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分享網頁
已複製網址
我的學系 國立中央大學
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學系
國立臺灣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所屬學群 工程學群
化學工程學類
工程學群
化學工程學類
所在校區

校本部

320桃園市中壢區中大路300號

校本部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學系特色

兼顧並融合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之教育,積極研發生醫、高分子、微電子、能源及奈米等尖端材料及其相關化工程序。

  下載詳細資料

目前臺灣大學化學工程學系擁有36名專任教師,各自深耕於其特色研究領域,並積極推動跨領域整合,研究成果屢獲國際肯定。本系教師迄今共獲得31人次國科會傑出研究獎,亦有多位教授獲得教育部國家講座、學術獎及玉山青年等重要學術殊榮。本系聚焦於多項前沿研究領域,包括半導體材料、生醫技術、能源與永續工程、負碳技術、以及程序強化與整合等,致力於提供學生最先進的工程教育與研究訓練,培育具備全球競爭力的化工專業人才。

學科意涵

本系系名包含「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其中,化工是將化學原物料以工程的方式進行合成、加工並大量生產為最終產品,為因應跨領域整合之趨勢,本系也加入基礎材料科學課程拓展為「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學系」。

化工是將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原理,應用於物質與能源的轉換與製造,致力於滿足人類生活所需,同時建構與地球永續共存的環境。其範疇已超越傳統製造業,涵蓋新興領域如半導體工業、生技製藥、尖端材料製程與再生能源等。化工人才在這些領域中皆能發揮專業所長,推動技術創新與社會進步。


下載詳細資料
學習方法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具備良好之學習態度並多元學習提升理解分析能力

化工系課程特別強調數學計算與物理理解能力,並輔以紮實的化學知識。為了順利銜接大學階段的學習,建議同學在高中時期加強數學邏輯與物理概念的掌握,培養良好的分析與解題能力。這樣的準備不僅有助於理解化工核心課程,也能為未來深入研究與實務應用奠定穩固基礎。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化學系較重視於新分子的發現、化學合成及反應機制,大部分僅在實驗室規模,而化工系相較化學系更注重於製程的開發、監控、及產品的分析鑑定,以工廠規模為主,並強調產品品質(如:再現性),此外,化工系的研究對象主要為氣體與液體,材料系則為固體,本系則結合化工系與材料系,因此研究對象可涵蓋氣體、液體與固體三者。

化工系與化學系的差別:
化學系著重於基礎科學的探索,其訓練強調學理推演與實驗技巧,適合對化學本質與研究有高度興趣的學生。化工系則以工程應用為導向,強調將化學原理結合物理知識與數學分析,設計並優化各類化工製程。課程內容涵蓋大型反應器設計、分離程序、流體輸送、熱交換器等單元操作,並強調系統整合與製程模擬。化工系的學習更偏重物理概念與定量計算,適合具備良好數理基礎並對實務應用有興趣的學生。
下載詳細資料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化工系畢業生只能到石化工業就業?實際上,絕大多數的工業都與化工息息相關,只要是跟製造有關的行業都有化工人的參與,如:電子業、製藥業、食品業、能源產業與紡織業等,就業領域非常廣泛。另一方面,化工廠給人較危險的刻板印象,但隨著法規的規範,現今的化工廠都需要滿足現行法規,反而是一個乾淨且安全的工作環境。

本系畢業生的職涯發展不僅限於傳統石化工業,亦廣泛延伸至新興領域,如半導體產業、生技製藥、先進材料製程等。這些高科技產業在製程設計、系統優化與品質控管等方面,皆仰賴化學工程師的專業知識與技術支援。化工人才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負責設計、改良並確保製程穩定運行,推動產業創新與永續發展。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大多數高中生可能分不清化材系與化學系的差異,認為化材系也是以化學的課程為主,但實際上化材著重於工程學科,涵蓋範圍極廣,化學課程只是其中一部份,本系內容除了化學課程之外,亦包含質能均衡、工程程式設計、流體力學、輸送現象與單元操作、熱力學、動力學等非化學的課程。

雖然「化學工程學系」的名稱中有「化學」,但其實課程內容更強調數學與物理的應用。儘管必修課程中包含多門化學相關科目,這些主要作為背景知識,幫助理解物質性質與反應行為。化工系的核心訓練在於運用數學模型與物理原理,結合化學知識來分析與解決工程問題。
下載詳細資料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化學工程的價值為量產,比起開發新的分子、材料,化工更著重於如何將產品大規模生產、製程如何優化進而提高經濟效益,這是工程與其他科學不同之處。
中央化材系畢業同學的經驗分享同學們也可以參閱以下網址喔!
https://reurl.cc/QXbEd2

