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 |
|
---|---|---|
所屬學群 |
地球環境學群
地理學類 |
地球環境學群
地理學類 |
所在校區 |
資料準備中 |
校本部 500207彰化市進德路1號 |
學系特色 |
1.本系設於文學院,課程以地理學知識為基礎,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技術及區域地理四個領域並重,且重視理論與應用,從知識學習到田野實察,形成一套系統性和綜合性的引導探究課程。2.本學系教授群長年以所進行的學術研究,引導本系碩班、碩士在職專班、博班進行論文研究,包含自然和人文環境議題,因此提出許多對地形演育、區域發展、地理教育、空間資訊、都市規劃和環境經營等主題的研究成果,為本系創系以來勤耕的展現。 |
本系自成立以來,始終肩負著中學地理師資培育的重要使命,同時也積極強化跨領域整合及產業人才的培養,並以「永續環境,韌性社會」作為系發展核心,聚焦於環境變遷、災害治理、空間數據、都市人文與綠色產業等五大領域,強化地理知識在氣候變遷、防災與大學社會責任的核心價值,期盼能培育出具備解決人與環境議題的地理人才。本系課程多元,強調學用合一,經過多年努力,本系已成為教學與研究並進、理論與實務兼備的優良系所。 下載詳細資料 |
學科意涵 |
1.地理學是一門研究地球表面樣貌的空間學科,地理學著重於對現象的空間特性提出合理的解釋和詮釋,並以空間分布、人地關係、區域整合的觀點,對各種自然和人文現象進行系統性的研究。 |
地理學是一門探究「人地關係」的綜合性學科,也是少數橫跨了自然(地形、氣候、水文、土壤、生物)、人文(社會、文化、都市、人口、政治、經濟、交通等),並結合空間資訊技術的跨領域學科。多元發展、跨域整合為其發展特色與教育理念,特別強調人與環境之間的連結,以回應當代環境保護、社會韌性之需求,也為地球未來永續發展以及人類幸福盡一份心力。 下載詳細資料 |
學習方法 |
課堂講授:由教授講授專業知識,引領同學了解環境與世界的運作過程與區域差異,協助同學進行知識探索與議題分析。 圖解:課堂講授 版權:由本學系活動相關人員拍攝 社會田野調查與訪談:透過實作的方式,例如田野實地考察、發放問卷、深度對話、參與觀察等社會科學調查方法蒐集資料,輔以文獻資料分析 (地圖、統計資料、出版資訊等),針對區域社會現象與議題進行學習與探索 圖解:社會田野調查與訪談 版權:由本學系活動相關人員拍攝 自然環境觀察與實測:透過實作的方式,例如前往實地考察,對自然環境進行有系統的觀察與紀錄,輔以儀器操作與測量 (例如使用無人機進行空拍調查、設置氣象站進行長期監測、使用GPS接收器進行定位與監測等),藉此發現與學習自然環境的運作與規律 圖解:自然環境觀察與實測 版權:由本學系活動相關人員拍攝 地理空間資訊調查整合、分析與展現:透過實作,學習使用地理資訊系統(GIS)整合空間資料,進行空間資訊分析 (如疊圖分析、環域分析、空間對位、熱點分析、數值地形模型分析等),藉此了解地理資訊的空間特性與差異,並透過傳統紙本地圖、數位地圖、多媒體等多元方式,學習妥善呈現地理空間資訊。 圖解:地理空間資訊調查整合、分析與展現 版權:由本學系活動相關人員拍攝 野外考察與議題探索:鼓勵學生以分組或個人的方式進行野外考察,探索環境社會議題進行深入研究分析,以做中學的方式提升知能。 圖解:野外考察與議題探索 版權:由本學系活動相關人員拍攝 |
