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學系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音樂學系 | 國立東華大學 音樂學系 | 
|---|---|---|
| 所屬學群 | 藝術學群 音樂學類 | 藝術學群 音樂學類 |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134號 | 壽豐校區 974301 花蓮縣壽豐鄉大學路二段一號 | 
| 學系特色 | 本系目前共有二種學制,分別為大學部、日間碩士班。 | 1. 本系有目前全台大學音樂系中最新之音樂廳,配備Steinway & Sons D-274鋼琴,430個觀眾席。 | 
| 學科意涵 | 「音樂」的範疇相當廣闊,涵括音樂表演、藝術美學等各種多方面素養。 | 音樂,廣義來說,就是由聲音組成的藝術。音樂系設立宗旨是培育優秀之音樂表演、創作與教學人才、加強音樂理論分析與詮釋、增進人文基礎修養、加強相關表演藝術之訓練、並鼓勵跨領域科際整合與交流。 | 
| 學習方法 | 未上傳圖片 一對一教學 未上傳圖片 大班課教學 未上傳圖片 講座大師班及研討會 |   *音樂基礎課程:包括樂理、視唱、聽寫等訓練。*術科主副修課程:依樂器別進行個人演奏或演唱技巧的精進。*合奏課程:培養團體的合奏能力並以音樂會展演學習成果。如管絃樂合奏、合唱團、爵士大樂團等。*理論課程:西洋音樂史,各大教學法,和聲學、對位法、樂曲分析等課程。 圖解: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學院音樂學系   *定期之大師班與講座,使學生與國際大師接軌。*跨領域學程讓同學以音樂為基礎,跨域至相關領域如:錄音工程、場館管理、音樂治療等。 圖解:與紐約葛萊美獎薩克斯風大師哈特教授共演   *自行籌組音樂會、參加大型演出或音樂祭,培養學生實際演出及策展經驗。 圖解:高雄流行音樂中心吹海風音樂祭   *音樂學系具有完整且全新之音樂廳*課程結合場域,達到具體理論與實務效果 圖解: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學院音樂廳   *我們的爵士樂,是玩真的!本系具有七位爵士樂老師,均為業界最頂尖之演奏家,主/副修爵士樂,是我們的強項! 圖解:爵士樂主副修為本系最具代表性特色 |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精進主修及相關音樂知識、人文涵養 | 
                                                        1.學習視譜能力 |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無相關學系 | 
                                                        *本系歡迎「非音樂科班」及「音樂科班」同學,及熱衷於高中校內外音樂性社團同學透過「乙組」(不需術科大考成績)申請。 |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一般而言常被認為畢業後立即擔任演奏、唱家,又或者是從事音樂教育者,但系上提供學生多元的課程,能讓學生對於未來的選擇有多重方向及考量。 | 
                                                        音樂系只能當演奏家?本系學程生涯發展多元,除了可當音樂教師外,亦可跨足藝文產業、流行音樂產業、藝術行政、場館管理與技術等相關工作。 |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外界常以為音樂系只需專注於器樂演奏與個人展演,其實音樂系的學習內容相當多元廣泛,不僅有許多專門課程,亦有豐富的精進課程。 | 
                                                        音樂系常讓人以為指著重術科、及表演的訓練, |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無 | 
                                                        鼓勵跨院系修課、輔系、雙主修 | 
| 我的學系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音樂學系 | 國立東華大學 音樂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 特色課程 | 未上傳圖片 音樂治療瞭解音樂治療的基本概念與原則,並熟知音樂治療的方法與技巧,以期在音樂教育的範疇中結合音樂治療的觀念並加以應用推廣。 未上傳圖片 奧福教學法
                                                                        1.以Orff教育內涵為主,運用於音樂完整性教學教案實例探討。 未上傳圖片 管弦樂合奏
                                                                        Appreciation of music |   音響工程概論與操作至音樂廳實作,學習音響擴音調音等知識,如合結合演奏及音樂知識於音響工程,並實際於音樂會上應用。 圖解:音響課程概論邀請捷越音響創辦人授課 未上傳圖片 Midi入門與數位製譜/數位音樂製作入門
                                                                        學習製譜及數位音樂基本知識   各樂團含:管絃、合唱、爵士、管樂、室內樂
