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醫學大學 牙醫學系 |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系 |
|
---|---|---|
所屬學群 |
醫藥衛生學群
牙醫學類 |
醫藥衛生學群
醫學學類 |
所在校區 |
信義校區 臺北市信義區吳興街250號 |
信義校區 臺北市信義區吳興街250號 |
學系特色 |
1. 本系師資陣容,以系、所、附設醫院、萬芳醫院與雙和醫院合併編制,突破原有人事格局,增強師資陣容。 |
(一)創新的導師生制度 |
學科意涵 |
牙醫學系屬醫藥衛生學群,主要在學習並研究與人類口腔健康相關知識及技術,服務到整個人群,包括口腔健康的維持、疾病或傷害的預防與治療。 |
醫學系是培育醫師的場域,並進行有關醫學研究和教育訓練之養成機構,主要隸屬於醫學院,通常設有附屬醫院(大學醫院)。醫學系的社會責任和義務為教育、醫療和研究三部分。醫學是以診斷、治療和預防生理和心理疾病和提高人體自身素質為目的的應用科學。 |
學習方法 |
正課課堂講演方式學習。 圖解:正課課堂講演 基礎及牙醫專業實驗課程,學生需進入實驗室進行實務操作。 圖解:口腔醫學院二樓學生臨床實驗室 牙醫系專題研究課程提供有興趣同學選修,藉與老師共同研究,及早將「轉譯醫學」的精神融入學習。 圖解:口腔醫學院四樓牙醫科學研究室 牙醫系四年級及五年級學生有臨床見習課程,以利順利接軌六年級為期一年的臨床實習 圖解:於三家附屬醫院之臨床見習課程 線上課程,如OCW, MOOCs、另有開設跨領域相關課程,提供學生更多元的學習。 圖解:口腔醫學院跨領域課程學習 |
溝通能力: a)人際溝通技巧與說服力,b)上台演講能力,c)中文書寫能力,d) 外語能力 創新與思考能力: a)邏輯思考力,b)創意思考力,c)問題分析與解決能力,d)企劃力 團隊合作能力與自我認識能力: a)自我能力優勢,b)性格特質,c)興趣領域 資訊蒐集與整合能力與技能應用的能力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科學訓練、國英文表達以及藝/美術的呈現。 |
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為培養「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特質」、「溝通互動及社會參與」、「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特質」的能力。同時,學生應具有之基本素養與養成「思辨能力與倫理價值、精進醫學知識、熟悉臨床技能、善用資訊管理、提升溝通能力、養成創新與研究」之核心能力。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牙醫學系學生畢業通過國考取得證照後即為合格的牙醫師,主要工作為病人口腔內疾病之預防、診斷及治療;牙體技術學系學生畢業通過國考取得證照後即為合格的牙體技術師,主要工作則是負責口腔外的職責,直接用牙醫師給的診斷模型跟診斷臘型當作依據,來製作假牙或調整型牙套。另有口腔(衛生)學系,是口腔衛生師。 |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以培養具備人文素養、社會關懷與國際觀之醫事專業人才為教育宗旨。在選才方面,為了招收優秀與適合從醫的學生進入醫學領域,擴大多元入學管道;在育才方面,配合醫學教育的課程設計許多主軸,並輔以縱向的人文教學、問題導向學習及臨床技能教學,並實施跨學系整合性團隊學習課程、自選臨床教學課程、醫師科學家與國際交換實習。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以為很賺錢,以為沒有醫療糾紛,擔任牙醫師在身心方面仍承受頗大的壓力 |
1. 醫學系畢業後不需要再繼續學習,因為醫師永遠不會被淘汰(錯誤)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牙醫系不只是看牙齒,牙齒是長在骨頭裡面,外面有包肉,他有上顎、下顎、神經、肌肉與血管,口腔的結構就像人體的其他結構,所以當牙醫也是醫生。讀牙醫系要有終生學習的概念,需要你熱情服務的志業。另外還要澄清的是很多人會覺得讀牙醫很賺錢,但賺錢不是主要目的,最重要的是服務病人的口腔健康。 |
1. 只要學業或考試表現優異,便適合就讀醫學系(錯誤)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心智要健全,抗壓性要好才能順利完成六年的學業。 |
無 |
臺北醫學大學 牙醫學系 |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專題研究藉與老師共同研究,及早將「轉譯醫學」的精神融入學習。 圖解:老師與學生共同參與研究發表 牙科臨床病例討論結合臨床見習、病例上課、線上作業教學討論到病例報告書寫等方式,讓學生了解臨床診斷到治療機轉的過程。 圖解:牙科臨床病例討論實際上課情況 牙科臨床教學及討論結合臨床見習、病例上課、線上作業教學討論到病例報告書寫等方式,讓學生了解臨床診斷到治療機轉的過程。 圖解:臨床模擬教學與技能測驗 口腔醫學史本系所重視「人文關懷」及「研究導向」的課程設計,學習更廣泛的人文及專長訓練。 圖解:醫學倫理關懷特別演講 |