課堂講授:由授課教師規劃內容,進行小組討論、報告 圖解:環境規劃與都市設計 版權:課程小組報告 野外實察:本系多數課程會依涵蓋內容安排實察活動,將課程中教授的理論與概念,於實際環境中進行檢證。野外實察花費時間1-3天不等,出發前學生必須依照實察主題設計內容,準備相關資料,定點討論報告。實察成果也需於學期中呈現,該項實地教學模式,能啟發學生實踐科學探究精神、培養團隊合作及主動學習的能力。 圖解:地景保育實察 版權:地景保育實察-陳毅青老師提供 GIS操作:學生可以透過軟硬體的操作學習,將各種數據資料以空間化視覺呈現,除了繪製各種主題圖,更可以進行空間資料分析,是環境資源管理規劃的有利工具。 圖解:地理資訊系統應用 版權:106年gis增能課程 校內外實習:本系的「空間資訊與社會防災研究中心」承接企業與政府部門計畫,提供學生校內實習機會。此外,部分學生也能於在校期間,透過教授推薦申請GIS,環境與空間規劃,NGO組織等校外實習機會。 圖解:中興測量企業參訪 版權:中興測量企業參訪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可在高中時期累積以下經驗,從中培養相關能力: |
地理學重視理論與實務的結合,也重視人文關懷、問題思考與跨領域整合的能力。我們希望學⽣在高中階段,能於日常生活中,培養關懷社會、觀察生活周圍環境變化以及發掘問題的能力,再透過課程學習、自主學習與多元探索,建立系統性思考與解決問題的素養,最終能完成社會參與和具備改造社會的核心價值。也建議高中生可於就學期間培養以下能力: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地理學是一門綜合學科,因此,研究領域跨越自然和人文科學,向來和相關學科的探討對象有交集,但不重疊。因地理學著重空間、人地、區域觀點的解析,與其他學科雖有同樣的關注對象,但課程重點不同。例如,地球科學系所的課程著重氣象學、地質學,地理學系的自然地理課程,則是以氣候學、地形學研究為主。都市計畫學系以都市規劃的相關知識為主軸,地理學的人文地理關注的空間還包含鄉村、區域等空間範圍的研究。 |
地球科學與地理學主要差別在於,地球科學側重於物質環境的形成與運作機制的探討,包含了不同子系統之間的交互作用。地理學不僅涉及自然現象,也同時涵蓋人文與社會面向,強調地球表面各種事物(包括自然和人文)的空間分布及其差異。傳統地理學雖然涵蓋了地球科學的範疇,包含解釋地球表面自然事物的自然特徵,但最終所關心的問題,還是聚焦在這些自然特徵,是如何與人類行為產生相互影響,以達到人與環境和諧永續共存的目標。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念地理系只能當地理老師,是社會最常誤解之處。目前本系採師培與非師培雙軌並行的制度,進入地理學系的同學可選擇修師資培育課程,通過教師檢定考試後,即具備中學地理教師資格。不從事教職的學生們,能以地理專業知識進入職場領域,例如擔任公職、領隊導遊、地理資訊系統工程師、社區大學教師或行政人員等,生涯發展多元。 |
師培大學地理系學生畢業後的出路,多數人直觀的想法就是成為中學地理教師,少部分人則誤解可以成為風水師(堪輿師),但其實地理系學生的畢業出路非常寬廣。除了從事教職工作外,出版業、政府公職、資訊科技、測量繪圖、觀光遊憩、規劃設計、社區規劃與發展、防災/環境顧問公司等相關工作,都是地理系學生多元的就業類別。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1.因早期地理教科書的內容重點,偏重傳統區域地理的地方知識羅列,課文中的地名數量甚多,產生國人對地理的刻版印象就是「背誦地名」。30多年來,在地理學研究的發展和課綱與教科書多次變革下,地理學的內容已經跳脫「背誦地名」。 |
理論基礎知識的建構對學習非常重要,地理課程有許多區域或國家的環境特徵與發展變化介紹,易被誤解為背多分學科。實際上,進入大學具足先備知識,才有能力進行綜合討論,並應用空間資訊技術,來解決所觀察到人與環境之間的問題,所以我們強調的不是死背知識,而是如何靈活運用所學背景知識,達到跨域整合、解決問題的目的。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1.地理系課程內容多元且具廣度,各課程規劃田野實察活動,培養學生實地觀察、比對、調查、訪問等多項能力,並刺激思考地方與台灣、世界的關聯。2.歡迎前往YouTube【高師大地理學系】、臉書【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系學會】及IG【nknu_geo】,先線上體驗高師地理系系胞們的豐富人生,提前了解地理學涯生活,各類活動相當的多元又豐富,且學習領域非常廣泛,亦能借此為未來職業出路做好充實的紮根與準備。 |
