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學系 |
元智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乙組) |
元智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
|---|---|---|
| 所屬學群 |
資訊學群
跨
工程學群
電機工程學類 |
工程學群
機械工程學類 |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320315桃園市中壢區遠東路135號 |
校本部 320315桃園市中壢區遠東路135號 |
| 學系特色 |
本組涵蓋電信工程、高頻技術、智慧資訊三大專業領域,教學內容包括電機、資訊、行動無線通訊、人工智慧、機器人、物聯網、智慧醫療等專業課程,結合國內外產業發展趨勢,培養專業人才。各項獎助學金優渥,師資優秀,教學與研究設備豐富精良,眾多課程供同學依志趣發展專長,產學合作與學術研究成果豐碩,師生屢獲校內外各大獎項,大學畢業生研究所升學率達77%,考上國立大學研究所佔78%。師生關懷互動密切,讀書風氣優良。 |
本系之教學與學術研究,兼顧理論及實務,配合國際脈動、加強產學鏈結,具有國際競爭優勢且擁有企業高度評價,為通過中華工程教育學會(IEET)認證之學術研究單位。本系培育具有專業知識、實務技術、宏觀視野、及就業競爭力之機械工程相關領域的專業人才,招收具有創意思維、喜歡動手作,對於智慧機械、綠色能源科技、自動化控制和設計等有興趣或能力佳的學生。期能在本系專業機械課程的教導下,結合最新工程科技與跨域整合, |
| 學科意涵 |
本組課程內容結合「電機」、「電子」、「資訊軟體」、「通訊」及「晶片設計」等領域,強調理論與實務並重之教學理念。課程旨在培養學生具備電機與資訊相關專業知識,兼具軟硬體系統整合與設計能力,並透過國際交流與多元學習機會,拓展學生之全球視野與國際競爭力,以培育兼具創新思維、實作能力與國際觀的專業人才。 |
機械工程學系涵蓋力學、熱流與能源、設計與製造、自動控制等領域,主要課程如材料力學、熱力學、熱傳學、自動控制、機動學、機械設計等,培養學生創新設計能力,務實分析能力,動手實作能力。 |
| 學習方法 |
本組強調理論與實務並重之教學方式,在理論上建立電機與資訊之堅實科學理論知識,實務上動手設計軟體無線電通訊與智慧資訊技術,並培養學生能在軟體的實作中,貫通理論核心,進而在硬體設計方面,培育學生在電子電路及天線領域具有理論基礎與分析模擬及製作硬體與量測之能力;最後將會安排產業導師及實習,提早與產業接軌。 版權:元智大學電機系(乙組)
本組致力於培養學生具備電機、電子、資訊及系統軟硬體之整合設計與實務分析能力,強調理論與應用並重,透過專題製作與實務課程訓練,培養學生跨領域協作與創新研發之素養,使其能因應產業發展需求,具備解決問題與持續學習的能力,提升未來職場競爭力。 版權:元智大學電機系(乙組)
本組課程設計掌握產業脈動,內容與時俱進,結合理論與實務,強化學生在電機、電子及資訊領域的專業能力。透過跨領域學習與專題實作,培育具創新思維與問題解決能力之人才,以因應國家建設與高科技產業發展需求,成為推動科技進步的中堅力量。 版權:元智大學電機系(乙組)
本組除專注於專業技術訓練外,亦重視學生人文素養之提升,透過專題製作、專案管理與團隊合作課程的推動,培養學生溝通協調、責任分工與整合能力,進而啟發其潛在的領導力與創新思維,使其在未來職場與科技研發領域中,兼具專業實力與人文關懷,成為具全面發展之科技人才。 版權:元智大學電機系(乙組)
本組重視學生國際視野的培養,鼓勵參與國際交流、專業競賽與海外研習,以拓展多元文化理解與全球科技趨勢掌握。同時培育學生具備終身學習的態度與能力,能主動追求新知、持續精進專業,面對快速變遷的科技環境仍能靈活應變,成為具國際競爭力與自我成長動能的專業人才。 版權:元智大學電機系(乙組) |
動手實作之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動手實作能力,課程內容包含操作機器、實驗量測、製作組裝等,引導學生做中學。如工場實習、機械工程概論、機械工程實驗等課程。 版權:元智大學機械工程學系
