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實踐大學
建築設計學系(臺北校區)
中原大學
建築學系
所屬學群 工程學群 建築設計學群
建築學類
工程學群 建築設計學群
建築學類
所在校區

校本部

104336臺北市中山區大直街70號

校本部

32023 桃園市中壢區中北路二OO號

學系特色

本系為五年制建築專業教育,畢業學歷為教育部與考選部認定,具應考中華民國建築師國家考試之資格。本系創設初期即在設計學院架構下,有別於台灣傳統建築系多源自工學院系統,多強調建築的工程面,本系特別強調建築的做為一種創作的可能,期盼為台灣的建築教育打開另一多元跨域的創作面向。也因此本系的專任師資以建築設計及跨域創作背景居多,與他校建築系以研究背景居多的師資結構有顯著的不同。

中原大學建築學系成立於1960年,是全台灣第二所建築系,也是第一所五年制建築學系。本系屢被媒體評選為台灣建築系Top 4,系友橫跨產官學界,長年被公認為台灣最具影響力的建築系之一。本系著重理論與實務的平衡,追求建築與環境生態、地景、歷史文化的融合。不同於純藝術,建築有公共性、社會性、文化性等多元面向,肩負著一定的社會責任,因此,本系並不追求狹隘的美學或數位科技,我們相信人與環境才是建築的依歸。

學科意涵

建築設計學系:以建築設計及空間創作為媒介,透過建築學的專業養成,培養具人文素養的建築與空間創作者。

「建築」是一門集結了「藝術」、「人文」與「工程」的學問,因此一個好的建築,必須滿足「美觀」、「實用」與「堅固」的要求。「建築」是一門講求「整合性」的專業,必須將建築所涉及的各種專業(例如:結構、空調、機電、景觀...等等)整合,角色如同交響樂團的指揮。

學習方法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我們尋找具有個人特色的學生,無論你已經跟他人不一樣,或是你總是覺得自己跟別人不一樣,會在上課的時候在書上塗鴉畫畫,或是將教室佈置做到有點誇張,我們期待別人眼中奇怪的你。因此我們鼓勵你們勇敢的追求自己並留下創作的痕跡(作品),我們想要看到你奇怪的創作。

涉獵建築藝術相關書籍或照片或影片。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建築系、景觀系、室內設計、藝術創作.....。我們感性的培養具備創作能力的建築師,你將學會手作能力,如一把銳利的刀片。我們也有系統的培養現代的設計思維與邏輯,如一雙銳利的眼睛。

許多同學與家長會將建築系與土木系、營建系混淆。建築系是藝術、人文與工程三方面的整合,而土木系與營建系幾乎完全屬於工程的領域,在藝術與人文方面幾無涉及。「建築設計」是建築系最核心的課程,此課程並非訓練如何興建一棟建築物,而是訓練學生如何在設計一個建築作品時,把環境、美學、歷史、文化、機能、都市等面向納入考量,再以個人獨特的設計手法或創意,將上述面向融合在作品裡,使其面面俱到。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我們不是藝術學系,但有許多藝術家系友,但有更多的空間設計師,以及具備建築師資格的建築師。藝術家並不會餓肚子,建築師也不會大富大貴,但我們的靈魂絕對富有與自由。

請搜尋「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系友會」。

許多同學認為讀建築系,畢業了就只有當建築師一條路。其實,建築系畢業的選擇相當廣,除了建築師,室內設計師與景觀設計師也是許多學生會從事的工作。由建築跨到這兩個職業非常容易,也不需要通過國家考試。另外,到公家機關服務也是一種選擇。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實踐建築設計學系不全然是一個比較藝術、比較強調設計的建築系,相較於保守的建築系而言,我們好像比較藝術,比較設計。相較於藝術創作的學系,我們又很建築、很空間。我們用創作的方法,讓同學更理解身體、空間與尺度的關係,我們強調人本教育,以應對不斷改變的未來,我們傳遞許多工具與方法,使同學更理解「建築」

許多同學會以為數理不好的人不能唸建築,這是錯誤的觀念。建築專業包括一半理性與一半感性,理性的部分包括了設計推演所需要的邏輯,以及幾個比較技術面的課程(建築結構)。實際上,五年的建築教育裡,需要用到複雜數理計算的科目幾乎沒有,絕大多數的課程仍是偏重在藝術與人文方面。自然組或社會組的同學都可以唸建築系。

