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系 |
銘傳大學 生物科技學系(桃園校區) |
國立臺南大學 生物科技學系 |
---|---|---|
所屬學群 |
生命科學學群
生物科技學類 |
生命科學學群
生物科技學類 |
所在校區 |
桃園校區 桃園市龜山區大同里德明路 5 號 |
榮譽校區 台南市東區榮譽街67號 |
學系特色 |
本系以培育具有生物科技背景知識與實作能力的學生為己任。課程設計以生命科學相關基礎知識為本,提供現代生物科技新知,進而培育在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生物醫學,食品生技以及農業生技等領域之專業人才。本系特別注重實驗操作與實驗數據分析的能力,具完整的實驗實作課程並利用專題研究等課程厚植學生未來的專業基礎。 |
國立臺南大學生物科技學系(以下簡稱本系)是配合國家科技發展政策與國立臺南師範學院改制之需求,於民國92年01月奉教育部核准籌設。本系發展以生命科學基礎教學及產業實務並重,配合南部地區生技產業發展為藍本,結合相關系所研究基礎,加強有關環境、水產、植物、微生物及醫藥科技之研究與開發,積極從事環境檢測、動植物、微生物產品及生物製劑之開發與應用。 |
學科意涵 |
生物科技乃是利用生物或是其產物,來開發生產對人類、其他生物、或是對改善環境有益的物質和科技。其涵蓋範圍廣泛,舉凡醫藥科技、食品科技、農園科技、畜牧養殖、和微生物應用等,均屬於生物科技。 |
本系有博士級專任教師8位,教授4位、副教授4位。教師學術專長涵蓋基礎生命科學,如:動植物生理學、遺傳學、細胞生物學、微生物學、功能蛋白體學;生命科學應用技術,如:生物檢測、水產技術、水環境有機汙染物、藥物毒理與生物燃料。因此,本學系指涉學科,包括:動、植物,微生物基礎知識及應用技術之學習。 下載詳細資料 |
學習方法 |
對生物科技的相關議題要有主動了解的行動:例如[疫苗]比較符合科學的正式的解釋是甚麼呢? 圖解:閱讀科普文章,期刊文獻,專研報告 版權:系上拍攝(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版權所有) ![]() 能善用電腦軟體進行數據的整理,並利用圖型清楚的表達數據的特性。像是可以使用excel軟體將小論文中的數據進行整理與使用適當的圖形表示 圖解:電腦教室 版權:銘傳一週 ![]() 3. 能透過動手作完成一個專題研究(不論是生物的還是非生物類的),並能透過討論修正使計畫更為完整 圖解:實驗課程 版權:系上拍攝(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版權所有) ![]() 4. 透過參加演講會獲得新知。如果可以的話,請鼓起勇氣發問。 圖解:學術研討會 版權:系上拍攝(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版權所有) 養成作筆記的習慣,練習透過文字精確有條理的表達一個科學的理念或事件。 圖解:整理文獻,製作海報 版權:系上拍攝(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版權所有) |
![]() 課堂講授:運用ppt檔案搭配口述是最常見的學習法之一。特色是由教授提供電子講義,幫助同學釐清相關理論與範例。教師也會依實際上課需要與同學們進行小組討論,或播放影片輔助學習。 圖解:口述且運用ppt輔助是最常見的教學法。 版權:本系拍攝 ![]() 分組學習:本系教師在課程設計上,經常將同學分組並採用合作學習的策略,目的在促進學生養成與同學合作學習的習慣,增進學生的學習成效。 圖解:分組報告與合作學習也是常用的教學法。 版權:本系拍攝 ![]() 實驗教學:普通生物、細胞生物、遺傳學、生物化學等學科的實驗教學,通常經由教授或助教協助同學進行實驗操作,讓同學具備良好的實驗操作能力。 圖解:讓同學具備完善的實驗操作能力。 版權:本系拍攝 校外參訪:阿里山碧湖的琥珀社咖啡莊園進行田野教學與師生體驗活動。 圖解:阿里山琥珀社進行田野教學。 版權:本系拍攝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1. 主動及廣泛閱讀生物科技相關的科普文章,新聞及其他媒介有助於對生物科技議題的了解。 |
