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系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物理學系 |
東吳大學 物理學系 |
---|---|---|
所屬學群 |
數理化學群
物理學類 |
數理化學群
物理學類 |
所在校區 |
燕巢校區 82444高雄市燕巢區深中路62號 |
雙溪校區 111台北市士林區臨溪路70號 |
學系特色 |
本系課程除提供學生完整的物理理論訓練外,亦著重物理的應用實踐,目前的發展方向以半導體物理、奈米物理、超快雷射光譜、高能物理,以及非線性動力學等領域為重點。 |
本著“教之而得天下英才”的理念,本系不在乎學生入學的成績,希望學生進入大學再重新學起,因為我們的師資有著媲美國立大學的學經歷,和卓越的教學與輔導熱忱,師生關係極為融洽。本系與半導體上市公司合作,在符合特定條件下,大三以後可每月領取獎助學金,大學畢業後保證就業。本系對經濟弱勢學生提供優渥的助學金。 下載詳細資料 |
學科意涵 |
物理學是在特定時空中研究物質運動學性質(如動量、角動量、能量等)與動力學機制(如重力、電磁力等交互作用)的自然科學。物理學必須理論與實驗相互指引和驗證才能有所進展,就如同人前進需要左腳右腳互相配合一般。研究大自然的物理現象,常常發現許多不同的現象來自相同的物理定律。 |
本學系開設之物理學包括力學、電磁學、熱物理、光學等古典物理學,以及狹義相對論、量子物理、固態物理、量子光學等近代物理。除此基本學科之外,還有面向應用的電路學、電子學、雷射物理、半導體物理、生醫物理等。以上課程皆循序漸進,由淺入深。本學系特重演喻教學,藉課堂實作演示,闡釋抽象觀念。 下載詳細資料 |
學習方法 |
![]() (1) 做課堂筆記及摘要:配合課程內容,逐步教導學生從定義與假設來推導及解讀定律,並歸納與整理重點。 ![]() (2) 實際操作練習:配合課程內容,逐步教導學生從設計實驗、操作實驗、紀錄與分析結果,並驗證定律是否正確。 ![]() (3) 動腦思考及口語或書面表達:配合課程內容,逐步教導學生思考現象之間的因果關係、定律前後的邏輯推演,並訓練將正確的觀念表達出來。 |
2-1 課堂講授物理學為結合實驗現象與理論建構的科學,為使學生清晰的觀念與充實的學養,課堂講授時詳述學理,從文字表述、邏輯推理、算式推導給學生奠定紮實的理論基礎。在學生端,以定期指定作業讓學生課後演算推導,並輔以演習課或輔導課,經由發問討論以達到學習目標。 圖解:陳秋民老師電子學課堂講授 版權:東吳大學物理學系版權所有 2-2 自製實驗除固定內容的實驗課,本系鼓勵學生自行設計並製作實驗。學生可單獨或組成團隊提出構想,與負責教師共同討論。取材範圍包括期刊論文,或網路資訊,利用本學系教學研發中心之各項設備,製作所需器材。因係由學生自行發想,故有較主動之意願,從事探索。 圖解:普物實驗室自製實驗討論 版權:東吳大學物理學系版權所有 2-3 演喻教學物理觀念既須與現象結合,又須用數學表述,為能使學生充分了解其各個面向,本學系特重演喻教學,藉課堂實作演示,闡釋抽象觀念。本學系特有之演喻教室及附屬之準備室所蒐集之各種教具器材,可用生動易懂之方式讓學生一目了然,從而引發學習興趣。 圖解:以自製教具演示物理原理 版權:東吳大學物理學系版權所有 2-4 專題研究為培養學生獨立研究之能力,並在固定課程結構以外,讓學生開拓更廣擴的學習視野,學生可以自行選擇研究課題,請相關專長的教師輔導,針對特定題目從事探討。內容屬性皆很有彈性;可在低年級就選擇程度適合的課題,研讀學術期刊;也可以在高年級,針對以後深造或就業方向從事較專精的研究。 圖解:書報討論與專題研究發表會 版權:東吳大學物理學系版權所有 ![]() 2-5 課外輔導本學系不只注重單向之師對生教導,也注重雙向之師生互動。學習遇到困難為必經過程,此時本學系提供課堂外之輔導。本學系教師素以熱心著稱,除制式排定之課業輔導時間,各教師都樂於與學生討論。此外並有歷史悠久行之多年之「英午會」、「五午會」、「數理培基」等,在愉快融洽的環境師生悠游論學。 圖解:五午會討論各類物理問題 版權:東吳大學物理學系版權所有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課前準備及課堂筆記、配合課程內容實際操作練習、動腦思考及口語或書面表達 |
*持續的每天做1題物理,比一星期找一天做7題有用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應用物理學系(含電子物理學系及光電物理學系)與本系的差異在於特別強調物理科學在科技之應用層面,所以部分專業科目深度降低或取消,並另加電子學等必修課。 |
本學系為基礎科學學系,仍堅守物理學系正規之課程規劃,不趨從時俗變更名目改弦更張。對物理有興趣的學生雖然相對屬於少數,但熱衷物理科學的學生仍有一定數量,這是人類好奇求知本能的必然。但進入本學系的學生爾後未必從事物理科學,因此本學系仍在課程規畫中納入與光電及電子相關科目,俾使學生於畢業後能從事相關行業。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大部分畢業生是到半導體產業工作,可能有學生認為一開始直接選電機、電子等學系不是更好?其實除了會計師、律師等少數行業,其學校課程與工作內容非常相近外,其他進入職場時,都須花時間重新訓練,尤其是半導體產業。反而物理系畢業生有著基礎科目的扎實訓練,職前訓練較易進入狀況,同時具備更多解決問題的實力。 |
