫交給成績決定,我決定透過好好了解自己,再來選擇最適合的科系。
經過幾次的興趣量表測驗以及和師長的互動,我更加肯定自己擁有比一般人更多的同理心和耐心,也熱衷於和來自不同背景的對象友善交流。我喜歡培養國際觀、探討外語在人際關係上的應用,也能夠接受多元文化的薰陶。這些對自我的認識,讓我聯想到自己或許適合學習國際貿易。
國際貿易的範疇非常廣泛,與外國企業往來需要具備全球視野、敏銳的判斷力、時刻的警覺心、寬廣的國際分析能力及跨國的人脈資源,更要 24 小時注意國際形勢的變化。除了外語要好,知識要廣以外,商學、法學、管理學等領域的基本素養均要具備,才能靈活應用於小則商品買賣、大則國際投資,甚至參與國家經貿政策的決策,這些都是商業職涯中的頂尖成就,在在讓我對商業職涯產生濃厚興趣,並立下就讀國貿系的志向。
認識校系課程:檢驗與自己的興趣是否相符
進入逢甲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後,主要學習的項目圍繞在經濟學、會計學、統計學、管理學等基本的必修科目,對剛結束高中生涯的大一新鮮人來說,可能會感到有些不適應,但學習這些都是商學院學生的必經過程,還可透過吸收不同的學科知識,找到自己在未來可能專精的領域。
以大二的課程「國際貿易時文導讀」為例,授課外師會在每個禮拜上課時教授時事商業、財金新聞,並提供幾項主題為素材,讓我們在課堂上完成對新聞時事的感想文章撰寫,沉浸在全英文的環境練習口說和寫作,讓我感受到國貿系相較於其他商學院科系,在外語資源上的豐富與重視。
我最喜歡的課程是「國際貿易與經營導論」和「國際貿易實務」,這兩門課程有別於其他科目,能加深我們對國貿領域的認知,躍然紙上的生動教學使我對未來的發展有更多的憧憬:聽教授娓娓道來過往在業界的甘苦談,有因為接到高額訂單壓力大到夜不能寐的辛苦,也有和外國客戶談笑風生順利化解公司危機的自豪經驗。這些真實的故事不僅增加了我對產業的理解,也讓我對自己未來的職涯更有信心,更堅定地認為自己選的是適合自己的學系。
學海中的點睛之筆:追尋本系的獨有特色
吸引我選擇國貿系的原因,包括其提供的國際化學習機會、創意課程設計、鼓勵學生參與競賽活動、以及協助實習銜接就業等。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作為最具國際及前瞻視野的商學院科系之一,提供與國外知名大學交換學生、學碩(3+2)雙聯學位與碩士雙聯學位(1+1)的機會,更有提供 CDIO 教學模式,並配合 4+1 學碩士一貫的課程設計。
除此之外,我們系上也十分重視學生的創意思考能力,時常鼓勵同學參加各種競賽活動,以提升自信與團隊合作能力。同時,系上還提供「售後服務」,包含有專業證照的考取輔導,以及 7+1 的企業實習課程設計,協助學生在畢業後能無縫銜接職場。
學弟妹們對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可能會有的迷思
許多人在選讀科系時,常會侷限在對於該系固有的印象內,例如:認為學會計學要讀會計系、學管理學要讀企管系、學投資學要讀財金系。然而,國貿系課程內容廣泛且多元,除了核心的國貿知識以外,我們同樣也會學習會計、行銷管理等專業內容。例如,我們學習會計學,可以進行貿易上每批交易的立即結算;學習管理學,可以學會分析成本和控制品質;學習行銷管理,則讓我們掌握經驗銷售的技巧等。
當然,國貿系的課程仍專注在國際交易條件及風險、責任的分界,精通英語或第二外語,也才能使市場有更寬廣的拓展機會。更重要的是,貿易運送遍及陸、海、空運及綜合運送,這些內容屬於運籌管理的範圍。國貿系所學的知識五花八門,在這裡,我學會如何建立國際視野、如何讓生活與思維更國際化。對我而言,國貿系就是邁向世界舞台、走在全球趨勢尖端的最佳選擇。
◆延伸閱讀:想進一步了解這個校系所屬的學類內容嗎?點進來看看學類介紹吧!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