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高雄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
國立臺北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
|
---|---|---|
所屬學群 |
資訊學群
跨
工程學群
電機工程學類 |
資訊學群
跨
工程學群
電機工程學類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811高雄市楠梓區高雄大學路700號 |
三峽校區 23741新北市三峽區大學路151號 |
學系特色 |
本系以完善教育研究環境,培育具有宏觀視野以及國家現代化產業發展所需的電機工程專業領域人才為宗旨,目前已完成大學部、碩士班、產業研發碩士專班、在職碩士專班以及博士班等完整教育體系,教學研究涵蓋光電、通訊、計算機及微電子等四大領域,以培養具有科技與人文整合能力之國家產業現代化電機專業人才為目標,特別針對鄰近科技產業特色,除了扮演人才培育角色之外,也積極參與企業產學合作的執行與推動,以提昇產業技術能力。 |
特色:卓越專業、創新思維、國際視野。師資陣容堅強,部分專業選修課程全英文授課提升學生英文能力,亦聘有外籍教師。音律電機資訊大樓新建落成,將擁有新穎且充足的空間,再輔以原有之充實設備及完善課程,進而培養理論基礎與實務能力兼備並具有國際觀之高級電機工程人才。詳見http://www.ee.ntpu.edu.tw/ 下載詳細資料 |
學科意涵 |
電機工程學系所涵蓋的領域包括電學、磁學、光學及近代物理等物理學分支為基礎,涵蓋微電子、光電、計算機和通訊等應用發展領域。 |
電機工程學系主要培育應用科學人材,基於既有的原理與技術應用來發展出新的應用技術與新的創新產品來解決現今的問題。只要與「電」、「韌體」、「硬體」整合相關的東西,例如:手機、電腦、電視與電話甚至機器人等,皆屬於電機範疇。 下載詳細資料 |
學習方法 |
課堂講授:由教授講授專業學科。 實作課程:課程設計包含學生實作、上機演練。 團隊學習:分組專題報告及專題實務研究之探討。 |
(1)問題導向學習法:利用基本知識所衍生出來的問題來引導學生由理解問題本質進而解決問題。 圖解:問題導向學習法 版權:國立臺北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2)專案導向學習法:利用基本專案訓練,讓學生可以熟悉整體專案的設計、模擬與驗證流程,再利用問題導向引導學生發揮想像力與創意來完成新的專案。 圖解:專案導向學習法 版權:國立臺北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3)實務驗證學習法:利用實作演練與量測,對照課本所教授的相關理論與知識,相互驗證學習,讓學生可以更了解並活用相關所學的理論,並從中獲得學習興趣與成就感。 圖解:實務驗證學習法 版權:國立臺北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4)團隊互動學習法:利用學員分組來從事專案討論,可以深入了解組織營運時所面臨到的問題,讓學生從中可以獲得各種意見回饋,進而發掘解決問題的關鍵,並培養領導人才。 圖解:團隊互動學習法 版權:國立臺北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5)知識堆砌學習法:吸收新的知識後,與既有的知識融會貫通後推砌出新的想法與學理,讓自身的能力向上提升,如同漸進式的教學方法理念。 圖解:知識堆砌學習法 版權:國立臺北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同學在閱讀基礎學科時,基礎原理與邏輯推論需加以理解與運算。實作的練習可透過參加科學專題展出,在團隊合作下發現問題,嘗試解決,將有助於提升自己的觀察力,同時培養動手做的實力。在基礎理論與實驗實作的相輔相成下,將問題歸納、聚焦並融會貫通,提升能獨立完成問題解決能力。此外,上課用書多為原文書,學生英文的聽說讀寫能力為不可或缺的工具,以降低未來在面臨英文授課時的壓力並提升與國際接軌的能力。 |
配合高中課程教材及進度,針對自然科學領域進行長期持續性的自主學習,增加推理、組織、理解或表達能力方面的學習成果。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大致來說,舉凡和電有關的領域幾乎都是電機系的教學研究範疇。本系之教學研究分為四大專業領域:微電子領域、光電領域、計算機領域和通訊領域。由這四大領域延伸之子領域則涵蓋:半導體元件設計、積體電路設計、封裝測試、光電元件設計、光通訊、電腦、網路、人工智慧、嵌入式系統、通訊系統、訊號處理、射頻電路設計、微波電路設計和天線設計等。 |
