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材質創作與設計系 |
長榮大學 台灣文化創意產業學士學位學程 |
|
---|---|---|
所屬學群 |
建築設計學群
跨
藝術學群
藝術設計學類 |
該學系已不存在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72045臺南市官田區大崎里大崎66號 |
|
學系特色 |
本系強調以材質(木質、金屬、陶瓷、纖維)為主體的工作室教學型態,注重手、腦、身、心互動的創作方式,結合「創意思考」、「材質技藝」、「設計實務」與「美學理論」的訓練,培養兼具材質敏銳度及創作者個人風格的創作設計人才。期待引導社會走向精緻文化,並增進藝術欣賞及提升生活品味與美學。 下載詳細資料 |
|
學科意涵 |
1. 以「藝術」、「工藝」、「設計」為課程三面向。 |
|
學習方法 |
本系採累進式的養成教育,透過創意發想與評圖方式,強化師生對話及同儕間相互學習之力量,以及群我相互關注及議題探討之意識,有助於累積學生之創作與學習經驗。 版權:南藝大材創系 本系規劃專業且完善的工作室設備與空間,工作室課程培養學生具備敏銳之材質感受與知覺能力,在手與材質互動的學習過程,探索材質潛在的能量與可塑性。 版權:南藝大材創系 本系1至4年級,分別由基礎材質及創作課程、設計實務與美學理論銜接課程、進階材質與創作課程、工作室專題課程等逐步養成創作能量,最終於畢業專題製作完整的呈現創作過果與集體展演。 版權:南藝大材創系 本系課程持續強化多元跨域整合,積極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及藝術家到校辦理講座、工作坊或駐校教學等,以培養學生跨域學習及國際觀。 版權:南藝大材創系 本系課程積極辦理戶外教學活動,參觀各藝術設計領域展覽、工廠製程及社區活動參與等,以利學生延伸課程學習。 版權:南藝大材創系 |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1. 可由平面繪畫延伸至立體創作練習,亦可多嘗試簡易材質應用。 |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系不同於傳統工藝及美術系之教學,以實作帶領學生對了解材質特性及應對技術,並藉由當代材質藝術美學鑑賞培養個人創作的底蘊,課程亦培養學生當代創作及設計觀念的能力與表達的技巧,訓練未來藝術跨域與文化創意產業專業人才之養成。 |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外界容易誤解本系畢業學生的出路侷限在材質創作領域。本系課程架構涵蓋藝術、工藝與設計三個面向,在學期間可以探索自己的興趣傾項,培養自己喜歡的專長領域,深入學習。畢業後可以繼續從事藝術創作、工藝創作及產品或視覺設計等相關領域發展。 |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並非傳統美術或工藝系。本系以材質(木質、金工、陶瓷、纖維)創作為主,設計應用為輔的工作室教學型態,強調獨立創作的學習方式,透過材料的認識及技法整合,藝術理論的支撐,強調「動手做」的精神,達成藝術形式及實務設計的表現。 |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有別於傳統美術相關科系以平面媒材創作為主,材質創作與設計系為國內唯一以材質為基礎進行藝術創作與應用設計的專業科系,訓練學生在材質體驗與立體造型處理的能力,加上美學理論與設計實務的輔助課程,學生可以在藝術、工藝與設計領域取得良好的發展潛力。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材質創作與設計系 |
長榮大學 台灣文化創意產業學士學位學程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該學系已不存在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創作與設計基礎本系一年級必修的創作與設計核心基礎引導課程。本課程透過所設定之觀察活動與造形實驗啟動學生觀察力、想像力與執行力,並以個別討論方式輔導學生構思其設計表達與呈現計畫。課程目標乃訓練學生基礎造形能力,達成結構與美學思維的創造與啟發。 圖解:課程期末評圖 版權:南藝大材創系 基礎材質創作(木質、金工、陶瓷、纖維)本系一年級必修的材質(木質、金工、陶瓷、纖維)基礎課程。該課程引導學生進入不同的材質工作室,從實作中體驗各材質的特性和表現技法,建立材質與個人之間的好感度,重新找回「工」與「藝」的對話,培養材質創作與設計的基本能力。 版權:南藝大材創系 進階材質創作(木質、金工、陶瓷、纖維)本系二年級材質必選修的進階課程。上、下學期皆開設有:木質、金工、陶瓷、纖維等進階課程,提供學生自由選擇。授課皆採工作室小班實作教學,提供各材質工作室更進階的技法,滿足個人對於不同材質的學習力,能更深刻的了解材質特色,提升材質創作與設計的專業能力。 版權:南藝大材創系 工作室專題_木質、金工、陶瓷、纖維、設計本系三年級材質必選修的工作室專題課程:除了木質、金工、陶瓷、纖維等四個材質之外,另有設計等五大工作室專題課程,學生可依照一、二年級材質課選修課程的偏好,選填工作室專題的志願。課程分為上、下學期,針對個別差異引導學生從創作中學習掌握特定材質表現,成為具有材質詮釋能力的專業創作者。 版權:南藝大材創系 畢業專題製作與實務學生整合4年所學,與指導老師以一對一的教學方式,建構個人的創作語言及風格,完成自我實踐及整合創作之作品發表。 版權:南藝大材創系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材質創作與設計系 |
