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分享網頁
已複製網址
我的學系 長庚大學
生物醫學工程學系
大葉大學
醫學工程學系
所屬學群 工程學群 生命科學學群
生醫工程學類
工程學群 生命科學學群
生醫工程學類
所在校區

校本部

桃園市龜山區文化一路259號

校本部

515006 彰化縣大村鄉學府路168號

學系特色

1. 跨越「醫學」與「工程」兩大領域的綜合性學科,整合醫學知識和工程技術解決醫療問題。
2. 擁有工學院、醫學院和長庚醫院等多方面的資源,提供優質的師資和臨床實習資源助於全面發展專業能力。
3. 台塑集團的台塑生醫及長庚醫學科技公司,提供寶貴的產業實習機會和專業課程建議。
4. 以「臨床與產業並重」為特色,培育具有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的新世代智慧醫療器材醫工師。

本系整合精密製造工程、生物醫學、醫學電子與資訊及臨床應用的教學方向,以工程邏輯思維模式解決相關醫學問題。教學分為二大方向:醫學材料應用、智慧醫療。教學內容包含基礎醫學、影像處理、醫療器材開發、AI、IoT物聯網、生醫訊號感測、臨床工程等知識,是醫學領域不可或缺的專業職能。設有多間檢測實驗室教學,輔導學生參與醫學工程師、電腦繪圖工程師及物聯網工程師等證照考試,增加學生就業與升學機會。

學科意涵

生物醫學工程是工程技術和醫學科學多學科交叉的跨領域學門,運用現代科學及工程技術之理論和方法,研究新材料、新技術、新儀器設備等,用於預防疾病、治療疾病、健康促進,進而提高生活品質及醫療水準的學科。

本系著重扎實的工程訓練與醫學涵養,以工程技術解決生物醫學及臨床的議題,發展創新的人工智慧、醫學影像技術、生理感測元件、IoT與穿戴裝置、醫學材料及醫療產品設計。其特色實驗包含如生醫材料檢測、醫療資訊與電子、物聯網、智慧醫療輔具檢測,學習內容符合就業市場需求,以因應生物科技與醫療照護產業的發展趨勢。

學習方法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對數理與生物學科並重,具溝通及領導特質、喜好創意與實作的跨領域學生:
(1)對於數理與生物等自然學科的課程學習;
(2)申請本學系動機和願景
(3)人格特質或興趣與本學系相符之處
(4)相關競賽成果或其他榮譽與自主多元學習作品
(5)各項成果提供與說明自己貢獻比例與心得

本系整合精密製造工程、生物醫學、醫學電子與資訊及臨床應用的教學方向,以工程邏輯思維解決相關醫學問題,致力於實現醫學製造設計與智慧醫療的目標。教學分成二大方向 : (1)醫學材料應用(2)智慧醫療,其內容包含基礎醫學、生理學、生物學、普物普化等,而(1)醫學材料應用:生物醫學檢測、高分子生醫材料、表面鍍膜技術、材料分析與檢測、電腦輔助設計、鈦合金器械等知識。(2)智慧醫療: AI、生醫感測、影像處理技術、3D列印與掃瞄、智慧輔具、醫用感測器、感測元件醫學應用、保健電子裝置。可以學習到醫學領域不可或缺的專業職能。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生物醫學工程」為跨「醫學」與「工程」兩領域,因此有工學院,醫學院及可配合教學的醫院為就讀此學系的最佳選擇。長庚大學有工學院及醫學院,長庚醫院一直以來為長庚大學的臨床教學場域,可提供相對豐富的實務臨床教學。台塑集團的台塑生醫及長庚醫學科技公司,也可提供學生產業實習場域及針對產業發展人才培育給予適時建議。從智能傳授到臨床實習到產業製銷,長庚大學醫工系具備可提供學生醫療器材一完整生命週期的訓練。

