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分享網頁
已複製網址
我的學系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通訊與導航工程學系
逢甲大學
通訊工程學系
所屬學群 資訊學群 工程學群
通訊工程學類
資訊學群 工程學群
通訊工程學類
所在校區

海大校區

202基隆市中正區北寧路2號

校本部

台中市西屯區文華路100號

學系特色

本學系旨在培育通訊、導航與控制之高科技人才,並使其具備理論與實務並重之專業能力。
本學系發展領域包含通訊、導航、控制三大領域,在教學上也強調理論與實務並進,讓同學透過實驗操作,統整所學的專業知識、強化學習成效進而降低學用落差。
本學系亦推動專題實務課程,提升學生通訊、導航及控制工程專業知識應用、實驗設計操作、數據分析、溝通表達及發掘並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系以大電機領域為基礎、通訊工程為核心特色,並結合跨領域學習方針,培育網路通訊、無線通訊與多媒體信號處理等尖端專業人才,讓學生畢業後能順利投入資電產業,或銜接國內外研究所持續深造。同時,為了讓新生快速掌握通訊工程的最新發展,我們於大一上學期推動「新鮮人計畫(Freshman Project)」,以AIoT物聯網為例,帶領同學實際走入資通訊產業的世界。

學科意涵

本學系包含導航、控制、通訊三大領域,涵蓋數位訊號處理、影像處理、數位及無線通訊、無線行動網路、物聯網、行動資訊;衛星導航系統、全球定位系統、智慧導航;控制系統、人工智慧、機器人、系統整合控制及機電整合等。

本系相當於傳統大學電機系或電子系中的通訊組,在程式語言、電子電路與韌體等基礎課程之上,進一步規劃人工智慧(AI)、物聯網(IoT)、網路通訊、多媒體訊號處理、無線通訊、高頻電路、天線與電磁干擾、雲端技術等完整專業課程,致力於培育具備網路通訊、無線通訊及多媒體訊號處理專長的尖端人才,協助同學找到最適合的專業發展方向。

學習方法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一、本系培育通訊、導航與控制專業人才,使其具有系統設計研發、工程整合與應用軟體開發之能力,涵蓋海陸空系統與個人行動應用。培養學生成為優秀的科技研發專才,可從事新世代通訊、航電、定位導航、資訊及智慧型系統產業之製造及研發工作。
二、招收對於新世代通訊、無人載具(機器人、無人機等)之通訊、定位導航與控制具有特殊潛力,以及AI智慧型系統/機器學習/智慧航行與圖資等相關領域應用有高度興趣的學生。

1. 在學習歷程自述中,可說明自身的學習動機與熱忱,並強調展現主動探索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2. 在課程學習成果方面,能透過書面報告(B)、實作作品(C)、科學探究與實作(D)等方式,呈現所學知識、研究結果與討論過程。
3. 在多元學習表現與能力上,同樣能彰顯主動探索精神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展現完整的學習面貌與潛力。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本系課程涵蓋通訊、導航與控制三大領域,相較於通訊工程學系增設了導航及控制領域相關課程。導航領域主要朝導航與定位系統、全球定位系統及地理資訊系統等方向發展;而控制領域則以人工智慧、嵌入式系統及系統整合為發展重點。一般電機領域涵蓋範圍較為廣泛,同學大多僅能專注於某一個專門領域,本系的要求是希望同學可以專精於通訊、導航與控制三大領域,雖然課業較為繁重,但可以獲得更為扎實的訓練。

本系相當於傳統大學電機系或電子系的通訊組,除奠基於電資領域的「三電一工」課程外,更完整涵蓋 AIoT物聯網系統、網路系統與網路安全、多媒體訊號處理、無線通訊、高頻電路、天線與電磁干擾等專業課程,培育網路通訊、無線通訊及多媒體訊號處理等核心領域的尖端人才。透過畢業專題訓練學生解決實務問題的能力,使所學能落實於AIoT物聯網、雲端技術與人工智慧等最新的通訊技術發展,契合資通訊產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常被誤解為就業須與海洋相關或須上船工作。而本系旨在培育電機資通訊相關專業人才,學生可依興趣投入各類高科技產業。海洋特色是本校的優勢,實際的應用並不侷限於海洋。

本系結合電機、資訊與電子通訊技術,課程涵蓋網路通訊、無線通訊、多媒體訊號處理等核心領域,並延伸至AIoT物聯網、雲端技術與人工智慧等新興應用,培養兼具理論基礎與實務能力的專業人才。未來無論是升學或就業,皆具備亮眼的發展前景,讓畢業生能在快速成長的資通訊產業中脫穎而出,成為具備高度競爭力的尖端人才。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課程內容常被誤解為著重於海洋相關課程。實際上本系課程規劃以一般電機與通訊課程為基礎,並可朝通訊、導航與控制三大領域發展。海洋特色是本校的優勢,實際的應用並不侷限於海洋。

本系致力於培養兼具電機與資訊專業的資通訊人才,課程內容涵蓋程式語言、韌體設計、AIoT物聯網、網路通訊系統、多媒體訊號處理、無線通訊、高頻電路、天線與干擾抑制等領域。透過完整的專業訓練,學生能掌握網路通訊、無線通訊與多媒體訊號處理等尖端技術,亦能將所學應用於AIoT、雲端與人工智慧等新興領域。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可參閱本系網頁介紹,網址:https://cnce.ntou.edu.tw/
本系影片介紹,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WAEIjmXzd8

