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中山大學 物理學系量子科技組(全英) |
國立中央大學 物理學系 |
|
---|---|---|
所屬學群 |
數理化學群
物理學類 |
數理化學群
物理學類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80424高雄市鼓山區蓮海路70號 |
校本部 320桃園市中壢區中大路300號 |
學系特色 |
本系以培育國家之基礎科學人才為方向,並因應現今工業多元化的發展趨勢,積極培養具備專業技術及專業道德之科學研究人才,以厚植國家研究發展之實力。因而本系除加強傳統的教學理論課程外,並實行實務之科學研究,以培養學術及產業所需之研究且兼具人文素養之人才為宗旨。本系之大學部以「培養對專業知識之基本素養及通才」為目的,以期學生具備研究創新所需之基本能力。本組之必修專業課程採全英語授課。 |
本系在教學與課程設計方面積極創新,率先推出實驗課程改革與雙軌修課制度,加強學生在物理思辨、實作與團隊合作方面的能力,並提供學生多元的課程選擇,讓學生及早接觸物理科學前沿的研究,提升學生研究風氣與開闊視野。 |
學科意涵 |
本系擁有各領域學術專精與經驗豐富的專任師資,頃全力投注於半導體物理、光電物理、磁性與低溫物理、理論物理、天文物理、量子材料及計算物理等領域之研究,近年來量子物理也是重要研究主題。 |
物理學研究的是物質世界運作的原理。在過去這一方面的研究帶給人類半導體,電子顯微鏡,無線電,核能,分子生物學,雷射,全球衛星系統等科技。現在的物理研究將給下一個世代帶來量子電腦,拓樸材料,核融合能源等未來的科技。 |
學習方法 |
實作實驗-本科系設有普物實驗課程及物理演示,安排實驗助教從旁協助,讓學生在安全環境下進行實驗,藉由動手操作實驗驗證課本理論及日常發生之物理現象,藉此訓練學生觀察、實作、分析數據能力。 口頭報告-以分組或個人方式進行口頭報告 數據分析-分析模擬數據及實驗數據 自主學習-每學期安排多個時段英語系國家外籍生與本地生練習英語會話、物理討論、修訂論文及英寫 |
未上傳圖片 實驗方法;物理是實驗科學,實驗除了技術以外,實驗的設計須符合實驗目的,實驗的數據必須予以適當的解讀。進行實驗的目的不僅僅是驗證理論,實驗的結果常可以推翻現有理論,或發現理論從未預測過的現象。 未上傳圖片 科學思維: 科學思維不是數學。在我們面對大自然的謎題之際,最大的挑戰是以現有的科學知識以及新的假設來解釋現象。這個解釋要從已有的知識出發,加上新的假設以後必須符合數理邏輯的檢驗,並且可以解釋新的現象。除此之外,我們必須充分認識每個科學律的適用範圍,以及何時科學律在定量上會因何種原因出現誤差。 未上傳圖片 自學能力: 未上傳圖片 團隊合作: 今日不論科學或工程進展幾乎都是以團隊的形式在進行。在本系學生透過實驗課的小組合作,以及其他課程的分組作業與討論,將充分得到分工合作與相互學習的經驗。除此之外,學生在許多課堂或期末報告中,都會上台學習口頭論述以及練習書面呈現論述。這些能力是終身自學的必要素養。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在閱讀各個基礎學科與知識時,除了基礎的原理外,須具備系統閱讀與思辨能力,並且有規劃執行與解決問題之能力。因為學科內容豐富且具一定廣度,需要具備歸納與融會貫通的能力,可以透過規畫科學專題與執行,並透過自己發現問題,嘗試解決回答它,以提升歸納與融會貫通的能力,同時也能培養動手做的實力,此外,與國際接軌是現代人需具備的能力,可提升英文的聽說讀寫能力,以降低未來在面臨英文授課或國際交流時的壓力。 |
在多元選修與彈性學習課程中,針對你有興趣的科學相關主題進行探究學習。從文獻的搜尋、探索過程(簡易手做實驗或是程式語言模擬)、結果論證(文獻資料與探索結果的比對)與同儕的討論,培養科學探究與實作的能力。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系發展特色為凝態物理及量子科技延伸至理論與計算物理、半導體物理、奈米科技、量子材料物理、量子光電、生物物理及天文與宇宙學。 |
1. 本系學生受基礎科學訓練,著重於研究方法欲與思想的訓練,畢業後就業較多元,在職學習能力較強,且跨領域相對容易。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一般大眾容易認為學習物理出路只有工程師,但本系仍有許多在其他領域表現良好之畢業生(例如: 博士後研究員.科學教育人員與醫療相關之行業等等) |
物理系畢業生的出路與電機,材料,光電等科系相近,本系畢業生大多在此相關產業服務。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高中所涉及之物理問題多為簡化後之情形,學生喜歡以各種速算法解之,但大學所涉及之物理問題為通例,學生仍會使用速算法解之,不但不適用還容易產生迷思概念。 |
物理是一門實驗科學,並非一門建立在數學上的理論科學。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教育目標 |
請至下面網站點選本系簡介影片 |
國立中山大學 物理學系量子科技組(全英) |
