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生命因呼吸而延續,專業引領健康

2025/6/6

高雄醫學大學呼吸治療學系 陳逸凌助理教授

生命因呼吸而延續,專業引領健康

  呼吸治療師是專業的醫療人員,主要負責評估、診斷、治療及照護與心肺系統相關的疾病,運用呼吸治療技術,包括機械通氣治療、氧氣治療、吸入藥物治療、肺部復原、藥物使用衛教等,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呼吸照護,致力於改善呼吸功能與生活品質。在加護病房、急診室、一般病房、肺功能檢查室及睡眠檢查室等醫療單位中,皆可見呼吸治療師專業投入的身影。

  在醫院,呼吸治療師主要照護使用呼吸器的重症病患,在加護病房適時做呼吸器的精密調整與密切監測,並根據病人的狀況與治療進展提供醫療團隊治療策略及呼吸器脫離等專業建議。然而,呼吸治療師的角色遠不僅止於重症照護,從急性病患的緊急呼吸支持,到慢性呼吸疾病患者的長期復原計畫,呼吸治療師都是不可或缺、無可取代的。

 

本系期待培養的人才樣貌

  高雄醫學大學呼吸治療學系以推動醫療保健與呼吸治療相關醫學科學的研究與傳承為設立宗旨,致力於培養具卓越醫療照護能力的人才,擁有扎實的學理知識與臨床技能,並展現獨立思考與終身學習的精神,能靈活應對快速變遷的醫療環境中的各種挑戰。醫療團隊的有效運作依賴良好的合作與溝通能力,因此本系特別強調培養學生的研究思辨、獨立思考及批判性思維能力,鼓勵他們運用不同觀點進行理性分析,提出合適的解決方案,並在多元團隊中相互尊重、協同合作。

  此外,本系亦重視社會關懷及人文素養,鼓勵學生展現主動積極的態度,親和地接納不同觀點和背景。我們期許學生具備同理心,從多元視角理解病患需求,提供全人照護。在面對挑戰時,學生能夠堅毅負責,勇敢面對困難,持續保持對這份專業的熱情。

 

教學資源的特色

  本學系注重學理與實務的緊密結合,我們擁有基礎、臨床及呼吸治療專業師資,亦是全國唯一具專任新生兒呼吸治療領域教師的學系,呼吸治療師考照率更是全國第一,擁有最多全國榜首。也設有臨床技能多功能學習中心和校級模擬醫學教育中心,為學生提供實作學習。並以本校附設醫院及北中南多家合作醫院作為實習場域,為學生提供最佳的實習環境,確保他們在實踐中有效學習並應用所學知識。我們積極促進多元化交流,與國外相關領域建立合作關係,提供學生海外實習的機會。學系目前也推動EMI全英語授課,讓學生能在全球化背景下提升專業素養、國際視野與競爭力。

  此外,我們設立呼吸治療組,並與本校醫學研究所結合,旨在開發學生的學術潛能,鼓勵他們深入研究,為學術界貢獻創新見解。

 

本系學生的特質

  本系學生展現出活潑而充滿活力的特質,熱情參與各種活動。舉辦活動時,學生們經常提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創意,讓活動充滿新意。在學習和同儕相處中,他們展現出樂群敬業的精神,彼此尊重與支持,營造出互助共進的環境,這樣的氛圍提升了學習效果,增強了凝聚力,使每位學生在這個充滿活力的集體中茁壯成長。

 

建議想進入本系的學生宜具備的能力與特質

  我們希望學生能具備一定的醫學、生命科學、化學和物理知識基礎,這有助於進入學系後更深入理解專業內容。呼吸治療涉及多種設備和儀器的操作與組裝,因此希望學生能樂於實作,並在面對不斷進步的醫療技術時,展現主動學習、獨立思考及終身學習的能力。

  由於多數學生未來將進入臨床工作,面對患者時的同理心和耐心尤為重要,責任感和抗壓性也非常關鍵,在面對緊急情況,能在壓力下冷靜作出判斷。

 

高中階段可進行的學習準備

  1. 高中期間可以針對語文領域、自然科學和數學領域加深加廣學習,規劃讀書計畫自我監督,並主動尋找學習資源、加強閱讀理解為學習之基本功。由於大學教課書及醫學文獻多為英文,並期許學生未來能具備國際競爭力,因此培養英文的聽說讀寫能力是很重要的。

  2. 鼓勵進行自然科學或科技領域之實作活動,藉由做中學,增加實作經驗並培養邏輯思考和反思能力。

  3. 平時多注意呼吸治療相關新聞、參加呼吸治療線上課程或呼吸治療領域相關活動等,了解呼吸治療的專業及學習內容。

  4. 參與社會服務活動,從活動中學習同理他人、反思自我,並激發對服務人群的熱忱; 亦可參加社團或擔任幹部,培養團隊合作、人際溝通及友善互動的能力。

 

針對審查資料的建議與提醒

  我們希望從審查資料中,清晰明確地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機、能力及人格特質,這將作為我們選才的重要參考依據。在「課程學習成果」方面,我們重視的是學習過程中的體驗與成長,學生應著重於學習過程和自我反思,分析在學習過程中所獲得的收穫和挑戰,而非單純的結果或個人情感的抒發。在「多元表現」部分,學生應多加展現自身具備學系所所對應的多元能力和性格特質。撰寫「讀書計畫」時,學生需先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並充分了解所申請學系的特點與課程規劃,由近及遠闡述學習計畫,並與未來升學或職涯規劃相連結。

  審查資料應展現出自身的獨特性和階段清晰的自我認識,內容呈現結構完整、表達清晰、重質而非重量!

 

(本文為合作邀請,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

話題類別:同系不同樣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