實務導向之團隊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創新實作」與「智慧應用」的能力。學生瞭解基礎理論應用後,透過作業演練與專題實作,導入數位轉型思維,運用雲端協作及AI輔助分析,結合智慧製造技術(如自動控制),提升跨領域整合與創新能力,以訓練學生具備獨立思考、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電腦模擬之數值分析方法: 透過電腦軟體針對實際案例模擬分析,讓學生真正學習如何應用電腦軟體,並撰寫程式來分析工程的問題,透過數值方法和軟體工具進行模擬和分析,以預測機械系統的性能,並解決工程或產品研發所遇到的問題。
機械設計:學習如何設計機械系統,包括機械零件、機械結構和機械系統的設計原則和技術。此須具備堅實的數學和物理知識,以理解機械系統的運作原理,進行設計和分析工作,並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質和特性,以選擇最適合特定應用的材料,並進行材料測試和分析。 |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電機系乙組重視學生在數學、物理、資訊及電機相關基礎學科的扎實訓練,培養其具備系統化思考與邏輯分析能力,能以嚴謹態度進行問題探究與技術推演。同時強化學生之表達與溝通能力,促使其能有效傳達專業概念與研究成果,奠定後續專業學習與跨領域合作之堅實基礎。 |
機械工程需要堅實的數學基礎,可專注學習代數、幾何、三角函數、微積分和線性代數等數學領域,這些知識將在未來的機械工程課程中非常有用。建議多參加學校或社區的科學俱樂部、機械工程相關活動、競賽或實習。這些經驗可以幫助你建立實際技能。此外,留意未來趨勢,了解機械工程領域的最新趨勢,如3D列印、自動化、人工智慧和環境可持續性等,這將有助於選擇特定的學習方向。 |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電機工程學系乙組不論在教學或研究均與時俱進且與相關科系異同之三大重點領域如下: |
機械系比較會被學生誤認為是相近的學系為電機系,其實所有的專業知識卻是迥異,主要差別在於電機系則著重於「電學」領域相關的知識。機械系著重「力學」領域的相關知識,進而應用於飛機、汽車安全、防火系統、醫用影像設備、手術機械和輔助設備、污水處理設施、水壓系統、空調系統等,透過自動化運作來提供便利。 |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私立大學學歷會被各公司人資部門過濾掉,沒有面試機會,一定要讀國立研究所洗學歷。」澄清:本組畢業生就業出路廣闊,包括聯發科、台積電等知名企業。企業求才若渴,努力一定看得見。 |
機械系在現今科技發展並非傳統機具操作,而是如何善用科技進行高精度高價值的產品製造。舉凡電子電機領域的研發到傳統工業的製造,均已走向智慧化自動化的階段。 |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1. 「讀電機系不用學寫程式,資工系才要。」澄清:本組三大領域都需要用到程式。本組課程地圖包括基礎程式設計、資料結構、演算法等課程,帶領同學們奠定紮實程式設計能力。 |
一般人認為機械業是一粗重、黑手的行業。事實上機械業的內容除了涵蓋上述的傳統與近代高科技外,它非常講求創造、分工合作與自動化。在工作內容方面,它包含分析、設計、控制、製造、測試、維護等。具有解決複雜問題的工程師,學習不同設備的製作能力外,分析了解問題並產生創新解決方案的能力才是我們系畢業生應有的能力。 |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資通訊科技日新月異,資通產業已朝向整合視訊、語音、大數據之人工智慧多媒體服務快速邁進。本系配合未來產業脈絡及發展趨勢,重點發展領域為(1)物聯網。(2)人工智慧。(3)寬頻行動通訊。(4)天線與微波電路設計。另大學部已有跨組別專長的AI學程,並已開設多門AI相關課程,如機器學習、深度學習、人工智慧、電腦視覺等,未來將以AI在物聯網、工業4.0、生醫與生物特徵辨識等為重點發展領域。 |
本系詳細介紹請見系網頁:http://www.mech.yzu.edu.tw/ |
| 我的學系 |
元智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乙組) |
元智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 特色課程 |
人工智慧與深度學習本課程之授課目標為了解人工智慧與深度學習的使用與應用,培育人工智慧與深度學習人才。授課內容包含:1.人工智慧與深度學習。2.分類問題。3.圖像切割問題。4.時間序列問題。 圖解:元智地下停車場智慧停車導引系統 版權:元智大學電機系(乙組)