電機系利用物理和數學,結合硬體整合與軟體程式;資工系偏重數學歸納與統計得出演算法,以撰寫程式驗證。兩系皆須學習程式撰寫,但電機系著重利用程式溝通硬體與系統。通訊系沒有自控跟傳統電力系統,電機系涵蓋數位與類比電路,通訊系以數位系統居多,僅有射頻電路為類比。電機系是電學,機械系是力學。前者與電相關,如製作軟硬體控制機械手臂或機器人,但不會製作完整機械設備與元件。後者著重如何製作機械設備與零件。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畢業生就職範圍廣泛,不只科技產業工程師,更有系友結合創業計畫,創業成立系統開發公司。畢業出路及應用職別相當廣泛。 |
Q1:電機系的未來出路?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高中生普遍分不清楚電機系和機械系。電機系的教學研究領域甚廣,從電子元件到電路而至電氣系統皆是電機系的範疇。若欲以高中所學之知識連結,可以說是以物理學中的電學、磁學、光學和近代物理為主軸而延伸的教學研究。 |
Q1:電機系是否需要學習機械相關內容?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 |
Q1:念電機系的女生多嗎? |
國立高雄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
國立臺北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電機實務專題本系同學在大三上學期會依照自己的研究興趣與合適專長的老師進行討論,並在大三下、大四上選修適合領域的專題實務課程。專題實務課程的修習過程,除了訓練基本的資訊蒐集、分類與檢索的能力之外,特別著重於整合相關資源進行問題解決能力的養成。並於大四上學期參加電機專題競賽,展現專題研究之成果。 電子電路工程實驗
培養學生基礎電子電路儀表操作能力。搭配電子學與電路學的課程內容,觀察討論實驗數據,由電路量測,配合理論與實驗結果。 圖解:電子電路工程實驗教室 普通物理學實驗
建立學生基本物理及電磁特性量測操作及分析方法,並透過實驗觀察與電腦化數據處理與分析,學習認識基礎自然科學現象,以啟發電機系大學部學生基礎工程及應用操作能力。 圖解:普通物理學實驗操作 版權:電機系教師提供 未上傳圖片 半導體元件物理
教授各式半導體元件之物理原理與操作特性,介紹各式半導體元件之製作。 |
智慧電子應用設計此課程主要介紹智慧電子在自駕電動車的應用設計,涵蓋自駕電動車的基本介紹,智慧車電系統的發展趨勢,車載高速網路系統,車電軟體架構標準,以及自駕系統的功能安全探討。提供學生對於未來自駕電動車的系統架構,軟硬體設計以及測試驗證,有一個通盤的入門和了解,讓學生能夠建立智慧電子在自駕電動車的應用上的基礎。 圖解:北大電機系智慧電子應用設計課程教學展示 版權:北大電機系陳永源教授 未上傳圖片 類比積體電路設計學習半導體元件物理理論與分析,電流源及電壓源設計,基礎放大器設計,頻率響應及補償,以及運算放大之相關應用,期望學生完成類比電路設計之基本訓練,符合IC設計產業之職場專業需求。 未上傳圖片 超大型積體電路技術在VLSI技術的基本概念基礎上,熟悉晶相圖、固體材料的電/熱性質、量子力學、固體材料、能帶理論、半導體材料、半導體製程、電子元件操作等專業知識,也會教授奈米技術和光電技術在積體電路及電子產業的應用,使學生研究與工程實務可以並重。 專題製作Ⅰ及Ⅱ為培養學生具有專業技能及實務經驗,皆需修習整合工程設計能力的專題製作。在個人喜好領域內尋找適合的老師指導,可結合所學知識,作深入探討、實務印證、理論提升,拓展專業技能,並強化獨立思考、解決問題、分工合作之能力。 圖解:北大電機系專題製作活動及成果 版權:國立臺北大學電機工程學系 |
國立高雄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
國立臺北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未上傳圖片
游皓婷2006年6月畢業於國立豐原高中。高中時期對數理課程較感興趣,復以喜歡高雄溫暖的環境,而選擇就讀國立高雄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大學時期,熱心參與系上事務和活動,積極的學習態度獲得系上師長親筆推薦錄取研究所碩士班及工作的公司。 2012年9月加入世界知名半導體公司—恩智浦半導體,擔任失效分析工程師協助公司開發新產品並為產品品質把關。在工作上,因與各部門合作密切,對於團隊合作及溝通協調的重要性有深刻的體會,而這樣的態度正是過去系上一直對學生培育的重點之一,也因此對於系上師長當年之教導深懷感激。 未上傳圖片
陳詣翰2013年7月畢業於本系碩士班。碩士班與大學時期參加系上的系網小組,學習網站架設和系統規劃。碩士班時期進行機器人、平行運算和演化式運算等相關研究,對於邏輯思考與程式撰寫有更深一層的認識。之後,參與大學生Ustar計畫,並進入了創業接案工作室的行列。 2014~2018年間,擔任雷瓦迪恩科技有限公司業務經理,利用於大學和碩士班期間習得之軟體,與客戶協商溝通,製作出客制化專屬系統,解決客戶問題。 2018年起,前往國立高雄大學人工智慧研究中心擔任專案經理,認識並處理學校大型計畫的規劃與政府機關單位的相關行政流程,透過先前職場經驗加強中心與校外廠商的聯絡與合作。 未上傳圖片