高中生來到本系需要注意的地方是改變學習態度與方法,其中養成適度閱讀原文教科書的習慣,以及擴大對動植物、微生物的學習範圍都是學習生物科技的必要能力。換言之,養成主動學習的態度與找出適合自己的良好學習方法,才是大學生涯中提升自我能力的不二法門。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系分為生物醫學組和食品生技組,生物醫學組著重人畜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方法或產品的開發,它和一般大學的生物醫學相關科系相同,也和多家區域以上醫院及動物醫院合作;至於食品生技組則和一般大學的食品科學相關科系類似;至於和生命科學系不同處,則在基本學理和技術應用方面課程的比例不同,我們有較重及多元的技術應用課程。 |
本系配合在地生物產業技術發展需求,著重環境與醫藥生物科技的應用。環境生技:本校為綠色生態大學,為配合校院發展,兼顧地區特色,將環境生技列為本系發展的首要目標。在環境生技領域中,除設置健康水環境研究中心外,也結合政府機構,為創造台灣西南部地區健康水環境的目標共同努力。醫藥生技:本校鄰近南部醫療中心,教師與成大醫學院進行多面向的合作研究。另外,利用微生物發酵製作保健產品的研究成效卓著。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生物科技的出路甚廣,除學術或研究機構,也可以在藥廠或生技公司工作。工作項目從醫藥的研發、食品分析外,也可從事臨床試驗、或相關行銷業務的工作,更可以跨足生技管理、專利智財、生醫法律、生物資訊、甚至是輔導生技公司的上市櫃等。只怕沒好好學,不怕沒有好工作,不會有什麼「一日生科,終身坷坷」。 |
本系學生的工作選擇不是只有在實驗室做實驗,擔任大學教授或科學家。學生的出路,受生物科技跨領域的學科特質影響,有許多學生選擇公職或跨領域就業。例如:本系畢業生在教育、生技法律、科技顧問、電子、補教與房地產業表現傑出。但是在求學過程中,對於每個人來說都需要有紮實的準備,不能心存僥倖。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的教學內容其實涵蓋了生命科學和生物科技,理論和實作兩者並重,目的是為基礎醫學、食品科技、農園養殖的研發應用訓練人才。除了學習專業知識外,本系還有至少一年的專題研究需要修習,並要撰寫學士論文,所以學生在畢業時,已具備職場就業能力,不會有學用落差。 |
生物科技就是運用實驗技術來解決人類於生活中遇到的難題。欲學習解決難題的技術,需先了解生物體生理運作的機制,訊息傳遞途徑中相關的核酸分子、蛋白質、胞器構造與功能等。了解運作的原理後,探討遇到的瓶頸為何,可以用甚麼方法來解決、改善。生物科技的應用除醫學、農學外,在環境、能源與材料等領域的應用正方興未艾。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簡單來說,打好生命科學的底子,認識生物醫學和食品科技的應用和趨勢,具備實驗室專業操作技術,就是我們希望提供給進入本系就讀學生的學習內容。 |
每個學期系上都有不少講座與系學會活動,例如:邀請系友們返校座談,幫助同學認識職場對生技人才的需求。老師們也歡迎對實驗工作有興趣的同學加入,學習實驗技巧。若大學生能有專題成果,或發表研究論文,對其就業競爭力或申請碩士班會有加分作用。此外,為增加學生實務經驗並增進其專業技術與提前適應職場環境,使學生於畢業後繼續進行生物科技相關工作與就業市場順利銜接,學生可申請校外實習。
|
我的學系 |
銘傳大學 生物科技學系(桃園校區) |
國立臺南大學 生物科技學系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 分子生物學經由詳細介紹分子生物技術,以瞭解分子生物學。授課內容涵蓋基因的特性與功能、分子生物學的研究方法、原核及真和生物的轉錄和轉譯、基因複製、基因重組與轉移、基因體學與蛋白質體學等。 圖解:分子生物技術 版權:系上拍攝(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版權所有) ![]() 動物細胞培養及應用細胞培養除了在基礎醫學研究,如腫瘤、幹細胞、神經再生、組織移植和生殖醫學外,也在單源抗體、疫苗和蛋白質藥物的生產等方面被廣泛應用。