物聯網技術應用本課程首先提供物聯網 (IoT) 的介紹。我們著重在討論物聯網的技術、協定、以及應用議題。本課程讓學生瞭解物聯網基礎架構與應用,且以實際籃牙及LPWAN標準為例來學習短距離及長距離無線網路,並研習物聯網不同的應用。學生在本課程中也能夠親自動手執行數個物聯網的軟硬體實驗,並設計與實現有創意的期末專題。 圖解:機器人格鬥展示 版權:元智大學電機系(乙組)
5G新無線電與天線陣列基頻設計本課程主要授課內容為5G新無線電(New Radio)技術與大型天線陣列基頻信號處理設計。將以理論配合實驗,運用MATLAB DSP與Simulink RF/Antenna Tools強大的運算及模擬功能,配合圖形化模塊設計5G新無線電之基頻傳收機與天線陣列信號處理等技術。 版權:元智大學電機系(乙組)
天線設計與量測實驗本課程在學習天線的基本概念、設計方法與量測技術.課程內容包含:1.導論。2.電磁與電路理論之複習。3.天線基礎。4.天線模擬方法。5.天線製作與量測。 圖解:無反射實驗室 版權:電機工程學系(乙組)
射頻電路設計與應用本課程在學習射頻電路的基本概念、設計方法與量測技術。課程內容包含:1.緒論。2.傳輸線。3.雙阜電路。4.共振電路。5.阻抗匹配電路。6.濾波器。7.各式射頻元件。8.接收器。9.發射器。 圖解:射頻電路設計與應用 版權:電機工程學系(乙組) |
機械設計課程目標為學生提供體驗設計的工具和環境。 設計工具包括工程領域知識和設計方法。在設計環境提供了適當的設計項目,設計團隊組織以及對項目的適當監督。我們希望學生在課程中學習的設計經驗包括解決問題的過程,創造力和團隊合作。 圖解:機械設計期末競賽 版權:機械工程學系
機電整合建立同學在機電整合工程及自動化機械與系統兩方面廣博的基礎知識,希望同學們運用上課所學的致動器及感測器等,實現人機介面的操作和自動化的原理,並設計出簡易的自動化機械裝置,本期介紹兩項優秀作品:自動分類輸送帶與迷宮探索跟隨機器人。 圖解:自動分類輸送帶結構 版權:元智大學機械工程學系
微機電製程與設備概論
本課程旨在探討奈微米機電系統加工技術、原理及製程設備概論,希望建立學生之奈微米機電系統入門基礎,進而培養開發未來奈微米機電系統設計及先進製程技術之潛力。 圖解:射頻 / 直流濺鍍機及電子束蒸鍍機 |
| 完整課程地圖 |
| 我的學系 |
元智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乙組) |
元智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 系友生涯 |
版權:元智大學電機系(乙組)
黃水可元智大學 電機與資訊工程系碩士 (碩士班指導教授:本組趙燿庚教授) 現職:中華精測 總經理 黃水可,提到魔鬼其實就藏在細節裡,想創業除了保持絕對的技術領先,還要有長遠的眼光,才能在細節中做出差異化、領先業界。 上述文字來源:元智電子報 新聞連結:http://yzunews.yzu.edu.tw/experiencesharing/
版權:元智大學電機系(乙組)
陳冠宏元智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學士 元智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碩士(通訊組) (碩士班指導教授:本組黃正光教授) 現職:悅聲志業Chord & Major 董事長 (創辦人) 陳冠宏,88級電機系畢業校友於2010年創業,又於2012年創設Chord&Major耳機品牌,於2013年獲得Golden Pin Design Award金點設計獎的榮譽。 上述文字來源:元智電子報 新聞連結:http://web2.yzu.edu.tw/e_news/743/4_alumni.html
版權:元智大學電機系(乙組)
陳逸樺元智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碩士(微波組) (碩士班指導教授:本組楊正任副教授) 現職:安立知 台灣區總經理 陳逸樺,他從大學時代就參與產學合作或研究案,接觸到業務界,而且都是很認真,陳逸樺從大學到研究所畢業,幾乎每天閱讀六小時以上,甚至初到業界時也不例外,「今日事 今日畢」是成功的密碼。 上述文字來源:元智電子報 新聞連結:http://web2.yzu.edu.tw/e_news/761/3_famous.html
版權:元智大學電機系(乙組)