與本系相似的科系包含「生物醫學工程」、「生醫科學與工程」等系。本系是將工程技術應用於醫學相關領域上,包括生醫材料、醫學影像、醫學量測與儀表、生理訊號與感測、AI、物聯網、智慧輔具設計、醫學電子等。而生科系或生物醫學系著重在基因、染色體、蛋白、食品、酵素與生化工程的應用與發展,與醫學工程學習有所差異。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並非【工不工,醫不醫】,而是可工可醫。可以藉由專業學程選修課程,再進一步特別強化工程技術能力或生物醫學知識。

本系畢業學生的出路主要從事生醫、生技、醫療法規、生醫訊號、物聯網、AI人工智慧、醫療器材研發相關的工程師。學生畢業後從事生醫產業、生技產業、醫藥產業、醫療器材產業以及在醫院工作或報考公家機關,亦可繼續深造生物醫學工程碩士班。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以工程技術為基礎跨足生命科學研究,仍以工程領域為主並非醫學。以應用工程科學學理知識及技術,解決目前醫療上所遭遇的問題,以增進對健康福祉的需求或對生理系統運作有更進一步的認識。生理、解剖等課程為簡易版主要為了解生理結構與訊號物理意義,並非如醫學院以診斷及治療為主。

醫工系常與生物科技系、生物醫學系等學系混淆。然而本系著重扎實的工程科技與醫學知識訓練,幫助學生在專業涵養及培訓醫學工程師考照及IoT物聯網國際證照,讓學生獲得充分教學環境與設備進行醫學工程領域的培育,可應用於解決生物醫學及臨床的議題。

補充提醒與說明

從工程的角度來看「聽診器」是生理訊號放大的儀器;「隱形眼鏡」材料要柔軟性,高含水、透氧又不傷眼睛且透明。每個診斷及醫護行為的背後,都有工程人才著墨的痕跡。醫工人,則是工學與醫學的橋樑溝通師。長庚醫工除一般課程外,主要特色為結合企業資源,由長庚醫院醫師引領至醫院見習,介紹醫療器材在各科別的應用情形與期望改進效能之處,更能體會醫工人的重要性;至台塑醫材相關事業體實地見習,可瞭解產業現狀及所需具備技能。

醫學工程相關產業正如以前台灣半導體產業起飛階段,台灣現有優質的醫學與工業技術基礎,有利於醫療產業發展。本系培養的醫工的跨領域專業人才符合產業人才需求,其發展特色如:智慧醫療與醫學影像、醫學材料與應用、醫療產品設計與研製。每個學生自大一起有自己的師徒師及班級導師,一方面輔導課業學習,一方面在充足生醫工程領域教學環境引導學生學習專業,根據興趣建議學生的選修課程及職涯發展的方向。