本系提供海外交換、國際研習、產業實習與跨域學群等多元學習資源,並結合完善的專業實驗室,以理論與實務並重的訓練,培養學生研究創新與實務應用能力,為未來升學與就業奠定堅實基礎。同時,本系整合資電領域的通訊專業,培育學生在網路通訊、無線通訊及多媒體訊號處理等核心領域的專業能力,並將所學應用於 AIoT、雲端與人工智慧等新興技術。

我的學系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通訊與導航工程學系
逢甲大學
通訊工程學系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通訊、導航與控制概論
    • 計算機實習
    • 計算機概論
    • 普通物理
    • 微積分
    • 程式設計
    • 線性代數
  • 大二必修
    • 工程數學
    • 電子學
    • 電路學
    • 電子電路實習
    • 訊號與系統
    • 機率
  • 大三必修
    • 自動控制
    • 控制實習
    • 導航系統
    • 導航實習
    • 通訊原理
    • 通訊實習
  • 大四必修
    • 實務專題
  • 大一必修
    • 資電概論與倫理
    • 計算機概論(一)(二)
    • 計算機概論實習(一)(二)
    • 邏輯設計(及實驗)
    • 微積分(一)(二)及實習
    • 線性代數
    • 普通物理-電磁光(及實驗)
  • 大二必修
    • 通訊與網路概論
    • 信號與系統
    • 微處理機系統(及實習)
    • 電子學(一)(二)(及實驗(一)(二))
    • 電路學(一)(二)
    • 電磁學(一)
    • 工程數學(一)(二)
  • 大三必修
    • 通訊系統(及實習)
    • 數位通訊系統(及實習)
    • 電子學(三)
    • 專題研究(一)
  • 大四必修
    • 專題研究(二)
專業選修課程
  • 通訊領域
    • 本領域主要培養學生通訊之專業學養,課程如通訊網路、無線寬頻通訊技術、通訊系統電腦模擬與量測、正交分頻多工無線通訊、數位訊號處理、數位影像處理、電腦視覺、微波電路、光纖通訊概論、高頻電路設計、排隊理論、訊息與編碼理論、數位通訊等。
  • 導航領域
    • 本領域主要培養學生導航之專業學養,課程如精密衛星導航、高性能衛星導航系統、GPS接收機原理概論、GPS動態定位方法、隨機訊號與最佳濾波等。
  • 控制領域
    • 本領域主要培養學生控制之專業學養,課程如系統整合實驗、類神經網路理論及應用、嵌入式應用程式設計、FPGA數位邏輯系統設計、現代控制系統設計、模糊控制理論與系統實現等。
  • 廣泛性專業領域
    • 5G發展與應用概論、物聯網應用實務、資料結構與演算法、高速訊號傳輸導論、進階網路實務、機率模型與應用、機器學習、深度學習概論、人工智慧專題實務、AI與資料科學概論、智慧機器人概論與實務、智慧辨識檢測與應用、感測與定位整合平台、數位信號處理晶片應用、JAVA/Android/Python程式設計
  • 網路協定與系統領域
    • 通訊協定與設計、無線網路系統與應用、雲端計算、網路程式設計、資訊與網路安全、作業系統、嵌入式系統設計、網路技術專論、前瞻網路技術導論、無人機網路與通訊、行動網路應用、5G專網與應用、低軌衛星通訊
  • 信號處理與系統領域
    • 資料壓縮、影像處理導論、多媒體通訊、行動通訊、數位信號處理、數位濾波器、信號處理專論、衛星通訊
  • 射頻電路與天線領域
    • 射頻通訊積體電路設計、高頻及微波電路概論、電磁學(二)、通訊電子學、高頻電路設計、電磁波、電磁相容導論、天線工程導論、射頻技術專論、前瞻射頻技術導論、半導體、元件模型與電路設計概論
  • 專業實驗實習
    • 數位信號處理實驗、計算機網路實習、高頻及微波電路實習、電磁相容實習、無線通訊電腦模擬實習
  • 校外實習
    • 校外實習導論、校外專業實習(暑一)、校外專業實習(暑二)、校外專業實習(暑三)、校外專業實習(暑四)、校外專業實習
特色課程
完整課程地圖
我的學系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通訊與導航工程學系
逢甲大學
通訊工程學系
適合從事工作
  • 通訊系統工程師

    從事電信、通訊系統與線路工程之規劃設計與整合、新技術開發,並提供技術支援等工作。


  • 通訊工程研發主管

    從事通信產品和通信系統等領域之研發工作,負責指揮、監督之管理等工作。


  • 電信/通訊系統工程師

    從事通訊系統之開發、整合與規格訂立。


  • 通訊軟體工程師

    負責開發、設計與測試網路通信軟體或專業化實用程式等工作。


  • 通訊系統工程師

    從事電信、通訊系統與線路工程之規劃設計與整合、新技術開發,並提供技術支援等工作。


  • RF通訊工程師

    負責依據需求規劃設RF通訊系統及射頻電路研究、開發,並將產品導入量產等工作。


系友生涯

我的學系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通訊與導航工程學系
逢甲大學
通訊工程學系

多元能力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0% Complete
50%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35% Complete
3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Complete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Complete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Complete
10%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0% Complete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Complete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Complete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Complete
10%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Complete
5%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5% Complete
5%
系統運作:評估與分析系統的運作方式、效能,考慮運作成本與效益,制定系統運作可改善或調整的方式。
5% Complete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Complete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Complete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Complete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Complete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Complete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Complete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Complete
5%

性格特質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0% Complete
2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20% Complete
2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Complete
2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5% Complete
15%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5% Complete
15%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Complete
10%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0% Complete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Complete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Complete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Complete
1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10% Complete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Complete
1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Complete
1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0% Complete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Complete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Complete
10%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