補充提醒與說明

本系教學以主軸設計課為核心,每週二五下午上課,全系五個年級的設計課排在同樣時段,五年十學期的主軸設計課有擋修制度。每位學生分配有工作室位置,工作室為24小時開放。有完善的木工廠、金工廠、數位實驗室、攝影棚、電腦室輔助學生作業,學生自大一起即在實作中培養手作能力,非常適合喜歡動手又動腦的學生。

建築系是一種「空間」的藝術與創造,與繪畫、漫畫、雕塑等純美術雖有關聯,但也有相當的不同。擅長美術的同學進入建築系「不一定」會比一般同學表現出色,因為建築的學習過程,除了美學,還有其他非常多的學問必須整合。這也是為什麼建築人的大腦需要一半理性一半感性的緣故。

實踐大學
建築設計學系(臺北校區)
中原大學
建築學系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創作基礎
    • 設計繪畫
    • 模型製作
  • 大二必修
    • 電腦輔助設計
    • 建築設計
  • 大三必修
    • 材料與構造
    • 施工圖
    • 建築設計
    • 結構行為
    • 電腦輔助建築設計
  • 大四必修
    • 建築技術專題
    • 環境控制系統
    • 營建法規
    • 建築設計
    • 都市設計
  • 大五必修
    • 作品集
    • 建築設計
    • 建築實務
  • 大一必修
    • 建築設計
    • 建築基礎
  • 大二必修
    • 建築設計
    • 電腦輔助繪圖
  • 大三必修
    • 建築設計
  • 大四必修
    • 建築設計
  • 大五必修
    • 畢業設計
專業選修課程
  • 藝術與創作
    • 電影藝術 表演藝術
  • 建築史與理論
    • 設計概論 建築史專題 建築六感 建築(物)自身 畢業設計專題
  • 工藝與構築
    • 模型製作 數位構築 柬埔寨海外志工工作營
  • 人文課程
    • 美學 城市學 跨領域工作營
  • 建築專業
    • 燈光設計 電腦輔助建築設計 敷地計劃 建築實務
  • 無領域區分
    • 無領域區分
特色課程
實踐大學
建築設計學系(臺北校區)
中原大學
建築學系
適合從事工作
  • 建築師

    有建築師資格,從事建築物之設計與監造等工作。


  • 建築設計師

    從事土地之精確測量,提供工程、採礦、建造、容積率、建蔽率等土地評估,或其他目的之相關土地細節與法規資料。


  • 室內設計師

    從事建築物內部之空間、設備、動線之規劃及監督施工等工作。


  • 藝術創作人員

    專職於藝術創作與設計,使用各種技法進行創作,包含工藝、繪畫、雕塑、造形、編織等方法,以藝術、設計、展演表達等呈現出社會、人文、藝術表現之人員。


  • 建築師

    有建築師資格,從事城市空間與建築物之設計與監造等工作。範圍從建築物, 室內空間, 擴展到城市生活空間場所, 生活地景皆包括在內。也包括跨域藝術設計之策展等。


  • 建築設計師

    協助建築師發展城市空間與建築物之設計, 協助建築師將都市與建築法規進行分析與整理以利建築設計之進行所需要的法令依據。協助繪製與發展施工圖說與相關預算文件。有時則獨立進行一棟規模較小之建築物設計與施工圖說的發展與繪製。


  • 營建主管

    受雇於建築業或營造業等企業或組織,參與營建工程之規劃、並負責監督、指揮工作團隊等。


系友生涯
實踐大學
建築設計學系(臺北校區)
中原大學
建築學系

多元能力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5% Complete
1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Complete
10%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10% Complete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Complete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Complete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Complete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Complete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Complete
10%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Complete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Complete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Complete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Complete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Complete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Complete
10%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10% Complete
10%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10% Complete
10%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10% Complete
10%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10% Complete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Complete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Complete
10%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5% Complete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Complete
5%

性格特質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55% Complete
5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45% Complete
45%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0% Complete
100%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