國立中央大學 物理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物理演示本課程讓學生公開演示物理實驗,藉由『表演實驗讓參觀者有興趣』及『講解實驗讓參觀者了解』,讓同學們對實驗之物理內涵有更深入的了解。課程中的每個實驗都有豐富的內涵及重要性,有助於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的興趣。 探索宇宙的奧秘--現代天文學簡介
1.天文學領域介紹, 半導體奈米元件製造技術
1.元件物理與製程簡介 科技專題演講邀請各領域學者與系上大學部同學經驗、知識分享 生活實用物理
1. 幫助學生了解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及其應用,藉以和物理理論課程的內容相互對照。 |
未上傳圖片 實驗物理與方法(一)(二)(三)(四)
共四學期,兩年一貫,小班制,每班不超過二十人,學生從中學習文獻探討,實驗設計,分析,以及報告。二年級下學期於"物理小年會"呈現每一組的實驗成果。 未上傳圖片 論文研習與撰寫由學生自行選擇指導教授進行一對一的學習,在研究中鍛鍊課堂上習得的知識,並且嘗試探索知識的前沿。本系許多大學部同學均透過學士論文研究實際參與尖端研究之進行,每年並有多人獲補助參加國際學術會議。 未上傳圖片 基礎物理課程共四學期。互動式教學,小班制,上課以討論為主。涵蓋力學、電磁學、熱物理、量子物理。 |
國立中山大學 物理學系量子科技組(全英) |
國立中央大學 物理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未上傳圖片
本系尚無畢業生本系尚無畢業生 本系尚無畢業生 |
陳文洋聯穎電子公司董事長 聯華電子公司營運長 國立交通大學電子工程研究所 國立中央大學物理系 陳文洋先生曾獲中國工程師學會頒贈十大傑出工程師獎(1994)和國家傑出經理人獎(2002)。於半導體產業服務三十年以上,親身參與臺灣半導體產業從無到有的創建過程功不可沒。
張博增CEO, Angstron Materials, Inc., U.S.A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1982) 國立中央大學物理系學士62級(1974) 張博增在行政、教學、研究及產業技術創新領域均表現傑出,曾任教於美國奧本大學、北達科他州立大學、萊特州立大學;其研究領域涵蓋材料科學及奈米科技,是奈米材料石墨烯的發現者之一,也是產業應用石墨烯的先驅。得獎無數,並成立三家高科技公司。他成功製備獨立單原子層石墨烯˴並使之應用於複合材料及新能源領域,開創產業化技術,成立全球最大的單原子層石墨烯生產供應商Angstron materials Inc。
王郁琦穩懋半導體(股)公司董事兼總經理 美國羅格斯大學材料科學暨工程研究所博士(1998) 中央大學物理學系77級(1989) 王郁琦於1999年底由美國貝爾實驗室返台加入全球第一家六吋砷化鎵(GaAs)晶圓代工服務公司-穩懋半導體,歷任研發團隊主管、董事兼微波通訊事業群總經理、董事兼總經理等職,一路提升穩懋技術至國際領先地位,使其生產之射頻功率放大器(RF Power Amplifier)及無線區域網路射頻模組(Wi-Fi FEM),進入全球各大智慧手機品牌,使穩懋成為2015全球砷化鎵晶圓代工龍頭。
方頌仁達盈管理顧問公司董事長 史丹福大學材料工程博士 中央大學物理學系學士班 (1989) 方頌仁於研發、銷售及投資管理等事業表現優異,長年擔任政府部門計畫評委與顧問,熱心協助國內各大學育成創新及產研合作,於2006年起專注創投基金管理及新創事業諮詢,與友人創立達盈管理顧問公司,著重台灣與美國矽谷地區的投資,並管理四個以台灣為主的創投基金,致力推展台灣新創產業之發展;現為當前日本在台最大的二级私募股權基金合夥人。
伊林中央研究院院士 中央大學物理系教授 美國羅格斯大學物理博士 中央大學物理學學士 曾任中央大學物理系主任、國科會物理學門召集人、歐洲太空總署太空微粒電漿計畫諮詢委員、國科會自然處處長等職務。世界首次證實「電漿晶格」的存在就是1993年時由伊林的實驗室證明。曾獲世界華人物理學會亞洲傑出成就獎,中華民國物理學會會士,教育部學術獎,國科會特約研究獎,ISI 經典論文引述獎,教育部國家講座,美國物理學會會士,中央研究院院士。 |
國立中山大學 物理學系量子科技組(全英) |
國立中央大學 物理學系 |
|
---|---|---|
多元能力 |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5%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10%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2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2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2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20%
|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5%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5%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5%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