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系 |
義守大學 醫學科學與生物科技學系 |
中山醫學大學 生物醫學科學學系 |
---|---|---|
所屬學群 |
生命科學學群
生物科技學類 |
生命科學學群
生物科技學類 |
所在校區 |
義守大學醫學院區地址 82445高雄市燕巢區義大路8號 |
校本部 台中市南區建國北路一段110號 |
學系特色 |
本系教學品質優良,研究成績斐然,著重學生語言能力訓練及國際移動能力。師資全部博士畢業、有8間實驗室完善的設備,研究成果在國內外皆受肯定,系友表現也受學界與產業界倚重。課程以生物醫藥及食品生技為主。每年有60位以上同學出國至東南亞、中國、日本等地姊妹校訪問、交流以及學期交換。畢業生有57%在國立大學研究所或出國留學,升學管道暢通。 下載詳細資料 |
本系培育人才的特色規劃,除了基礎學科外,主要配合政府推動5+2產業及政府「六大核心戰略產業」,深化生技醫藥產業人才之培育,積極與各校及生技醫藥廠商溝通與合作。學系同時輔以職涯探索課程,以期增加學生職涯及學習方向契合度,並搭配業界參訪及實習,生物醫藥產業鏈上、中、下游,基礎到應用的研討會及演講講座,提供學生握產業各個業別實況及業界生態。 |
學科意涵 |
本系系名生物科技所指涉的學科定義是利用生物技術應用到醫療、製藥、食品、農業、化工、化妝品、環保等領域的多元跨領域的技術。其意涵就是可以利用以及探討到生物技術的各個領域,都屬於生物科技的範疇。 |
生物醫學科學的範疇涵蓋生命科學、生物技術及基礎醫學,專注於細胞、器官及系統在人體內的功能,並且應用這些基礎知識來了解人類疾病的發生原因。同時還包括精準醫學、人工智慧、生物及醫療科技產業,結合上述的範疇,進而能開發診斷或治療人類疾病的方法。因此中山醫學大學生物醫學科學系是橫跨醫藥衛生學群、生命科學學群及生物科技學群的科系。 |
學習方法 |
專題實作:透過一特定專業研究題目(例如:酵素開發研究、生醫材料之再生醫療應用)與他人進行團隊合作實作,除了考驗專業能力,也培養學用合一訓練並與他人合作溝通的協調。 圖解:DNA萃取實驗 版權:義守醫科學生圖檔 ![]() 產業實務實習:藉由暑假期間前往業界實習(例如:中央研究院、生技公司等),了解業界或研究機構的運作,除了課程的學習外,也親身體驗業界的工作流程,達到學用合一的訓練。 圖解:生技實習 版權:實習場所學生圖檔 課堂授課: 藉由專業師資的課程授課與解說,讓學生了解各科目的基礎與專業知識,帶領學生一起走入奧秘知識的殿堂,產生興趣邁進生物科技的世界。 圖解:系所專業師資授課 版權:義守醫科教師圖檔 |
![]() (1) 演繹法:本系基礎學科學習到的內容由小到大、由少至多,其目標為希望學生能藉由基礎知識的累積,進而進入專題研究解決未知的生物醫學問題 圖解:演繹推理 版權:中山醫學大學生物醫學科學學系 ![]() (2) 歸納法: 本系基礎學科多元,而學科間有相互連結之處,學生將學習如何歸納統整,將多元學科知識分類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圖解:歸納推理 版權:中山醫學大學生物醫學科學學系 ![]() (3)專案導向式學習( Project-based learning) : 本系學生可藉由專題研究及單元技術操作課程,進入教授實驗室,進行特定主題的實作研究及專門技術養成,除將課堂上的知識應用於未來研究外,並進一步透過主動學習得到課堂外的最新科學進展知識。 圖解:製藥工程師PBL 版權:中山醫學大學生物醫學科學學系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建議於高中階段,可參加由大學或研究單位所舉辦,與生命科學或生物方面相關的營隊,或是於校內參加生命科學或生物方面的社團,亦或是組隊進行研究,參與科展或競賽等。由於生物科技或生命科學領域的學習,十分重視英文能力,因此也建議學生於高中階段,除了高中英文之外,亦可自己多加強與背誦生命科學方面的英文單字,閱讀相關的英文科學文章、電影、或是網站等。 |
同學在閱讀各個基礎學科與知識時,除了基礎的原理外,需要更深究其應用面。此外,需要培養具備歸納與融會貫通的能力,可以透過參加科學專題或規劃自主學習計畫來加強這項能力,透過自己發現問題,嘗試解決回答它,將有助於提升自己的觀察力,歸納與融會貫通的能力。同時也能培養動手做的實力。此外,需要提升英文的聽說讀寫能力,以降低未來在面臨英文授課時的壓力。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生物科技是在於生物科學上做應用或研究 ,例如基因轉殖應用、微生物合成可分解塑膠等等,也就是說很多新的生物的改良或是一些以生物技術製作的東西等等。 而生命科學則是在於研究生物在生命上的意義或是生物的本能之探討。
|
本系是全國第一個設立之生物醫學科學系,有別於其他校的生命科學系和生物科技系。本系主要培養生物醫學及生物技術相關領域方面之人才,研究探討對象是與人類相關之各項疾病、遺傳、生理、發育、神經、及生技藥物研發等。一般大學之生命科學系大都為生物系、植物系或動物系演變或合併而來,其研究對象更為廣泛,包含各種生物、微生物、植物或動物、生態與演化等。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學生出路很廣並不局限於研究助理或業務員.如PDF介紹是本系的出路及生涯發展方向.
