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學系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數學教育學系 |
逢甲大學 應用數學系 |
|---|---|---|
| 所屬學群 |
數理化學群
跨
教育學群
數學教育學類 |
數理化學群
數學學類 |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403514台中市西區民生路140號 |
校本部 台中市西屯區文華路100號 |
| 學系特色 |
本系成立於87學年度,旨在培育國民小學數學教育師資與數學教育專業人才,並追求數學教育學術的發展努力奮鬥。本系定位為「數學學習科技」特色導向的數學教育學術發展與人才培育,涵蓋數學、教育、科技三大內涵的整合,秉持「數學為科學之母」與「數學教育為數學人才培育基礎」的理念。本系強化數學教育培育服務及學術發展,服務並引導社會變動志,為國內數學教育的重鎮,並繼續為全國服務。 |
師資領域除傳統的應用數學、統計,尚有跨領域的工程、資訊、財務金融。隨著人工智慧的風行,具程式能力的數學人才需求日增,本系優質的電腦軟硬體設備提供學生優良的學習環境,開設多元化課程,鼓勵學生參與國際交換及企業實習,畢業系友均有優質的工作,職業遍及軟體設計、光電、半導體、科技管理、教育、保險精算、財務金融等行業。 |
| 學科意涵 |
數學教育學系旨在涵養「數學教育」、「數學」、「測驗統計與數學評量方法」與「資訊科技」等核心能力,並與文教產業進行合作協議和建教合作,厚植了學生就業與進階深造的能力。課程內容含有各類人才養成所需之專業知能,更包含未來職場所需之相關課題,除了提供畢業生未來工作所需外,並作為未來職場引領導向所需本職學能。 |
應用數學就是將數學應用於現實生活中的現象,教會學生如何利用他們對數字和電腦的熱愛來解決具有挑戰性的當前和未來問題如大數據、計量財金、精算、生物資訊、物聯網及人工智慧等。 |
| 學習方法 |
採取團體學習方式,學生分組討論課堂重點,透過同儕間的交流與互動,深化對學習內容的理解,並培養表達與合作能力,將知識轉化為自身的思考與應用。 圖解:演示照片,透過團體討論強化課堂所學知識。 版權:數學教育學系 課程中融入實務學習活動,讓學生透過操作與練習,體驗數學與科技、教育、統計領域之間的相互關聯,培養跨領域思維與多元生涯發展能力。 圖解:演示照片,讓學生實際參與使學生更了解自我 版權:數學教育學系
透過每學期由學生自行籌辦的「小數苗」教學演示活動,讓學生在教學與分享的過程中強化對課程內容的理解,並檢視自身學習成果,培養表達與自我檢核能力。 圖解:演示照片,學生體驗擔任國小老師的教學情形 版權:數學教育學系 |
邏輯思維:藉由數學專業的演練,激發同學對問題的發想及建構其數學模式。 圖解:邏輯思考 版權:pixabay_ElisaRiva_CC0
數值計算:對科學的問題進行計算模擬,並根據計算結果進行分析。 圖解:本系電腦教室 版權:本系自有照片
數據分析:運用統計方法整理、分析及詮釋資料。 圖解:數據分析圖 版權:本系自有資料
專題實作:透過特定主題精進運用數學解決問題之能力,也同時培養團隊合作、溝通協調等軟能力。 圖解:本系新鮮人專題成果海報 版權:本系自有資料 |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本系教學領域為數學教育、數學、科技、統計,更為半師培學系,有培育數學教育教師與提升數學在不同領域發展願景。以「數學素養與科技應用」為發展重點及未來教育發展方向,請各位高中生於就學期間多元試探自己與數學素養之關聯性,可多方參與相關課程與活動並產出相關心得,在既有的基礎知識上積極主動融入數學與科技相關事務,期待透過這樣的自我展現作為本系教授了解您之途徑。 |
在學習數學學科時,除了運算正確以外,可以多關注公式的基本意義。增加與授課師長及同學討論的機會。同學間討論不只可以集思廣益,有效率地理解學習內容,亦可增強自己溝通及團隊合作的能力,對未來學習及就業均有很大的幫助。主動學習程式語言。在新科技持續快速發展的職場中,程式能力是不可或缺的能力, 嘗試利用學校所學之程式語言求解簡單的數學問題,循序漸進可以挑戰難度高一點的問題。另外,加強自信心及專心度,此為未來成功的因素。 |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系相關的科系主要是數學系、資訊工程學系、教育學系等。相同點是在數學專門課程、資訊專門課程、教育專門課程上,有許多在基礎上共同之處。(如微積分、數學學習心理學、物件程式導向)不同點則是在各科系所專攻的面向不同,本系融合數學學系、資訊工程學系、教育學系的不同特點,並加入了統計專門課程。所以會有許多與教育有關的數學課程或是與統計有關的資訊課程;在應數方面的學系則是會有許多數學在其他領域應用的課程。 |
應數系在於將數學知識應用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上,並不完全著重公式、定理的推導或證明。 也就是藉由該學問的專業知識,延伸至各領域如財務金融、經濟、資訊工程及精算等。 |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敝系最易誤會之處在本系畢業後皆為小學老師或從事教育方面的工作。但數學課程涉及層面廣且實用,有純數類科、統計類科、資訊類科、教育類科等,未來並非僅小學教師可選擇,可繼續讀師範體系的研究所,以考取中等教育學程;或是繼續讀資訊方面或是統計方面的研究所,並在未來從事相關方面的工作,職涯方面將更為廣闊。 |