王高義2005年9月進入本系大學部就讀。大學一年級起,即加入教授實驗室,藉由所學開始協助建立系上及校內各處室之網站、資訊系統,並持續學習與累積相關軟體設計經驗。大學二年級起,加入另一教授實驗團隊,開始學習硬體與後端測試相關技術。2009年9月直升本系研究所,期間參與多起產學合作、共同開發案與期刊論文發表。 就學期間,曾與多位學弟組成團隊共同接案,範圍包含美工設計、網頁建置、資料庫管理、資訊管理系統。2012年9月退伍,隨即成立個人工作室。 |
圖解:北大電機吳佾勳系友 版權:吳佾勳系友
吳佾勳(105學年度畢業生)高中科展是我踏入研究領域的起點,同時激勵我對研究的熱忱。大學入學初期,相關課程確立了我的研究方向—機器人學。專題研究期間, 我與我的團隊研發一款能主動為用戶的電子產品充電的移動機器人。於國際研討會發表成果期間,向大眾介紹我的成果,讓我們有機會與來自世界各地的人交流,分享經驗,拓展知識,發展友誼。 大學期間的學習和研究經驗為我提供了高階學術探索的先決條件。於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擔任研究助理期間,執行多項人機互動研究計畫,並於頂尖國際研討會發表研究成果。現階段於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微工程學系攻讀機器人學碩士學位。 圖解:北大電機陳永旭系友 版權:陳永旭系友
陳永旭(108學年度畢業生)有幸遇到指導教授黃弘一老師,在北大電機的生活給我人生不一樣的體驗及出路。我的碩論題目跟高速時脈訊號有關,既非純類比也非純數位,混合訊號的整合讓我吃足苦頭但也讓我打下以後進入1.2線design house的堅實基礎,黃老師對基本理論及教學方法的堅持也很好的訓練我之後在工作上能跟同仁順利交流合作。 畢業後先進入智原科技,工作內容性質偏向IP的維護及研發,也幫助打下之後能進入一線公司的契機及實力。之後幸運跟上聯發科大舉招募人才活動,我進入台灣最好的IC設計公司,這些人生軌跡要不是有黃老師的賞識及北大電機課程的訓練,我的出路絕不可能像現在這麼光明及美好。 圖解:北大電機易駿系友 版權:易駿系友
易駿(109學年度畢業生)由於父親在新竹科學園區工作,因此從小就了解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與前景,在父親鼓勵下碩士班選擇踏入類比積體電路設計的專業進行研究,雖然這門專業的畢業門檻較高,但是在學期的過程中也打下堅實的基礎,最後順利將碩士班設計的音訊處理晶片進製作,並且撰寫成論文。 目前在陽明交通大學電機所博士班就讀第二年,雖然各項專業科目的要求更高,但是由於在台北大學已經熟悉各項晶片設計用套裝軟體,因此可以省下很多再次訓練的時間,只要專注於修課以及自身的論文進度即可。 圖解:北大電機楊主訓系友 版權:楊主訓系友
楊主訓(102學年度畢業生)第一份工作,我選擇設計微控制器晶片的新創公司:iMQ,從事類比IC設計。在新創公司工作,讓我有機會接觸到晶片設計的許多不同環節。工作經驗的累積,讓我了解靜電放電(ESD)在未來先進製程中的重要性,開啟了我的興趣。 因緣際會下,加入晶焱科技:由台灣ESD學會理事長帶領的專業團隊,開始涉足類比IC與ESD共進的職業生涯。憑藉著雙重的專業,在生涯第三個階段,加入位於美國加州矽谷的intel總公司,司職高速類比IC與ESD設計,開啟全新的人生,實現美好生好品質的階段性目標。 |
國立高雄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
國立臺北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
|
---|---|---|
多元能力 |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10%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5%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3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2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10%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10%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5%
系統運作:評估與分析系統的運作方式、效能,考慮運作成本與效益,制定系統運作可改善或調整的方式。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5%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