|
生物醫學科學學系畢業後,凡是有關生技醫療方面的產業都可從事,包括研究單位或醫學中心研究人員、生技公司或藥廠研發人員、醫療器材研發人員、生物科技專利工程師、化妝品研發人員、考學士後中西醫、刑事鑑識人員、教師、公職(生物技術、食品衛生檢驗等)、研究助理、精準醫療產業,細胞治療產業,再生醫學產業等。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生物科技所屬領域繁多, 例如醫藥, 食品, 化工, 農業, 環保等等, 皆有生物科技技術的存在. 本系是著重在生物醫藥及食品生技的學習.其他如植物或海洋藻類, 生物等等, 本系是沒有相關課程. |
本系與其他學校的生命科學系、生物科技系和生物醫學系的課程安排和培育人才設定不一樣。本系人才培育和教學目標特色,主要培養生物醫學基礎研究或生技醫藥產業研發人才。同時容易被誤解為培養臨床醫師之醫學系,另外本系亦非動植物或生態相關科學人才培育(此為生命科學系的特色)。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本系著重在生物醫藥及食品生技的課程設計, 搭配學生實驗, 專題實作, 生技產品開發, 創新創業, 產業實務實習等, 讓學生達到學用合一. |
本系並設有學士班學生先修碩士課程與多個跨領域學程。如生技醫藥產業培育人才微學程、保健生技醫療產業跨域微學程、法律(專利)學程、鑑識科學(CSI)學程、認知神經科學學程等。學系提供多元學習機會,亦設有赴國外研修機會。本系課程設計除了基礎學科外,還包含精準醫學、人工智慧、生物及醫療科技產業相關課程。這些課程涵蓋在政府近年所提出「六大核心戰略產業」的重點產業之內。 |
我的學系 |
義守大學 醫學科學與生物科技學系 |
中山醫學大學 生物醫學科學學系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 生醫材料本課程主要針對生醫材料與環境及醫療的關係進行通盤性的介紹,範圍包括五大學習向度,即:生醫材料的介紹與種類、生醫材料的分類、高分子材料與應用、微生物材料與應用、奈米生醫材料與應用。 圖解:微生物合成材料分解圖 版權:義守大學醫科系 ![]() 發酵工程(含實驗)此課程是配合發酵工程授課內容,並搭配上如釀酒釀醋等以操作為主的實用課程來訓練學生。希冀藉由具有綜合性、系統性的實驗教學項目的安排和具體操作來增強學生自主動手動腦的能力與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圖解:發酵梅醋製作 版權:義守醫科 ![]() 生物科技產品研發與實作此課程主要是學生經由與系上教師晤談與自行評估未來想做的專業研究,並進入相關領域之教師研究室進行研究與實驗,課程中亦會由不同教師教授實驗所需注意的事項以及資料的搜尋,資料處理,數據整理及報告彙整等技巧。 圖解:魚骨鑰匙圈 版權:義守醫科 ![]() 化學實驗此課程除了基礎化學實驗也包含了部分化學技術士與化妝品製造技術實驗,學生可經由實驗驗證化學原理與規則,並可經由實驗的科學研究過程中練習實驗基礎技能及資料處理、數據整理及報告彙整等技巧。 圖解:膠原蛋白面膜開發 版權:義守醫科 |
![]() 文獻討論從最新生醫文獻討論過程中,培養同學歸納、思考、表達、上台講演之台風訓練等方面的能力,以及了解不同的研究方法與技術,如何從實驗結果推演獲得假說,並訓練同學判斷推演邏輯合理性的能力。 圖解:學生小組文獻討論課堂實況 版權:中山醫學大學生物醫學科學學系 ![]() 生物技術學
幫助學生熟悉生物技術學的基本概念及應用。 圖解:學生細胞培養實驗 版權:中山醫學大學生物醫學科學學系 ![]() 專題研究實驗學生在指導教授教導下,進入研究室,熟習不同研究領域之相關實驗及儀器的操作技巧,同時習得研究相關領域的英文期刊論文資料閱讀能力,以及學習將實驗結果進行科學推理與邏輯分析,以獲得探究未知知識的成就感,並可學習有效之團隊溝通能力。 圖解:學生專題研究現場實況 版權:中山醫學大學生物醫學科學學系 ![]() 人類遺傳學人類遺傳學是以人為對象,由於分子生物學的發達,使我們了解基因經由蛋白質來控制生物體之發育功能的表現,人類基因組計劃已完成,基因對人類發育與生理必有突破性的了解,本課程教學上以單基因遺傳、細胞遺傳、分子遺傳、多因子遺傳及族群遺傳等單元講授。因此人類遺傳學的課程結合專題研究將在精準醫學上佔有重要的角色。 圖解:研究用斑馬魚房 版權:中山醫學大學生物醫學科學學系 ![]() 分子遺傳學以分子生物的層次來探討基因特性、基因選殖、遺傳疾病診斷及基因治療的可行性。上課內容涵蓋:1.基因組的組成及基因的表現。2.基因突變與DNA修補。3.基因定位。4.分子演化。5.人類疾病基因的鑑定。6.分子病理。7.基因檢測。8.癌遺傳學。9.如何以細胞或動物模型研究遺傳疾病。10.基因治療。 圖解:螢光倒立顯微鏡 版權:中山醫學大學生物醫學科學學系 |