本課程除介紹動物細胞概論外,更重視無菌操作、培養基製備、冷凍保存、汙染防治、和動物細胞培養之相關技術的應用學習。 圖解:動物細胞培養 版權:系上拍攝(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版權所有) ![]() 疫苗學疫苗可用來預防甚至治療疾病,全球人畜的疫苗市場和產值都非常的大。本課程將介紹同學認識傳統和現代疫苗的製作技術及發展趨勢,比較如不活化疫苗、活毒疫苗、類毒素疫苗、次單位疫苗、載體疫苗、DNA疫苗的優劣;也會述及那些傳染病目前疫苗發展所遭遇的困境,希望能激發同學思考如何開發新疫苗,以促進人畜的健康。 圖解:疫苗學 版權:系上拍攝(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版權所有) ![]() 食品分析(含實驗)近年食安問題已成為公眾最關心的議題,了解食品原料和組成、食品特性及品質評估方法、和食品分析檢驗技術,將有助於開發保健食品,如何保存食品,及為食品安全把關。 圖解:食品分析檢驗技術 版權:系上拍攝(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版權所有) ![]() 化妝品學化妝保養品的生技市場非常大,也和你我日常生活活動息息相關,本課程目標是教導學生學習如何評鑑及應用化妝品科學,課程內容包括介紹化妝品原料及組成、化妝品功效評估 、化妝品調配製造與實做、和生活化妝品的使用等。 圖解:應用化妝品科學 版權:系上拍攝(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版權所有) |
![]() 生物科技概論本課程的首要目標是藉由小組合作學習,發掘生物科技的內涵,幫助學生個人踏查生物科技產業的目的與意義為何?最終目的是協助學生澄清自己在生技學習過程中的定位,及早立定志向,解決自己在修課與準備進入社會服務前,因為定位與方向不明,而錯失大學四年的寶貴光陰。 圖解:參觀屏東農業生技園區。 版權:本系拍攝 ![]() 普通生物學實驗
1. 認識生物學上所使用的基本技術原理與樣品製作方法。 圖解:碩士班助教指導學生實驗技術。 版權:本系拍攝 ![]() 植物生理學
植物結構與功能的關係,調節植物生長和發育的內部和外部因素,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與固氮作用的生理生化機制,植物的激素、代謝、與水的關係、以及礦物質營養。 圖解:紅樹林光合作用測量 版權:本系拍攝 |
我的學系 |
銘傳大學 生物科技學系(桃園校區) |
國立臺南大學 生物科技學系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 圖解:個人照 版權:林佩萱提供
林佩萱國立三重高中(2007~2010) 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2010~2014) 慧智基因實驗室 技術員 (2015/9~2015/11)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 謝世良老師實驗室 研究助理 (2016/5~) 在校四年,除了本科系的課程外,也選修了設計學院、觀光學院等相關課程,充實自身生命科學專業以外的知識,並輔助之。 大學畢業後,曾想重考牙醫。在就業的過程中,確立未來專業方向為基因體,也為了建立自己的競爭優勢,於今年(2018) 9月將在陽明大學就讀臨床醫學研究所在職專班。 ![]() 圖解:個人照 版權:張志強提供
張志強當初認為生物科技是未來主流,也可以學得比較深廣,因此報考了銘傳大學。大二曾任迎新活動總召。之後在陳奕伸老師的帶領下,參加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主辦的「2008台灣食品產業創新競賽活動-創新構想類」中,以「超神奇抗菌噴霧劑」作品,在第一名從缺的情況下,拿下第二名優異成績。 由於認為在未來的大AI時代以及急速社會變遷和人口結構改變的時代,除了原來所學重要外,還必須具備多元能力成為π型人才,具備更多的附加價值與能力,所以在畢業後就投入壽險業,一路走來8年,從進入金融保險業中國人壽,一路從保險公司到保險經紀人,目前在磊山保險經紀人公司服務,擔任業務協理一職。從跨行金融保險業的豐富洗禮,到不同公司的外勤專業訓練,希望從平凡到非凡,走出年輕人的路。 ![]() 圖解:個人照 版權:陳若夏提供
