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藝術組 |
大葉大學 造形藝術學系 |
|
---|---|---|
所屬學群 |
建築設計學群
跨
藝術學群
藝術設計學類 |
建築設計學群
跨
藝術學群
藝術設計學類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134號 |
校本部 515006 彰化縣大村鄉學府路168號 |
學系特色 |
本組歷史悠久,師資多元,課程跨域、修課彈性,理論與實務並重,滿足跨域整合人才培育的需要。 |
大葉大學造形藝術學系,是全台唯一致力以多樣性藝術媒介分類的工作室活潑教學,引導學生從細微的觀察力出發,產生個人獨特創意,透過練習與實作,培養「繪畫」、「雕塑」、 「工藝」等藝術相關領域之時代人才。 |
學科意涵 |
本系系名所稱藝術包含中外藝術相關的實務創作與理論的範圍,包含歷時性與共時性的理論研究、傳統與當代藝術的創作。 |
造形藝術學系多元工作室,分屬於三大領域: 下載詳細資料 |
學習方法 |
做中學,實務技術的演練,包含創新開發、創作能力、展演與推廣能力。 個案分析或研討: 針對國內外藝術創作、管理、教育、推廣個案,學生討論與報告,或者透過團隊學習培養溝通協調合作、責任心的能力。 圖解:邀請國外老師藝術創作交流 版權:學系拍攝 邀請雙永國小雙語視覺藝術教師前來經驗分享,首先先解釋了說課的流程,緊接著以課程為例實際演示視覺藝術說課,過程中老師除了說明課程設計架構與課程目標,也會說明該班級學生的座位分布,以及學生們的特質,並預設課程中學生會產生哪些問題,以及彈性的應變措施。 |
培養學生擁有廣泛的藝術基礎及創造能力。透過觀察、收集、分類;將訊息轉化為有用的資料,成為創作的靈感。 圖解:教育目標與核心能力 版權:大葉大學造形藝術學系 開發學生之創作力及藝術之潛能,以適應現代多元化藝術創作及應用要求。運用理論與實務合一,參與實務實習、產學合作案。 圖解:造藝系邀請藝術領域工作者演講照片 版權:大葉大學造形藝術學系 「做中學」體會藝術創作及工藝設計等之奧妙,加強各種藝術技法與材料之基礎訓,期能給予學生更確實而多元化造形能力之培養。 圖解:大葉大學金工工房業師指導 版權:大葉大學造形藝術學系 以「工作室」一對一小班教學,培養動手做能力; 圖解:大葉大學陶藝工房業師指導 版權:大葉大學造形藝術學系 畢業製作、策劃展出,建立人文溫度與涵養,驗證所學。 圖解:華航花車產學合作案 版權:大葉大學造形藝術學系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詳細參考簡章審查資料準備指引 |
準備一本隨身紀錄的筆記本,每天紀錄(紀錄形式不拘)30種心中任為最美的收集:質感的、媒材的、動植物、生活物件...等等。並且以文字描述空間的、情緒的、光線的...紀錄。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課程架構:本系課程大量採取學程架構、學生可相當彈性依志趣選修課程。 |
大葉大學造形藝術學系有別於傳統美術系而更加活潑廣泛,教育內容聚焦藝術、設計、文創相關領域人才之培育。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藝術學習的範圍相當廣泛,故就業的面向也相當廣泛,學生不應侷限於藝術創作者的框架,以目前steam學習以及美學經濟之為人所知,藝術學習的應用範圍相當廣泛,本系教學特重於專題總整課程的創新能力與實踐,學生得以學習解決問題與創新思考的能力。 |
1. 造形藝術創作;即繪畫、雕塑等自創或在他人工作室工作。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藝術創作除了技法之外,思想的訓練在大學階段相對重要。 |
學生專長分攻-木雕工房、石雕工房、繪畫工房、金工工房、陶瓷工房等領域,培養自構想、草圖、模型、綜合素材加工流程、作品完成的一貫作業系統,純手工的實務操作能力,奠定將來獨創品牌及獨立工作室的潛能。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藝術學習急需挑脫目前高中生著重於找答案的學習型態,轉為重視發掘問題與探索過程,以及有效的分享與溝通,進而能面對跨領域合作的要求。 |
生涯規劃-主要進修管道: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藝術組 |
大葉大學 造形藝術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西方藝術史西洋藝術史是兩個學期的課程。本課程將探討西方藝術及建築的發展與歷史脈絡。下學期內容包括從文藝復興時期至二十世紀藝術形式之介紹。課程中將討論藝術作品與派別的歷史背景,同時分析作品風格及其反映的時代與文化意義。 美學與藝術哲學本課程的目的在於讓學生初步理解藝術的創作與詮釋的脈絡發展.進而探討藝術哲學的概念轉變.並且簡單比較西歐的美學理論與藝術發展的辨證,藉以觀照我們自己的藝術創作概念與想像 從作品到文本本課程在於啟發同學對當代藝術的理解與實踐。學生將在探索與實踐當代藝術展演中,學習如何獨立思考並表達自我理念,培養理解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藉由增長基礎藝術知識與實作能力,開發個人創意與表現的潛在能力。 |
造形基礎
1.造形中基本形態與材質之掌握與練習。 圖解:造形基礎上課照片 版權:大葉大學造形藝術學系 木屬藝術
1.認識木雕藝術。 圖解:指導木屬藝術課程的日本籍老師吉田敦老師 版權:大葉大學造形藝術學系 金屬工藝
1.介紹當代金屬工藝。 圖解:國際金屬工藝大賽金質獎葉方瑾與柯啟慧老師 版權:大葉大學造形藝術學系 造形原理
1.藉由專有名詞定義與意涵解釋,讓同學認識造形專業知識。 圖解:造形原理課程到村東國小進行服務學習 版權:大葉大學造形藝術學系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藝術組 |