初階臨床體驗醫師需要學習將知識及問診技能等等實際應用於臨床的技術;而此課程的收穫則在於能觀察整個醫療環境,並且從中找出未來能抱持的行醫態度、信念。 醫學專題研究培養並鼓勵具有研究潛力及興趣之各學系學生從事專題研究,發展學生基礎研究能力,並建構醫學人文知識、拓展跨領域與跨學科溝通視野,以及對健康與社會議題之關切。 問題導向小組討論結合「PBL」理念和「小組討論」方式的新課程,小組討論學習大幅增加師生和學生之間互動的機會,經由小組腦力激盪,很容易啟發創意,刺激學習慾望。由於小組討論強調團隊合作和溝通協調,才能充份發揮群組學習的效果。 |
臺北醫學大學 牙醫學系 |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未上傳圖片
陳時中學歷 臺北醫學院牙醫學系學士 經歷 總統府國策顧問 台北醫學大學董事 行政院衛生署副署長 衛生福利部部長 是首位牙醫師出身的衛福部長,過去曾推動健保牙醫總額制,是健保制度重要推手之一。 未上傳圖片
張雍敏現職 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副司長 學歷 台北醫學大學牙醫學士 陽明醫學大學口腔衛生研究所碩士 國防醫學大學生命科學研究所博士 經歷 行政院衛生署醫事處技士 行政院勞委會勞工安全研究所副研究員 行政院退輔會第六處簡任技正 捨棄口腔臨床工作,進入公共衛生領域服務。 未上傳圖片
李祖德現職 臺北醫學大學董事 學歷 臺北醫學大學牙醫學系學士 經歷 臺北醫學大學董事長 北京美大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董事長 漢鼎亞太創投公司(中國)總經理 香港中安基金管理公司總經理 山東科興生物製品有限公司(北京大學合資)董事長 環瑞醫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由專業醫師轉為經營者,後又投身於創投業、當選北醫董事長、引進瑞士醫材產業等。 |
未上傳圖片
侯文詠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曾任臺大醫院和萬芳醫院麻醉科主治醫師及臺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副教授,目前專職寫作。 臺灣作家、醫師,曾榮獲省新聞處短篇小說首獎,中華文學獎、小說獎、散文獎,全國學生文學獎第五、六、七屆散文佳作及小說第三名和佳作,共計獲獎三次。寫作領域橫跨小說、散文、社會文學、評論, 並經常在廣播電台節目擔任特別來賓。 未上傳圖片
林杰樑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著名的腎臟科和毒理學醫生,有「毒物科權威」之稱,並且曾經在長庚大學醫學院擔任教授、於行政院衛生署擔任顧問。 長期投入腎臟醫學與毒物醫學的研究,並且發表多篇論文著作而獲得國際肯定。同時他也是首位研發出農藥百草枯解毒劑並且建立標準急救流程的醫生,成功降低臺灣早期許多攝入農藥而致死的案例。經常憑藉著其專業提供民眾許多專業意見,這使得他作為公共衛生倡導者而在臺灣社會享有很高聲望。 未上傳圖片
林奏延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曾任林口長庚醫院院長、前衛福部政務次長、前衛福部部長,現任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董事長。 曾任林口長庚醫院院長、前衛福部政務次長、前衛福部部長,現任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董事長。 未上傳圖片
黃勝雄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享譽美國的腦神經外科權威,曾是美國雷根總統隨行的指定醫師,被認為是醫生中的外科醫生,公益工作領袖及基督教傳道人。門諾醫院暨相關機構總執行長。 享譽美國的腦神經外科權威,曾是美國雷根總統隨行的指定醫師,被認為是醫生中的外科醫生,公益工作領袖及基督教傳道人。門諾醫院暨相關機構總執行長。 未上傳圖片
宋睿祥臺北醫學大學醫學系畢業,曾任林口長庚醫院外科住院醫師,臺灣首位無國界醫師,現任於萬芳醫院 一般外科主治醫師 至英國利物浦學習熱帶醫學,之後擔任無國界醫師任務 - 賴比瑞亞、葉門。 臺灣首位無國界醫師,將人文關懷化作實際行動,奉獻自己,在黑暗大陸點亮一盞燭光,兩度出入火線,給予當地最直接的協助,也將所見所聞與種種感觸,毫不保留地分享,為無數醫學學子甚至是非醫療相關的人,樹立了悲天憫人、竭盡付出的模範。 |
臺北醫學大學 牙醫學系 |
臺北醫學大學 醫學系 |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肢體力量與協調:能使肢體快速連續彎曲、伸展或扭轉,呈現力量與平衡,做出跳躍、衝刺、投擲動作。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肢體力量與協調:能使肢體快速連續彎曲、伸展或扭轉,呈現力量與平衡,做出跳躍、衝刺、投擲動作。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