陳若夏2011/6 銘傳大學健康科技學院生物科技學系學士、兼修生醫科技管理學分學程。 TIPA上課: (1)2015/6/30-7/14 專利工程師技術工程類專班(二)-專利說明書撰寫實務[在工業總會上課] (2)2018/3/3-3/24 智慧財產權基礎班[在台大上課] 2012/4-2014/12 在專利商標事務所工作(專利程序專員)。 中間這段時間家裡有事、在一般公司當秘書。 2017/9- 在國際智權集團台北所工作(專利程序專員),工作內容也有涵蓋秘書、財務、和部分專利工程師在做的事。預計將從程序處轉到專利處工程師部門工作。 ![]() 圖解:個人照 版權:沈志哲提供
沈志哲94-98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 98-100台大醫學院生化所碩士 100-101 陸軍核生化防護研究中心 101-102 國衛院研究助理 102-104 生控基因助理研究員 104- 清大化工所博士候選人 106- 科技部產學合作計畫執行人 在銘傳大學生科系的四年中,除了生物技術知識學習外,也在專題研究中,學到實驗技術及實驗設計方式,奠定了良好的研究基礎。畢業後於台大生化所攻讀碩士。碩士畢業後進入國衛院以及生控基因公司服務三年多,期間認為蛋白藥在未來相當有潛力,因此回到清華大學進行博士班的研究,期間並與永昕生生醫執行產學合作計畫,畢業後將直接投入產業進行細胞開發工作。 ![]() 圖解:個人照 版權:鍾怡提供
鍾怡銘傳大學 生物科技學系 2010/09 ~ 2014/06 (學士) 國立陽明大學 醫學生物技術暨檢驗學系 2014/07 ~ 2016/08(碩士) 台北榮民總醫院 研究助理 2016/09 ~2017/09 生物科技公司(上準微流體股份有限公司) 2017/09 ~ 現在 我在99學年度進入銘傳大學生物科技學系就讀,大學期間除了修習生物科技方面的專業知識之外,大三有專題研究課程的實作,學習相關分生實驗技術,畢業後於陽明大學醫學生物技術暨檢驗學系研究所探討癌症分子訊息傳遞方面的研究,目前就職於醫療檢測儀器開發的新創生技公司,感謝銘傳生物科技學系建立的基礎訓練,讓我在未來職場上能發揮所學。 |
![]() 圖解:生科系友會第一任會長。 版權:本人FB
王耀德97級畢業學長 義守大學後中醫,曾經擔任系友會會長,熱心系發展。 ![]() 圖解:陽明大學傳統醫藥研究所教授。 版權:本人FB
林東毅99級畢業學長 現任陽明交通大學傳統醫藥研究所教授,在生醫領域表現傑出,並獲選為本校113學年度傑出校友。 ![]() 圖解:陳曉葵醫師 版權:本人FB
陳曉葵99級畢業學長 台南市沐心中醫師診所 ![]() 圖解:鄭楷騰老師(左一) 版權:本人FB
鄭楷騰101級畢業學長 現任國立台南一中教師,多次指導臺南一中、德光高中學生參加全國中小學科展,獲全國冠軍。 ![]() 圖解:江翰鍇 版權:本人FB
江翰鍇101級畢業學長 泛素研究榮獲2020巴斯夫傑出博士論文獎,110年度榮獲科技部補助博士生千里馬計畫赴美國耶魯大學研究。 |
我的學系 |
銘傳大學 生物科技學系(桃園校區) |
國立臺南大學 生物科技學系 |
---|---|---|
多元能力 |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5%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10%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
性格特質 |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3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5%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5%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5%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