本系近年以「永續環境 韌性社會」為發展核心,希望能因應未來環境與社會變遷趨勢,培育相關人才,解決人類活動與環境永續之間的矛盾問題,發展策略涵蓋五個面向:環境變遷、災害治理、空間數據、都市人文及綠色產業。透過本系開設的專業課程以及教師學術能量,相輔相成來達成,最終培育出能創造永續環境與韌性社會的地理專才。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地形學地形學探討地表高低起伏及其形成過程、影響因素,也是認識自然地景特色與發育過程的一門學問。包含地形特徵辨識,影響地形發育的各種因素,及地形環災、景觀的調查與評估等,有助於自然保育推動、環境變遷研究。 圖解:地形學 版權:由本系學生 陳頡 拍攝 人文地理概論以一連串的精采生動照片,闡釋人類在地表上所創造的豐富人文地理景觀。同時藉由人口分布、產業區位配置、文化發展及都市演進等主題,說明人文地理的研究內涵。 圖解:人文地理概論 版權:由本系活動相關人員拍攝 地理思想透過對論著之評讀,使學生熟悉當代地理學的重要理論發展;並透過當代人文、社會學科的思潮與理論發展,使學生認知並批判各種生活內涵如何與地理學的知識產生關聯性。 圖解:地理思想 版權:由本系活動相關人員拍攝 自然地理調查法學生在本課程中學習常用的自然地理研究調查的方法與工具,並應用課堂所學至野外進行多日的調查與研究,例如過去曾前往屏東滿州鄉的九棚港仔海岸沙丘、高雄壽山自然公園的石灰岩洞穴、以及中央山脈地區進行調查。 圖解:自然地理調查法 版權:由本系活動相關人員拍攝 人文地理調查法課程主要在引導學生學習人文地理學的研究與調查方法,因為不同的研究議題和問題意識,而有不同的研究和調查方法,故課程著重於讓學生了解何種研究問題、研究方法,再按照研究步驟讓同學練習蒐集資料、閱讀文獻、田野調查,並帶全體同學一起到臺灣某區域實際操作所有研究流程,然後完成一篇小論文,以結合理論與應用。 圖解:人文地理調查法 版權:由本系活動相關人員拍攝 |
應用水文學透過科學方法協助解決人類面臨與水相關的環境問題,講授現代水文學中的計量分析方法,加強學生對水文資料分析與應用的能力。以水文為核心,將氣候、地形、土壤、生態、土地利用等主題加以串聯,以符合地理學之學科整合。 圖解:河川流速與流量測量 版權:應用水文學-修課學生拍攝 地形學
讓學生瞭解: 圖解:中橫、花蓮聯合實察 版權:陳毅青老師 航照判讀透過影像判釋和測計可以獲得一地之地形、地質和土地利用狀況,也可以透過多時期影像比對,分析環境變遷。本課程目標教導學生航空攝影探測基礎知識,實習觀測立體像對,使學生能對於航照判讀原理及其應用有深刻理解。也將教導新穎的無人載具與近景側影測量技術及應用Google Earth影像判釋技術。 圖解:航空攝影測量與判讀 版權:陳毅青老師提供 人口地理學從鉅觀的世界人口趨勢分析,到微觀的小尺度社區人口資料的蒐集,以及透過社區實作,達到社會實踐的目標。本課程採取行動服務學習的教學方式,兼重理論與實作,使學生能掌握人口理論,對一地的人口現象有所掌握,並透過田野調查,社會設計的方法,進入社區實作,探討社區議題,並擬定解決問題方案。 圖解:社區探勘發現議題 版權:宋郁玲老師提供 農業地理
以台灣農業發展為主軸,探討農業與地理的重要、運作與永續性經營管理,期望建立學生 圖解:王功漁港採蚵體驗 版權:彰化縣芳苑 二林地理實察-學生拍攝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圖解:張儀君 版權:張儀君本人提供
