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數據的力量,創造無限可能
2025/5/8
國立臺北大學統計學系主任 蘇南誠教授

統計系期待培養的人才樣貌
數據正在改變世界!無論是科技發展、商業決策還是醫療突破,統計學是這些領域的核心工具。統計學幫助我們從數據中找到規律,解決複雜問題,並為未來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如果你對數學感興趣,或熱愛解謎,或是對大數據和人工智慧充滿好奇,那麼國立臺北大學統計學系就是讓你實現夢想的地方。加入我們,你將學會如何駕馭數據,成為未來改變世界的重要力量!
在統計系,我們希望培養具備以下特質的學生:
1.用數據解決問題的專家:學會如何從數據中找到答案,解決現實生活中的挑戰,例如預測疾病流行趨勢、優化商業策略。
2.跨領域的應用者:不論醫療、金融、科技、商業等,統計學能讓你可以自由探索各種不同領域,成為數據時代的萬能人才。
3.優秀的溝通者:學習如何用簡單的語言解釋複雜的數據分析,成為團隊中不可或缺的數據橋樑。
本系教學方向與資源特色及與其他學系的不同之處
統計系的課程設計兼顧理論與實務,學生從基礎打起,逐步深入應用。
(一)全面的課程設計
基礎課程:微積分、線性代數、機率與統計,建立數學邏輯與統計推論能力。資料處理工具如 R、Python、SAS等主流數據分析工具,讓學生掌握現代數據分析技術。
核心方法:幫助學生深入了解各類統計技術,包括實驗設計、類別資料分析、時間序列分析、多變量分析、無母數統計、抽樣與市場調查等。
應用課程:資料視覺化、淺度機器學習、巨量資料分析等,全面掌握數據的解讀、處理與應用,成為數據驅動時代的領航者。
跨域課程:金融科技與創新研討、金融數據分析、期貨與選擇權、存活分析、可靠度分析等,探索統計學在不同領域的應用價值。
(二)學習資源
透過產學合作與實習,學生有機會參與系上老師與企業或政府機構的合作專案,將課堂所學應用於實際情境,畢業前即累積寶貴的實務經驗。臺北大學商學院作為全台歷史最悠久的商學院,擁有豐富的國際交流資源,學生可透過交換計畫或參與國際學術會議,拓展全球視野。
(三)與其他學系的不同
統計系強調「結合理論與應用,讓數據講故事」。相較於其他學系,統計系不僅著重數學公式與統計理論的理解,更強調如何將這些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統計系培養學生正確處理數據的能力,並將分析結果轉化為簡單易懂的建議。甚至,我們培養學生有足夠的數理能力來創新統計方法,以應對未來更複雜的數據挑戰。
統計系學生的特質與表現
1.對數據或數學的熱忱
統計系的學生對數據分析充滿興趣,喜歡探索數據背後的故事,並樂於解決挑戰性問題。
2.主動學習與實踐
學生經常參加資料科學比賽,挑戰自我增強實力。也時常透過實習或專題,解決實際問題,累積經驗。
3.出色的溝通與合作能力
學生善於與不同背景的同學合作,可以將不同議題的探討化為統計分析問題,再清晰表達分析結果給夥伴了解,共同完成複雜任務。
想進入統計系的學生應具備哪些能力與特質?
1.數學基礎:統計學需要扎實的數學基礎來支撐理論學習與應用,因此只要你有良好的數學基底,就能夠來統計系紮實地學習微積分、線性代數、數理統計等。
2.邏輯思維:具備清晰的邏輯思維,能拆解問題並找到解決路徑。此部分能力可藉由社團幹部經驗、專題探討的過程、參加各類競賽或科展的過程來增強。
3.程式設計能力:對Python或R等程式語言,能有初步的了解,並且能夠不排斥學習。
4.專注與細心:數據分析需要耐心處理細節,確保結果的準確性與可靠性。
5.合作與溝通能力:統計學是一門強調合作的學科,學生需具備了解他人需求,並懂得向他人提出自己所需的能力。
審查資料的準備建議與提醒
1.版面清晰,易於閱讀
使用簡潔明亮的設計,讓審查教授能快速找到重點內容。另外,目錄與標題需條理分明,讓審查教授快速了解你的檔案結構。
2.突顯經歷與能力
分享參與的運動比賽、科展、或專題研究等過程,說明這些經歷如何幫助你培養分析能力或團隊合作技巧。若無相關經歷,可強調其他特質(如細心、耐心)如何符合統計系的需求。
3.誠懇與真實
寫下對統計的興趣來源,以及如何計劃運用統計學改變未來。教授希望看到你的熱情,而非誇大的履歷。
4.加入反思與成長
描述過往經驗如何幫助成長,以及為什麼統計系是實現夢想的最佳選擇。
更多內容可參考「不只是要對數字有興趣,與人溝通的能力也很重要!」北大統計系蘇南誠教授來分享 ➔ 統計系 vs 數學系 vs 資訊系 | 統計系畢業生的職涯發展 | 教授的學習歷程審查實錄 |
選擇統計系,開啟你的數據世界!統計系不僅教你如何解讀數據,成為改變世界的數據專家。如果對數據分析充滿好奇,想用數據解決現實問題,統計系將是實現夢想的最佳選擇!
期待在統計系見到你!
(本文為合作邀請,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