最常見誤解:畢業之後只能繼續研究物理,而物理很難。其實物理本科著重邏輯思維與整體架構,而非僅局限於特定課題特定目標,因此更具有跨領域的能力,畢業之後的出路更為寬廣,包括光電、資訊、工程、設計、製造等。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1) 可能有學生會誤會物理學系比較強調理論,事實上物理學系非常重視動手做實驗,必修的實驗課程共有四個學期。 |
本校無工學院,所以物理學系開設許多電機、光電、半導體的相關課程,對學生想要畢業後考工學院研究所或直接進入業界工作毫無銜接上的困難。另外,本系學生過去分數落點偏低,但是不代表師資不好,相反的,我們更努力於教學和輔導,讓部分高中成績不佳的學生畢業時脫胎換骨,進國立大學研究所,台積電的大有人在。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以高中生的年齡,就業時程大概在五到十年後,人生工作表現頂峰應該在十五到二十年後,在這樣不算短的時間規劃上,眼光放遠是必須的。以電磁學為理論基礎的電子產業已發展百年以上,半導體產業發展也出現瓶頸,解決之道及下一個產業發展的理論基礎很可能是量子力學,而唯有物理系所開設的,才是最完整、最扎實的量子力學;加上本校在師培教育上成績卓越,所以如果未來就業尚未有明確目標,選擇高師大物理系是兩方兼顧的最佳決定。 |
歡迎你到東吳物理系的網頁查詢相關的資訊 https://www.phys.scu.edu.tw/ |
我的學系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物理學系 |
東吳大學 物理學系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 量子人工智慧概論介紹人工智慧的發展,並說明量子計算與人工智慧(機器學習)中"量子電腦或演算法處理經典數據"(CQ)的結合方式。 ![]() 計算物理學課程內容包含:fortran程式語言、gnuplot教學以及Runge-Kutta方法。 ![]() 資料科學與機器學習介紹量子計算與人工智慧(機器學習)中"經典方式處理量子系統數據"(QC)的結合方式,並學習如何應用於高能實驗物理領域。 |
![]() 量子物理
量子論與相對論為二十世紀以降近代物理的兩大支柱。量子論的基本觀念由普朗克與愛因斯坦先後在1900年與1905年提出,其後有波爾等人的貢獻,最在 1925至1926年由海森堡與水丁格建構成量子力學,是探索原子層級的物性的基本理論。 圖解:吳恭德老師教授量子物理 版權:東吳大學物理學系 ![]() 光學本科目旨在奠定學生光學基本知識,為未來從事光學、光電及其他相關研究及工作的準備。內容包括光的電磁理論、幾何光學、透鏡組合、光的偏振、干涉、繞射等。 圖解:光學實驗 版權:東吳大學物理學系 ![]() 電路學及電子學闡明電路分析的原理與方法,習得近代電子學知識,以此為工具增進實驗技術培養多元人才。內容包括柯西荷夫律、節點電壓法與網目電流法、一階及二階電路、訊號與頻譜、各種放大器、二極體與電晶體、積體電路等。 圖解:陳秋民老師講解示波器 版權:東吳大學物理學系 ![]() 固態物理旨在介紹固態物理全貌,以及所需之量子力學基本知識,內容包括晶體結構及其X光繞射理論,晶格振動,聲子,熱效應,自由電子費米氣體,能帶,半導體,費米面及金屬,超導體,介電性,磁性等。 圖解:各種晶體結構 版權:東吳大學物理學系 ![]() 專題研究旨在培養學習做研究的方法,累積實力為進入研究所或相關產業做準備。學以致用,提早熟悉物理的理論及應用的領域,提升獨立研究的能力與團隊合作的精神。從選題、蒐集資料開始,進而熟悉參考工具,針對專題做深入研究,並將成果撰寫為標準論文格式之報告。 圖解:張有毅老師指導專題生 版權:東吳大學物理學系 |
我的學系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物理學系 |
東吳大學 物理學系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
朱O君國立交通大學 光電工程研究所 博士 國立交通大學 光電工程研究所 碩士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物理學系 學士 成功大學物理學系 教授(2014.08~) 成功大學物理學系 副教授(2009.08~2014.07) 成功大學物理學系 助理教授(2006.08~2009.07) ![]()
盧O良國立台灣大學 物理研究所 博士 國立台灣大學 物理研究所 碩士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物理學系 學士 高雄市立高雄中學 教師 高雄市立前鎮高中 教師 台北市立大同高中 教師 台北市立大同高中 教師 國立泰山高中 教師 基隆市建德國民中學 教師 高雄市立左營高中(實習) ![]()