張儀君(90級系友)地理學很迷人,因為不管你想做什麼,都可以是地理學。高中時,我對環境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同樣著迷,因此對選系感到迷惘。我最後決定踏上能夠跨領域結合生態學、地形學、歷史學、政治學、社會學、文化人類學等學科的地理學之路。我也被高師大的小型學院傳統、地理系的師資、以及緊密的師生關係所吸引,而決定在高雄讀大學。 大學畢業後,我先到中學任教。雖然教授中學生地理知識相當有成就感,但我仍渴望能從知識的消費者轉變成知識的生產者,用地理學跨學科的特點尋求新的觀點來理解我們的社會。我因此繼續求學,先後於台大與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取得碩博士學位,現於美國著名的文理學院Macalester College任教,並曾任美國地理學會亞洲研究小組主席。 圖解:蔡慧瓊 版權:蔡慧瓊本人提供
蔡慧瓊(94級系友)高中遇到921,於是在校慶辦理結合地理知識與防災觀念的闖關活動,當時也還在亞洲金融風暴過後的混亂中,總能聽到老師利用地理知識來說明和解釋這個世界,當時的我很被「生活中的地理」所吸引。大學時期的各種野外考察,有大量的觀察引導,試著去看見或建構出「地」表景象背後隱藏的道「理」,讓我長出地理眼、地理腳。 先後任職彰化高商、前鎮高中、金門高中,18年的職涯透過陪伴和探問,打造得以成就孩子發光發熱的舞台,2度獲得教育部教學卓越獎,及師鐸獎。除了持續精進地理教學的專業外,長期的社群參與和帶領的經驗,也優化團隊動能引導的知能,更持續整合校外資源,讓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能提高效能,而跟校外單位有深度的課程合作。 圖解:蔡芷吟 版權:蔡芷吟本人提供
蔡芷吟(104級系友)大學階段加入高師地理系,系上安排課程多樣,也鼓勵學生多多探索,用不同的角度觀察事物。大三課堂實習到企業參與實際業界工作,當時對掌控工作進度沒有概念加上技能不足,導致完成一項作業的時間多於平均時間。但也因此知道自己對該類型工作有興趣,能朝此方向學習、進步。 大四即將畢業時,我加入高雄的一家GIS公司服務至今,從一開始的圖資工程師到組長兼專案經理,成為協助公共管線設施管理的一環。當緊急事件發生時需要快速釐清並且提供資料予業主,考驗的不僅是臨場反應,更有專業技能之熟悉程度。用心去做好每一件事,都會回饋給未來的自己,在關鍵時刻起到最有力的幫助。 圖解:徐慧茹 版權:徐慧茹本人提供
徐慧茹(107級系友)在大二學習地圖學,學習製圖的概念並了解到現在臺灣地籍圖與地形圖的製程,也開始對製圖產生興趣。大三修習自然地理調查法中學習到基礎的地形測量,而地形現況其實可以使用到許多方法來測量並製作現況圖,而大三時對於測量的概念是模糊的,也決定要加強這方面的概念,便開始學習測量的知識,並間接開啟後續公職生涯。 於高師大畢業後服務於高雄市歷史博物館,執行高雄市政府的見城計畫並進行高雄左營舊城的古蹟管理維護作業。有幸於111年地方特考成功上榜測量製圖科,並服務於地政機關擔任測量員。 圖解:范元育攝於花蓮錐麓古道 版權:范元育本人提供
范元育(105級系友)從大學二年級就開始參與學校老師的研究,主要研究的方向以生物地理學,了解生物與其分布空間的相互關係,並協助保護區的經營管理。平時也有參與系上老師們地形與自然災害調查的研究,為了監測研究區地表空間資訊變化而有機會學習許多測量的相關技術,如衛星大地測量、光達與攝影測量等等。 由於地理學是一門重視空間的學科,因此會使用各種測量方式來取得研究對象的空間資訊,研究所畢業後就選擇測量公司作為職業的起點,以增加更多的實作經驗。這份工作主要是乘坐直升機操作空載光達(Lidar)蒐集地表的空間資訊,製作正射影像、數值地形模型等成果後再依各領域使用需求進行分析。 |
圖解:張仲德副教授 版權:東海大學熱帶生態學與生物研究中心