應數系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常被誤解只適用於學術研究或當國/高中、補教老師等教育工作。其實金融、科技、醫療、物流、數據分析、人工智慧等領域,數學都是基礎工具之一。因此數學在跨領域的應用讓學生可進入各行各業,如數據分析師、機率工程師、品管/品保工程師、演算法/軟體工程師、人工智慧工程師等專業人才。 |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需要在大一參加師培生資格考試,通過篩選的同學才能修習教育專業課程,以取得教師資格檢定考試的門檻。也有些人會誤以為數學教育學系就沒有純數或資訊方面的相關課程,但本系透過模組的選課,大家都能朝需求的領域修習相關課程,以取得未來相關職業之能力。 |
誤解:應用數學(1)偏重理論、(2)要記憶或證明一堆公式、(3)只是幾何和代數、(4)只是關於數字的運算,所以要會心算 |
|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
相關事項請詳閱台中教育大學數學教育學系網站(https://mathed.ntcu.edu.tw/) |
本系師資富含跨領域特色,開設課程除應用數學領域,尚有與應用層面息息相關的數據科學與統計分析丶數學建模與計算模擬丶經濟學與財務工程丶生物數學丶資訊應用丶資通訊安全等方面的課程。另外,從大一到大四的專題課程可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自行從構思到解決應用數學問題的能力。在協助學生職涯發展上,除了輔導升學研究所以外,本系亦十分鼓勵學生利用校系豐沛的企業聯盟資源,於大四時選修9學分的企業實習課程,以及早培養未來就業競爭力。 |
| 我的學系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數學教育學系 |
逢甲大學 應用數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 特色課程 |
數學解題與思維擬題與解題是數學活動的核心,本課程藉由國中小學學生學習之數學內涵:數與量、測量、算則、幾何與代數等議題,配合擬題與解題理論與模式,產出數學問題,敘述理解、思維、解題等數學認知歷程,探索符號、表徵、操作對數學概念建構的影響,協助學生探索學生如何學習?其概念與技巧如何透過擬題與解題的發展,理解數學概念如
數學專題研究本課程旨在介紹數學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及其國內外相關研究的近況,授課教師可針對其專長的領域,深入講解與討論,同時也可藉由閱讀相關的文獻,引導學生批判論文並學習論文寫作格式,使學生具備基本的獨立研究能力。而本課程的主要內容則依授課教師的專長而有所不同。
物件導向程式設計本課程旨在使學生了解軟體開發的基本過程、能具備基本程式設計的能力、能具備程式設計師之專業態度以及能瞭解軟體開發現況與未來之發展趨勢。本課程主要內容包含程式語言介紹、物件導向觀念、 變數與資料型態、運算子、流程控制、副程式、陣列、類別、大型程式的發展與常用的程式庫介紹、例外處理、檔案處理、以及多執行緒
數學教學與評量本課程旨在學習數學教學的學理原則和教學策略以及各種數學教與學的評量方法與實施策略。在本課程中,學生需了解適切的教學策略以及數學學習評量方法,並能在不同的教學目標與情境下,善用可行的策略與方法。本課程主要內容包含數學教學實施流程、因應教學目標與學習對象的可行教學策略、教學實施前後各階段可行適用形成性等 專題製作本課程以「總整課程」要求學生學習表現的理念和精神做為依歸,盼能學生將學習期間所學之數學知識、教育方法與策略、科技與資訊平台和統計與評量方法加以應用,結合理論與實務,配合調查、演算、教育實驗等方式,豐富學生求學經驗與生活體驗,並展現學習成果。過程中必須透過團隊合作與自主性跨領域學習,數學教育理論等。 |
統計方法統計方法為統計學之延伸課程,除基本分析理論,同時導入統計分析軟體實作。課程要求學生分組,實際分析實驗實作或收集之資料,並提出期末報告,主題由學生發想,教師從旁輔導,鼓勵學生展現多元發想,如飛鏢最佳距離、紙飛機紙質影響、電玩關卡鑑別度、胸罩對身形之影響等。 圖解:課程報告節錄 版權:課程報告ppt
計算機程式
本課程是大一必修課程,兼顧當代教育朝向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與電腦運算思維(computational thinking)並重的方式,並為將來進入數據分析、機器學習、人工智慧等應用領域奠定扎實的基礎,課程選用時下最熱門的程式語言之一Python來進行。 版權:PEXELS_rawpixel.com_CC0
建模與模擬建模與模擬將數學與電腦程式結合來模擬現實狀況與自然現象。本課程包含不同主題及其數學模型,內容有遊戲機率問題,馬可夫鏈,等候線排隊問題,存貨問題,流行疾病,決策分析,主成份分析,碎形以及應用於金融及量子計算的隨機漫步。再利用程式來進行模擬求解。 圖解:模擬圖 版權:自有圖片 |
| 完整課程地圖 |
| 我的學系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數學教育學系 |
逢甲大學 應用數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 系友生涯 |