我的學系 長庚大學
生物醫學工程學系
大葉大學
醫學工程學系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普通物理學
    • 普通物理學實驗
    • 材料科學導論
    • 計算機概論
    • 醫工概論-創意實作(1)(2)
    • 普通化學
    • 普通化學實驗
    • 普通生物學
    • 普通生物學實驗
    • 電路學(1)
  • 大二必修
    • 工程數學(微分方程)
    • 工程力學
    • 生物統計學
    • 解剖學
    • 電路學實驗
    • 工程數學(線性代數)
    • 儀器分析
    • 生理學
    • 研究方法
  • 大三必修
    • 專題研究(1)(2)
    • 基礎細胞分子生物學
    • 生理學實驗
    • 臨床工程概論
    • 醫材專利與法規
    • 醫療器材設計與開發
  • 大四必修
    • 學士論文
    • 企業實習
    • 海外研習
  • 大一必修
    • 普通化學
    • 微積分
    • 醫學工程概論
    • 普通物理
    • 普通化學實驗
    • 普通物理實驗
    • 計算機概論
    • 解剖學
    • 醫用生理學
  • 大二必修
    • 工程力學
    • 工程數學
    • 材料工程導論(一)
    • 程式語言
    • 醫學工程實驗(一)(二)
    • 生物醫學材料
  • 大三必修
    • 醫療器材設計導論
    • 醫學訊號與系統(含電路學)
    • 科技論文導讀
    • 專題研究(一)(二)
專業選修課程
  • 醫療機電與力學
    • 電路學(2)、材料與力學實驗 、生物力學導論、訊號與系統 、電子學(1)(2)、電子學實驗(1)(2)、材料力學、輔具開發與植體設計、工程聲學、骨科實驗力學、聽力維護與噪音控制、智慧立體造型導論與實作、校外實習
  • 生醫材料與感測
    • 有機化學(1)(2) 、有機化學實驗、生醫材料概論 、材料與力學實驗 、生物化學 、高分子材料導論、表面分析技術、控制釋放技術、生醫高分子、奈米生物技術之醫學應用、組織工程與再生醫學、生醫光電技術、生醫材料分析方法(含實驗)、生醫感測 、校外實習
  • 生醫資訊與影像
    • 程式語言、資料結構與演算法(1)(2)、訊號與系統 、資料庫系統設計 、網頁程式設計 、電子學(1)(2)、電子學實驗(1)(2)、醫學影像處理、超音波學、生醫光電技術、生醫電子學、機器學習與其醫學應用
  • 銀髮族醫療輔具設計跨域專業學程
    • 銀髮族創意產品設計、發明與創意產品設計、醫學儀表與測量、生醫材料、逆向工程與3D列印
  • 智慧醫療核心選修
    • 感測元件及原理、運動生物力學、輔具與復健工程、基礎生醫影像處理技術、輕量化醫療器材設計開發、醫學影像系統、臨床醫療概論、穿戴式物聯網應用
  • 醫學材料核心選修
    • 材料分析檢測技術、醫用高分子、進階醫學材料工程導論、薄膜工程(含實驗)、生醫光電系統(含實驗)、細胞培養及應用、生醫奈米科技與材料、
  • 無領域區分
    • 普通生物、智慧醫療照護概論、生物化學、機率與統計、工程圖學、骨骼肌肉系統、基礎光學、生物統計學、電腦輔助設計與分析概論、醫療器材設計工程、醫用材料工程導論(二)醫工實驗(三)(四)
    • 細胞生物學、醫療器材設計與開發實務、熱處理、焊接工程、生醫光電檢測(含實驗)、醫療器材法規與認證、醫藥生技與產業概論、智慧輔具設計與開發、醫用電子系統設計、再生醫學與組織工程、臨床工程問題導向學習、醫工全職實習
  • 視覺照護跨領域專業學程
    • 視覺照護概論、眼球解剖與組織學、視覺檢測技術、視覺輔具製作
特色課程
我的學系 長庚大學
生物醫學工程學系
大葉大學
醫學工程學系
適合從事工作
  • 醫療設備控制人員

    協助病患準備與操作醫療設備之外,通常還需記錄病患資料、調整設備及基礎保養,有些也要負責擬定工作時程表、評估設備採購,或者兼負管理工作。


  • 生物科技研發人員

    從事人體細胞組織、基因等成分研究,並將其研究結果運用至生物、醫學、工業等領域。


  • 材料研發人員

    從事醫療材料、生物元件之研發、實驗、分析、改善與應用工作。


  • 醫療設備控制人員

    協助病患準備與操作醫療設備之外,通常還需記錄病患資料、調整設備及基礎保養,有些也要負責擬定工作時程表、評估設備採購,或者兼負管理工作。


  • 其他醫院從業人員

    從事醫療相關工作,或協助醫師處理醫療相關事務等。


  • 醫學工程師

    就讀醫工系可參與專業證書考試取得 醫學工程師、臨床工程師等,於醫院擔任專業工程師,執行醫療器材維修、管理與採購等工作。


系友生涯

我的學系

長庚大學
生物醫學工程學系
大葉大學
醫學工程學系

多元能力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5% Complete
1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5% Complete
1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10% Complete
1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Complete
10%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10% Complete
10%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5% Complete
5%
系統運作:評估與分析系統的運作方式、效能,考慮運作成本與效益,制定系統運作可改善或調整的方式。
5% Complete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Complete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Complete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Complete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Complete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Complete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Complete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30% Complete
3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30% Complete
3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30% Complete
3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Complete
10%

性格特質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30% Complete
3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5% Complete
2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5% Complete
1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5% Complete
15%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5% Complete
15%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Complete
2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20% Complete
2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Complete
2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Complete
2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20% Complete
20%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