張仲德彰化師大地理系86級公費師資培育生、89級碩士生、92級博士生。目前任職東海大學熱帶生態學與生物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於優秀國際期刊發表多項研究成果及擔任國際期刊的領域編輯,受到國外學術團體的肯定。 畢業後進入中學服務,在教學領域中有了不同的體驗。體會到持續學習的重要性故進入研究所進修,喜歡學術研究的樂趣,成為個人職業生涯上的重要轉折,離開中學教師職務投入學術研究完成博士學業。 在多所國立大學擔任博士後研究及研究學者等工作,磨練及累積研究能量和視野,以回饋給更多有相同興趣的師生及台灣學術環境。 圖解:戶外教育體驗課程:攀岩 版權:潘能耀校長提供
潘能耀彰化師大地理系86級。目前擔任竹橋國中校長。在彰師地理系學習期間,在自然與人文等相關課程的學習皆有豐碩的收穫,尤其戶外地理實察與探訪課程,結合理論和實務發展脈絡,讓學習歷程更加完整,是影響個人在往後教學時規劃安排學習活動不可或缺的重要課程之一,畢竟「學以致用」和「教育即生活」是學生學習的關鍵。 畢業後,在關渡、楠西及竹橋等國中從事教職生涯,歷練過各處室的組長、主任等職務,協助規劃學校相關課程與活動,102年報考校長甄試,幸運的上榜,遴選分發回到母校─竹橋國中擔任校長,過程中一直思索的是如何帶領學校的學子打開視野,「勇於築夢,敢於逐夢,樂於圓夢」,而這大多建立在大學期間戶外實察時所養成的學習歷練。 圖解:洪敏勝老師 版權:洪敏勝
洪敏勝彰化師大地理系96級。光復中學地理、地球科學教師;FB網路教師社群「教育公益平台」、2014 親子天下翻轉教育創意教師,2013年7月在FB成立「翻轉地理教室」社群,逐步在1Know上建構教師集體協作平台,與學生聯合開發「翻轉地理教室app」,讓學習更加人性化。 畢業之後,曾經在體制外學校服務過半年,開始思考教育的本質,並萌生實驗教育的最終目的,應該是要能影響現有教育體制的想法。所以後來在新竹光復中學任教時,開始帶學生去爬山,結合教育公益資源,促成許多山野活動,以最低成本,去創造最高的附加價值,期許能夠建立一套系統模式,讓戶外教育能夠真正落實於教育現場! 圖解:吳國男 版權:吳國男
吳國男98年獲彰師大地理學系學士學位,99年取得國中及高中三科教師證,102年獲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土學位。103年考上高考三級教育行政類科分發至雲林縣政府教育處,同年又以高考二級教育行政類科兩岸組分發至高雄市政府教育局,期間在職進修以二年半的時間取得政大教育系一般生博士候選人資格。 於高雄市政府服務數年期間取得採購專業人員基礎訓練及格證書,辦理的業務中,涵蓋學校校地管理、都市計畫等,皆與地理學科領域有相當關聯性,有賴於彰師大地理系的全人教育。目前擔任雲林縣政府新聞處綜合宣導科科長一職。 圖解:江智民教授 版權: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
江智民在地理系課程領域多元,透過野外踏查養成對環境和社會的洞察力。在參與教授的研究計畫過程中,有多機會可以參與科學研究,將課堂所學運用在實際科學問題的發掘和解決,同時接觸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促成我畢業出國求學以及後續的學術研究生涯。 彰化師大地理系86級。目前擔任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的專任教授,地理系給我最重要的養分是對於空間資訊的敏感度,而且在地理系的廣泛接觸,如地質、地形、土壤、氣候等,讓我在生態學研究與教學,有更宏觀的見解。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 |
|
---|---|---|
多元能力 |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2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20%
|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