蔡依容打從進入數學教育學系,認識到除了課業上有老師們做為強力的後盾,系上所有的學長姐們都願意提供各種讓生活更精采的意見,靠著系隊、活動及營隊提升全系的融洽度,在學習的路上,有了很多朋友,就多了很多可以諮詢、借鏡的對象,更能不徬徨、不迷惘。 畢業於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數學教育學系,就學期間於師資培育中心修習小學教育學程,亦在系上老師的諄諄教誨下,學習了扎實的數學教育相關知識,之後順利取得國小正式教師的資格。另外,大學就讀期間,在系上老師的引領之下,參與了兩次大專生專題研究計畫,其經驗對於未來在研究所的路程及教學現場都是功不可沒。最後,因為有母校及系上老師的支持,讓我在未來教育的路上一點都不孤單。
林航宇在數學教育學系就像是一種感性與理性的結合體,有探究科學的理性,以及對教育堅持的感性,我們能夠在這個環境下,彼此互相學習鼓勵,期待能夠成為更好的人,創造自己更高的價值。 畢業於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數學教育學系,目前就讀該系碩班。大學期間所習得的知識讓他對於小學數學教育充滿了熱忱,決定於碩班繼續專心研討該領域。此外,大學期間他也參與了許多活動,如系上羽球隊、排球隊、系學會、小數苗營隊等,對於他的人際關係處理知識、領導能力與合作能力有顯著的提升。如今,身兼系上羽球隊教練的他準備帶領學弟妹代表系上出征國內各大盃賽。 未上傳圖片
曾玉茹從大學在中教大數教系四年培養,除了課程讓我更深入了解數學、教育相關知識,並有獨特又好玩的數學教育,生活也充滿許多課外活動,營隊、社團、系隊、系學會,讓我在這四年成長許多,使我在一個沒有方向的路上找到出口,使我從一個不斷吸收知識的大袋子找到如何合適釋放知識的開口,更大的改變在於自己對自己越來越有信心。 目前就讀嘉大研究所數理所,帶著先前於中教大的資質,來到嘉大一同學習、一同交流,過去種種的經驗都讓我在研究所生涯中發揮其用,有過去數學教育相關知識的經驗,讓我在課堂中能與同學們分享自己的想法;有過去帶各種營隊的經驗,讓我對於營隊的系統、與小朋友相處的過程變得熟悉,同時也我完成了自己值得驕傲的碩士論文。 |
圖解:日月光中壢廠主管尾牙(左) 版權:本人提供
梁容瑞逢甲大學應用數學系90級學士、94級碩士 由本系所畢業後至穩懋半導體擔任品保工程師,於2010年轉任於日月光半導體,迄今自工程師、資深工程師、專案經理至副部經理,專責於新產品開發材料與供應商管理。從基層執行並以所學做為基礎,逐步在品保工作中以穩固根本承接管理責任,亦擔任廠內統計相關課程講師及靜宜大學外聘品保講師。
圖解:攝於2018年台北阿甘盃路跑 版權:本人提供
謝宏毅逢甲大學應用數學系74級學士,交通大學應用數學碩士。 碩士畢業後曾任職於工研院電子所/電通所, 華邦電子, 德碁半導體等。擔任圖形軟體工程師,多媒體系統開發,IC設計,市場部IC產品規劃,目前已由台積電客戶服務與技術支援總監職務退休。
圖解:保險業國際化菁英人才培訓班參訪 版權:本人提供
洪世和1997年(86級)於應用數學系學士班畢業後 ,繼續攻讀碩士學位,1999年於逢甲大學統計精算研究所畢業。 目前任職於南山人壽投資型商品部資深協理,並順利考取美國精算師(FSA)與企業風險管理師(CERA)之證照,負責商品研發、風險控管、清償能力分析等相關工作。 大學期間受到老師一段話「應數系課程可以訓練我們邏輯思考與分析的能力,輔以自己人生未來之規畫,可以築夢踏實一步步朝自己的夢想前進」的影響,出社會後不管是考試準備或工作態度,逢甲應數在學期間的學習與訓練,都直接或間接給予相當程度之幫助。
圖解:本人(左)參加高雄教育節 版權:本人提供
盧世傑逢甲大學應用數學系87級學士 畢業退役後,考取彰師大學士後中等教育學分班,實習完順利考取臺中市聯合教師甄選,於中華大學攻讀應用數學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系博士班。現職為臺中市立長億高級中學校長。 |
我的學系 |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數學教育學系 |
逢甲大學 應用數學系 |
|---|---|---|
多元能力 |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0%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5%
系統運作:評估與分析系統的運作方式、效能,考慮運作成本與效益,制定系統運作可改善或調整的方式。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20%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2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
性格特質 |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0%
|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2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5%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