劉恩成元智大學通訊工程學系 學士 元智大學通訊工程學系 博士 (由大學部直升博士班) (博士班指導教授:本組賴文彬助理教授) 現職:詮隼科技公司技術長(CTO) 劉恩成,一個在兩年前剛踏入SDN(軟體定義網路)領域,還只是新手的他,目前已躍居全球僅七家SDN認證實驗室中,台灣唯一認證之國際窗口。 上述文字來源:元智電子報 新聞連結:http://yzunews.yzu.edu.tw/sdn/ |
圖解:曾昭雄 版權:元智大學機械工程學系
曾昭雄機械工桯學系學士班(86年畢業),目前為睿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2007年成立睿成科技有限公司,睿成科技為專業半導體設備 SRM TestHandler 代理銷售及維修維護公司,全台裝機數量超過1,200部,年營業額3-4億元新台幣。 ●積極社會貢獻及支持母校活動,贊助本校體育校隊比賽、新竹市風拳團隊及鯨魚游泳隊,並擔任拳擊與五項協會顧問。 ●生活展現多元技能與冒險精神,並取得多項執。
圖解:藍偉華 版權:元智大學機械工程學系
藍偉華機械工桯學系學士班(95年畢業),目前為兆水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2020年創立兆水科技,成為西門子在台灣工程分析軟體的指定合作夥伴,四年內營收從1000萬增至6000萬,成交近50家上市上櫃客戶包含友達光電、GOGORO睿能創意、群光電能、Ama zon、廣達集團等公司。 ●代理瑞典ALFA LAVAL阿法拉伐及獨家代理比利時Dia batix等國際品牌,為台灣少數專攻於CFD/CAE顧問案以及軟體導入之專案代理商。 ●2024年榮獲西門子銀牌代理商獎。
圖解:林子玉 版權:元智大學機械工程學系
林子玉機械工桯學系博士班(98年畢業) ,目前為亞東紀念醫院醫事副院長。 ●林副院長自從於98年博士班畢業後,即熱心推動亞東醫師至元智大學來擔任合聘老師,並鼓勵亞東醫院醫師與元智大學合作提國科會或亞醫的合作計畫,促使雙方多方的合作方式。 ●榮獲2016年第14屆有庠傑出教授獎。 ●榮獲2022年醫師公會全聯會防疫特殊貢獻獎。
圖解:許銘修 版權:元智大學機械工程學系
許銘修機械工程學系博士班92年畢業,目前為赫茲能源有限公司技術長。 ●2019年起帶領赫茲能源成為國內唯一橫跨電力市場(MarketOperation)、調度操作(SystemOperation)兩大電力調度領域之智庫團隊。 ●於工研院服務期間,帶領團隊投入智慧電表及新興資源與電力領域應用之研究工作,尤其於製造業能源管理及需量反應應用更為國內制度推動之關鍵團隊。 ●2010年起投入智慧電網研究領域,並與台電公司共同合作推動落實多項國內首創制度。
圖解:夏子翔 版權:元智大學機械工程學系
夏子翔機械工程學系學士班95年畢業,目前為鐵匠金屬有限公司管理代表、鈑研精工有限公司品牌總監。 ●2008於鐵匠金屬有限公司擔任管理代表,年內協助公司導入ERP系統及1509001認證。 ●2012年協助鈑硏精工有限公司建立品牌:Desk+l及ArtiFex,成立品牌行銷部及產品設計部,以板金加工為基礎,設計開發生活小物,另也與國父紀念館、中正紀念堂、故宮博物院、高雄衛武營等合作進行產品開發銷售。 |
我的學系 |
元智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乙組) |
元智大學 機械工程學系 |
|---|---|---|
多元能力 |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20%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20%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2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肢體力量與協調:能使肢體快速連續彎曲、伸展或扭轉,呈現力量與平衡,做出跳躍、衝刺、投擲動作。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5%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5%
系統運作:評估與分析系統的運作方式、效能,考慮運作成本與效益,制定系統運作可改善或調整的方式。
5%
|
性格特質 |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5%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5%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