大葉大學 造形藝術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劉寅甫劉寅甫,105級藝術組畢業。專職漫畫家,目前於東立出版社龍少年月刊連載《噩夢少年》與《王領騎士》。曾獲得2017 《人偶》獲日本京都影展漫畫大獎(吉本興業-「原作發掘計畫」)與 2019 《繪妖師--百鬼夜行》獲京都國際漫畫大賞。 專職漫畫家
游孟書密西根州立大學工作室藝術碩士,密西根 雪梨大學視覺藝術哲學博士,雪梨,澳洲 個展 2009 熔掉,沉浸治療藝術中心,墨爾本 2008 賣光,亞澳藝術中心4A藝廊,雪梨 聯展 2015 異境─跨越世代與地域的藝術對話,大象藝術空間館,台中 2014 初心‧頂真,北師美術 元智大學藝術設計學系專任助理教授 浙江工貿技術學院輕工系專任助理教授 台東市鐵道藝術村策展人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中心 展覽執行 雪梨市政府外聘藝術家
吳宜紋木雕藝術家,大二的作品展以木工創作為主題,因而開啟了宜紋對木工創作的興趣。研究所期間,就讀工藝創作研究所,以「木頭」作為她主要的創作媒材,並開啟了她一系列的木工家具創作。其實創作者早在年幼,就對木頭、家具等元素產生濃厚的感情。 目前為even工作室負責人 |
圖解:旅英服裝設計師 黃薇 版權:大葉大學造形藝術學系
黃薇第8屆畢業主修油畫與雕塑出身的黃薇,2012 年畢業於英國中央聖馬汀藝術學院,曾在有鬼才之稱的 Alexander McQueen 與 Christopher Kane 麾下實習。2013 年參加德國柏林時裝週的「明日之星設計師大賽」晉級前五名,於同年創立了個人品牌 Jamie Wei Huang。 2013 年拿下「ELLE Talent Award」冠軍,隔年更入選「Vogue Italy Talent Award」;而品牌 2014 年春夏系列的作品被 Lady GaGa 相中,更使她聞名全球。她近期的最新力作是台中國家歌劇院的制服,以「限量工藝品」為概念打造的年輕、時尚形象廣受好評,一度蔚為話題。 圖解:李孟栩獲頒第八屆傑出校友 版權:大葉大學造形藝術學系
李孟栩李孟栩是第11屆造藝系木雕工房畢業,與柯鈞譯因為同樣熱愛平面與影像,由於兩人對影像轉動態挑戰感興趣,因此決定合作開設「MixCode Studio/混合編碼工作室」。 工作室參與作品包括2015雪梨燈光音樂節-雪梨歌劇院投影、2014~2016職棒中信兄弟象球季動畫、金曲獎入圍影片與表演視覺、蘇打綠《故事未了》演唱會動畫等等。曾於2015年獲得坎城青年導演獎,團隊目前仍持續燃燒幽默活躍中。 圖解:柯鈞譯獲頒第八屆傑出校友 版權:大葉大學造形藝術學系
柯鈞譯柯鈞譯是第11屆造藝系泥塑工房畢業,與李孟栩因為同樣熱愛平面與影像,由於兩人對影像轉動態挑戰感興趣,因此決定合作開設「MixCode Studio/混合編碼工作室」。 工作室參與作品包括2015雪梨燈光音樂節-雪梨歌劇院投影、2014~2016職棒中信兄弟象球季動畫、金曲獎入圍影片與表演視覺、蘇打綠《故事未了》演唱會動畫等等。曾於2015年獲得坎城青年導演獎,團隊目前仍持續燃燒幽默活躍中。 圖解:立體藝術創作者劉哲榮 版權:大葉大學造形藝術學系
劉哲榮畢業於大葉大學造形藝術系學士班及設計暨藝術學院碩士班,是位傑出的藝術家。 以後現代主義著重的多元視角與觀點切入物件本質,探求主客體的差異以及多元文化包容性的無限可能,並與歷史、個人經驗不斷交錯,將看似不相關的物件並置,企圖製造矛盾點來反映社會現狀,關注我們所生活的環境。透過不斷審視,以逆向思考方式進行由內而外的反思,希望將負面情緒與疏離感轉化昇華,在解讀的過程中找尋和諧共處的正向力量。 圖解:葉方瑾獲得國際金屬大賽金質獎 版權:大葉大學造形藝術學系
葉方瑾來自澎湖的葉方瑾,自中學時代即接受美術班的基礎訓練,與金工藝術的接觸是直到考取大葉大學造形藝術系之後才開始的。 連續獲得兩個國際獎項「日本伊丹國際當代首飾展」及「義大利佛羅倫斯當代首飾新秀展」的肯定;同時還獲得「德國慕尼黑珠寶暨鐘錶展」的展出邀請;也榮獲多次國際金屬工藝大賽獎項。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藝術組 |
大葉大學 造形藝術學系 |
|
---|---|---|
多元能力 |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3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3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30%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2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20%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20%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2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20%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5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2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5%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4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3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3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