長榮大學 台灣文化創意產業學士學位學程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該學系已不存在 |
系友生涯 |
版權:吳唐維版權所有
吳唐維高中時就讀三類組,原以生物相關領域發展,也積極參與音樂性社團,並製作社團活動視覺。高三與美術老師的一次長談中,深覺未來可以設計為方向,毅然投入設計科系準備。進入大學後,材質系的課程規劃可以將不同的課程做橫向的連結,最後以一個完整的作品呈現,這一個過程需要思考, 溝通與執行。對職場上有很大的幫助。 畢業以後,一度猶豫是否繼續深造或是進入職場,但計畫總趕不上變化,環境的改變迫使得我僅能以進入職場做選擇,也因此在2014年成立ZENO 自行車零件品牌,目前還在成長中,已陸續獲得全球多國代理並與許多國際知名品牌合作,自2018年起連續三年獲得 Taipei Cycle d&I awards 創新產品設計獎並於2021年獲得RedDot Design Award。 版權:王譽霖版權所有
王譽霖高中是讀普通高中,對生物與美術有興趣,原想考獸醫系,但害怕生離死別,後來選擇美術相關系所。大學時在各種材質與技法課中,我最喜愛金工,除了材料本身的魅力,我更喜愛創作時所使用的工具,因此從大學的畢業製作至研究所時期,我都以工具與人的關係為創作內容。 研究所畢業後在台南成立了「臍加厝手路金工」工作室,初期我們試著到店家毛遂自薦,希望能在店家寄售作品,但並不順利;後來看到台北簡單生活節徵選攤商的資訊,就投件報名並參與擺攤,幸運受到主辦方的青睞而入選,並在日後參與更多的市集與活動,曝光度因此提高,開始陸續有不同的活動單位與通路主動與我們聯繫與合作,工作室已漸趨穩定。 版權:林精哲版權所有
林精哲高中時有興趣科目為美術課,另外花比較多心思的課目為英文。大學時期透過課程開始接觸有別於術科考試的美術訓練,比較多著重在想法上的表達與轉換,另一方面就是開始接觸不同材質的訓練,發現自己對於陶瓷這項裁直比較有感覺,之後才轉為主修陶瓷創作,研究所更是讓自己對於材質的掌握有更進一步的瞭解。 研究所畢業後並沒有轉入職場,而是選擇專職創作,開始的第一年就專注于工作室的成立,跟延續研究所時創作的題目持續累積作品,參加比賽。除了要對自己的作品有信心外,如何向前輩主動地介紹自己的創作也是很重要的,機會在于自己的積極度,專注于創作、增加曝光率、並且保持熱誠的持續下去,是最重要的。 版權:王復華版權所有
王復華大學時,在材質系開放且具有啟發的課程當中,讓我對材質與工藝有更深層的了解,這也孕育了我獨立思考與創新的職人精神。從材創系畢業後,因為希望在設計的領域可以有更專業知識與視野,所以前往義大利米蘭讀產品設計研究所。這趟旅程也開啟了我更廣闊的設計師生涯。 在米蘭求學的過程中,曾透過在歐洲知名設計公司實習的機會精進自己,這些經歷讓我得以快速成長。也為了鍛鍊自己,曾積極參加國際設計競賽打磨自己的設計水平,並且獲得多個國際大獎。在2017年,我們成立了自己的設計工作室,並開始與多家歐洲知名品牌合作。目前除了作為工作室的主持設計師,也任職於義大利智能燈具品牌的設計總監。 版權:吳有容版權所有
吳有容在南藝這樣與世隔絕適合練功的環境中學習創作,開啟我向內認識自我、思考差異性與觀察世界的能力,再近一步與社會對話。對於纖維類材質的好感、構成技法語彙,貼近人且與生活息息相關,讓我再一路的學習上覺得非常有意思,不斷地想嘗試與創作作品。深入一個專業需要恆心的投入,很高興在大學能夠接觸到纖維藝術創作。 大學畢業後在南藝應用藝術研究所繼續學習,對於織品的意涵與個人創作上都有更近一步地推進。研究所畢業後參與富藝旅駐點創作、日本金澤駐點創作、台日織品交流展、高雄獎、社區工作坊、臺中社會住宅駐點創作、美國聖荷西織品博物館。也做過正職工作,但深感生命短暫,想將時間留給想做的創作欲深根的領域。 |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材質創作與設計系 |
長榮大學 台灣文化創意產業學士學位學程 |
|
---|---|---|
多元能力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10%
肢體力量與協調:能使肢體快速連續彎曲、伸展或扭轉,呈現力量與平衡,做出跳躍、衝刺、投擲動作。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
該學系已不存在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5%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