                                                                        交響樂團、合唱團:演奏/演唱經典曲目,常與當地職業團隊交流合作。 未上傳圖片 音樂與聲音媒體實務
                                                                        學習podcast與廣播: | 
| 完整課程地圖 | 
| 我的學系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音樂學系 | 國立東華大學 音樂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 系友生涯 | 未上傳圖片 
 陳安美自幼習琴並獲獎無數,以五年鋼琴總成第一名畢業於省立臺北師範專科學校音樂科(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音樂學系前身);畢業時獲頒「音樂傑出表現獎」,並以榜首成績考進東吳大學音樂學系二年級鋼琴組,在校成績名列前茅,連續獲選與東吳學管弦樂團台灣巡迴演出。 曼哈頓音樂學院鋼琴演奏碩士,並考進碩士後專業研習班 現任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音樂系兼任教師 未上傳圖片 
 陳哲輝自幼由母親張英菊啟蒙學習音樂。1984年省北師院音樂科畢業(現國立臺北教育大學,2012年獲選傑出校友)。1991年以擊樂和鋼琴分別自法國國立巴黎高等音樂院及國立布隆尼音樂院畢業。 現任職國家交響樂團打擊樂首席,1002打擊樂團藝術總監,兼任教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立大學等音樂系。 未上傳圖片 
 林宣甫1992年赴義大利深造,獲義大利國立雷斯匹基音樂院(Conservatorio statale di musica “O. Respighi”)聲樂演唱文憑。留義期間,受指導教授L. Bersiani推薦至義大利各地演出。 現任國立實驗合唱團執行秘書 2007年起應聘為台北市立國樂團附設合唱團指揮 亦擔任天主教鮑思高兒童合唱團指揮,並任教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音樂系 |   
 許元耀國立東華大學音樂學系 來自台中,目前就讀日本洗足音樂大學碩士班,主修爵士與美國音樂,師事 川嶋哲郎;大學畢業於國立東華大學音樂系爵士組,師事 楊曉恩;參與各類型的音樂演出與教學,曾與 山本剛、黃瑞豐、謝宇威、黃大旺、溫蒂漫步、Leo王、wannasleep、魏如萱⋯等藝人樂手合作。   
 劉環瑜國立東華大學音樂學系 花蓮人,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長笛演奏碩士,目前為聲根室內樂團團長,專注於兒童音樂教育與親子劇場製作。近期參與2024花蓮電影音樂節《點點》故事音樂劇場,製作暨演出,同年擔任行行製作《從這裡到那裡》編劇(此作品入選2024年華山親子表藝節),2023-2024沐木森林合作故事音樂劇場製作。教學上為幼兒音樂與管樂團音樂素養班指導老師。 
 王佳祥國立東華大學音樂學系 目前於德國魏瑪弗朗茨李斯特音樂學院攻讀爵士電吉他碩士學位,預計於今年夏天完成學業。擁有豐富的爵士樂即興與合奏經驗,並從事作曲與編曲工作,經營個人音樂計畫。曾於歐洲各地(包括德國、比利時、荷蘭)演出,除了專注於爵士音樂外,也演奏古典吉他及其他有趣的音樂。   
 楊文欽國立東華大學音樂學系 師事江悅君教授、徐作因老師與李珮嘉老師。曾獲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及東華音樂系專業競賽第一名,演奏表現備受肯定。畢業後持續投入教學與演出,累積豐富舞台經驗。現為狂美交響管樂團、風動室內樂團等樂團,並任教於花蓮高中、桃園大園國中等音樂班。2020年受邀擔任南投縣音樂比賽銅管組評審以及參與「藝童趣教遊校園列車」計畫,致力推廣音樂教育與啟發學童音樂潛能。 | 
| 我的學系 |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音樂學系 | 國立東華大學 音樂學系 | 
|---|---|---|
| 多元能力 |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2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2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2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2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20%
                                                             |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1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 
| 性格特質 |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00%
                                                             |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4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3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3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