林O儒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物理學系 博士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物理學系 碩士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物理學系 學士 國立中央大學物理學系助理教授 (2023.08~) 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 博士後研究員 (2022.01~2023.07) 法國原子能暨替代性能源署薩克雷研究中心 博士後研究員(2020.02~2021.12) 法國奧賽核物理研究中心 博士後研究員 (2019.02~2020.01) 法國原子能暨替代性能源署薩克雷研究中心 博士後研究員(2018.01~2019.01) |
![]()
陳洋元東吳大學物理學系66級學士,美國加州大學爾灣校物理學博士。小時因好奇心較重,自然有很多問題,而為尋求答案,動手拆組各種東西便成為嗜好。中學時發現物理學的知識與邏輯真能解答我很多問題,滿足求知慾,於是物理系便成為首選。在大學循序漸進地修課、加上實驗操作,促成未來我的研究路。 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前副所長,曾獲東吳大學傑出校友獎。大學畢業後申請到加州大學物理所的獎學金繼續博士學位,希望將物理應用到日常生活中,便選擇固態物理為論文主軸。現今廣泛使用的半導體、磁性到超導皆屬固態物理的領域。修完學位在羅特斯特大學做短暫的博士後便回到中研院從事物理研究,亦將所學應用到能源科技與奈米科學上實質的應用。 ![]()
伍光仁東吳大學物理學系1982年學士,美國俄勒岡大學物理博士。研究基本化學反應在固態金屬表面。物理是門抽象的學科,可是物理訓練是紮實的。物理是門困難的學科,通過之後才覺得沒有其他做不到的項目。 美國勞倫斯利弗摩爾國家實驗室 ─ 歷任奈米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多功能材料研究中心主任、生命科學院院長、主持多項國家級科技發展研究計劃。獲得美國能源部國家實驗室傑出研究獎章、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科學和平獎章、東吳大學傑出校友獎。 ![]()
蔡定平東吳大學物理學系1983年學士,美國辛辛那堤大學物理學博士。研究興趣為應用物理、光電物理、近場光學、奈米光電、電離子體光學(電漿子光學)、超穎物質、生醫光電、綠色光電、量子光電及前述各項應用於能源、環境與優質生活上的科學與發展。No Magic, Only Basic. 香港理工大學電子及資訊工程系講座教授。曾任職於美國加州矽谷及加拿大安大略雷射及光波研究中心,返台後先後任教於國立中正大學、台灣大學物理系,於2019年退休,曾獲頒台灣大學榮譽教授、東吳大學傑出校友獎。歷任國家實驗研究院儀器科技研究中心主任、中研院應用科學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兼主任。 ![]()
范進雍東吳大學物理學系77級學士,國立中央大學物理與天文碩士,曾獲東吳大學傑出校友獎。高中時即對物理感到極大興趣,大學選填志願就是物理系。上大學後,因為都是原文書上課, 所以強迫自己學習英文,加上兩年的英聽課, 打下了以英文溝通的基礎。充實專業知識、英文,學習合作以及溝通的能力,是未來職場的養分。 晶圓光電董事長暨總經理。職場初期,曾遇到與主管溝通不良的低潮。當初並未選擇逃避,而是改變自己的溝通模式, 後來反而與該主管配合良好,並得到職場上第一次升遷。配合公司發展需求,勇於面對不同工作挑戰,成為一個主管所謂「好用的人」。不計較面對挑戰,就會有更多機會。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 |
我的學系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物理學系 |
東吳大學 物理學系 |
---|---|---|
多元能力 |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10%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5%
系統運作:評估與分析系統的運作方式、效能,考慮運作成本與效益,制定系統運作可改善或調整的方式。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1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10%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0%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25%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