我的學系 |
義守大學 醫學科學與生物科技學系 |
中山醫學大學 生物醫學科學學系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 圖解:個人照 版權:義守醫科
江吉祥學習經驗: 2006年國立竹南高中畢業,在高中期間對生藥物研究非常有興趣,當年度考上義守大學醫學科學與生物科技學系就讀。在校成績優異,為了繼續深造也在2年級時加入系上老師的研究, 為了能夠繼續研究生物相關的學問,碩士班考上中山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碩士,畢業後繼續就讀 中山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博士。 職業經驗:中山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取得博士學位,退伍後即前往國衛院任職博士後研究員,1年後轉任輔英醫院助理研究員及輔英大學醫技生科系兼任助理教授,從事生物醫學相關研究。 ![]() 圖解:個人照 版權:義守醫科
陳孟志學習經驗: 2008年09月,國立旗美高中畢業,在校期間對於生物科技的鑑定檢驗等技術非常有興趣,同年考上義守大學醫學科學與生物科技學系就讀,2年級加入系上老師的實驗室 ,開始研究生活,大四當年度及考上國立東華大學海洋生物科技研究所碩士。 職業經驗: 東華大學海洋生物科技研究所碩士畢業,退伍後至成功大學當任研究助理工作,2年後轉任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農水產品檢驗與驗證中心產銷履歷驗證稽核員, 執行有機、產銷履歷、ISO 22000、ISO 9001、HACCP、食品工廠、超市量販店等客戶委託之驗證或稽核,目前仍在該單位從事驗證工作。 ![]() 圖解:個人照 版權:義守醫科
周昕澔學習經驗: 2010年09楠梓高中畢業,在校參加學校生物的社團,當年度進入義守大學醫學科學與生物科技學系就讀,在校時加入系上老師的研究室,從事目前最熱門的微生物發酵生物可分解塑膠的生產與製作,對於微膠囊的研究也非常有興趣,大學畢業就與老師發表一篇SCI論文,為了繼續研究考上中興大學-生醫工程研究所碩士班就讀。 職業經驗:義守大學醫學科學與生科系畢業後考入中興大學-生醫工程研究所,退伍後即前往高雄市路竹科學園區萬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擔任工程師,從事被動元件、半導體製程、TFT-LCD及LED製程自動化機械工程設計、加工、製造組立及電腦軟體設計開發。 ![]() 圖解:個人照 版權:義守醫科
宋君哲學習經驗: 2009年9月中山高中畢業並考上義守大學醫學科學與生物科技學系就讀,由於對微生物非常有興趣,因此加入老師的實驗團隊從事目前非常熱門的生物可分解材料的研究,由於對於此環境保護以及可以應用於再生醫療的材料有興趣 ,畢業後前往日本國立群馬大學大學院理工學府物質生命理工學領域理工學念碩士以及博士,畢業。 職業經驗: 學成歸國後目前在康力生技任職研發主管領導和組織公司新產品開發研究、新技術推廣應用和管理工作,確保公司科技發展戰略的實現。 |
![]() 圖解:莊詠鈞系友與其創立之偉喬生醫 版權:莊詠鈞本人提供
莊詠鈞-偉喬生醫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2004/09,高中畢業後進入讀中山醫生醫系,系上課程扎實且多元,培育並鼓勵學生有不同興趣,奠定想繼續求學的渴望。碩士博士班在國立成功大學醫技系學習研究,對抗體及蛋白領域非常著迷;有鑑於台灣風氣以及志向,萌生想在台灣創業的想法,2013年博士畢業後與同學成立偉喬生醫股份有限公司,開始學系創業之路。 在中山醫學大學生物醫學科學系兼任助理教授3年,期間也參與許多新創團隊的規劃與建議;在偉喬生醫初期是以研發長的角色主導公司的中長期技術及產品開發計劃,目前已開發超過300樣目錄產品,並提供超過1000案件次的客製化服務案件;2018年成立營運總部。偉喬生醫榮獲衛福部/經濟部2021藥物科技發展獎-金質獎(醫療器材類),2022年 獲第18屆國家新創獎-企業新創獎(創新醫材與診斷技術)。 圖解:何蕙如系友(92級) 版權:何蕙如本人提供
何蕙如-合一生技股份有限公司專案經理中山女中畢業後就讀中山醫生醫系。系上課程多元,理論實務並重,奠定紮實基礎。大二進實驗室,透過實作與討論,增進獨立思考及應用能力;並通過國科會大專生專題研究計劃、獲國防生醫年會壁報獎。推甄台大藥理所,就讀期間赴美國研究機構擔任訪問學者,大學累積的實驗室經驗、學科基礎及文獻簡報能力,皆能充分應用於碩班。 就業後皆從事與新醫藥品法規相關職務。於維洲生技公司擔任醫藥事務法規專員開啟職涯,於2011年進入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藥品組擔任副審查員, 進行藥品臨床試驗相關計畫之審查與查核;並於2015年進入中天集團合一生技 擔任總經理室專案經理迄今,主要負責國內外臨床試驗管理,並提供集團內醫藥品法規諮詢等業務。 ![]() 圖解:林英杰系友(左方,獲頒第一屆傑出系友) 版權:經林英杰本人同意
林英杰-諾華大藥廠業務主任學習經驗:1998/06,桃園高中畢業,高中對醫學及生物有興趣,所以高中畢業選擇進入有醫學院的中山醫生命科學系,系上課程多元且師資優良,讓我獲益良多。碩士及博士班在亞洲大學 生物資訊系學習研究,在大學打下深厚的生物醫學基礎,搭配老師教導的資訊概念,在研究所求學時得到指導教授的讚賞並順利畢業。 職業經驗:目前在台灣諾華股份有限公司擔任業務主任,工作內容常需要對專業的醫藥人員做簡報,有賴於大學時期的書報討論及專題討論的課程,從尋找專業論文到看懂論文再到報告論文都有循序漸進的學習,讓我在工作時能夠得心應手獲得醫師與主管的一致好評 ![]() 圖解:林宏遠與Curves女性健身中心 版權:林宏遠本人提供
林宏遠-Curves健身中心台灣區執行長第二屆生醫系畢業的學生。在中山四年的學習,讓我奠定了研究精神的基礎,並且建立如何簡報與溝通。系上老師熱衷教學,學風開放,能夠在這麼優質的環境學習,讓我一生受用。除了必修與選修之外,豐富的社團活動也讓我的人生增添更多色彩。 目前擔任Curves女性健身中心的台灣區執行長,掌管超過百家分店的營運。除了擔任過體育署創新與創業競賽的評審業師,也是台灣連鎖加盟促進協會的台北分會會長。Curves品牌在2016年贏得工商時報服務業金牌獎、2017年天下雜誌服務業金牌獎。2018年個人也獲得經理人月刊台灣百大MVP經理人。 ![]() 圖解:張祐嘉系友近照 版權:張祐嘉本人提供
張祐嘉-長庚科技大學中草藥研究中心研究員2004年進入中山醫生醫系,課程基礎扎實,漸進式培養學生文獻閱讀及表達能力,讓學生到實驗室學習應用課本知識。服役期間錄取東華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進行海洋天然物研究,於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生技學程完成博士學位,博士班期間參與海生館南極海洋生物樣品採集及數項產學相關研究,與指導教授共同獲得第十三屆國家新創獎 畢業後任職於工業技術研究院,輔導農民與廠商以生物技術進行農業產品加值,期間也參與輔導學校新創團隊成立及提供技術支援。目前任職於長庚科技大學中草藥研究中心,從事中草藥及海洋天然物研究,著重在以科學方法建立快速分析篩選中草藥活性成分,並往美妝品、健康食品及藥物方向開發 |
我的學系 |
義守大學 醫學科學與生物科技學系 |
中山醫學大學 生物醫學科學學系 |
---|---|---|
多元能力 |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10%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0%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10%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1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肢體力量與協調:能使肢體快速連續彎曲、伸展或扭轉,呈現力量與平衡,做出跳躍、衝刺、投擲動作。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5%
系統運作:評估與分析系統的運作方式、效能,考慮運作成本與效益,制定系統運作可改善或調整的方式。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
性格特質 |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2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5%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