化工系的課程強調數學、物理與化學三科的整合應用,三者缺一不可。若同學對這三個科目感到排斥或不感興趣,在選擇科系時應謹慎考量,以免未來學習上感到吃力。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大學階段所接觸的物理內容與高中課程有明顯差異。化工系所需的物理知識主要包括流體力學、熱力學與熱質傳輸等,這些領域在高中物理中僅略有提及,甚至未曾深入介紹。因此,即使過去對物理不甚熟悉,同學仍有機會在大學重新建立理解,透過系統性的訓練逐步掌握抽象概念與工程應用。

我的學系 國立中央大學
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學系
國立臺灣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微積分
    • 普通化學
    • 普通物理
    • 質能均衡與化工計算
    • 工程程式設計
    • 材料工程概論
    • 普通物理實驗
    • 基礎材料化學實驗
  • 大二必修
    • 工程數學
    • 物理化學
    • 有機化學
    • 材料化學
    • 輸送現象與單元操作
    • 基礎材料化學實驗
  • 大三必修
    • 輸送現象與單元操作
    • 化工與材料熱力學
    • 化學反應工程
    • 儀器分析
    • 固態物理導論
    • 化工與材料實驗
  • 大四必修
    • 程序設計
    • 化工與材料實驗
  • 大一必修
    • 微積分1234(8)
    • 普通物理學甲(6)
    • 普通物理學實驗(2)
    • 普通化學學甲(6)
    • 普通化學學實驗(2)
    • 化學工程概論(2)
    • 質能平衡(3)
    • 計算機程式(3)
  • 大二必修
    • 工程數學(6)
    • 有機化學(3)
    • 基礎材料力學(2)
    • 有機化學實驗(1)
    • 物理化學一二(6)
    • 流體力學及操作(3)
    • 分析化學(3)
  • 大三必修
    • 化工熱力學(3)
    • 熱質量傳遞(3)
    • 物理化學實驗(1)
    • 化學工業程序(2)
    • 分離程序(3)
    • 化學反應工程(3)
    • 化學工程實驗一(1)
    • 化工程序設計(2)
  • 大四必修
    • 化學工程實驗二(1)
    • 程序控制(3)
    • 化工程序設計實作(2)
專業選修課程
  • 化學工程
    • 化學工程概論、數值分析、程序控制、生物工程概論
  • 材料工程
    • 結晶繞射概論、高分子科學、電子與陶瓷材料
  • 化工領域
    • 石化工業程序/反應工程/觸媒化學/熱力學/單元操作專題/ 程序最適學/ 粉粒體物性/輸送現象( 一)、( 二) / 膠體與界面現象/ 微流體現象及應用/流體化工程/超臨界流體技術
  • 生物技術與生醫工程領域
    • 微生物化學工程/ 生醫工程概論/ 生醫材料專題/ 蛋白質工程/生物分子工程導論/ 生化工程專題/ 生物化學概論/ 生物界面工程專題/化工原理與生物現象/ 組織工程原理
  • 高分子與材料領域
    • 高分子化學/ 高分子加工理論/ 材料科學概論/ 有機材料合成及應用特論/ 高分子物理/ 軟質材料科學/高分子材料乙/ 應用高分子化學/ 膜分離程序/ 先端奈米孔洞材料/ 紡織技術與尖端紡織品
  • 電子材料技術領域
    • 半導體製程概論/ 精密陶瓷/ 光電材料/ 電子特用化學品技術/應用電化學/ 電子陶瓷/ 光電顯示科技/ 材料科學概論/電子與光電高分子/ 薄膜技術與表面分析/ 電化學工程/ 電漿工程專題
  • 應用數學與分子模擬領域
    • 工程統計學/ 數值解析/ 分子模擬/ 統計在化工上的應用/電腦輔助程序設計/ 中等數值方法/ 計算化學在化工上之應用/電腦輔助化工計算/ 化工應用數學一
  • 環境技術領域
    • 化工安全衛生與環保/ 工業污染防治技術/ 環境系統工程/ 氣固反應/多孔體流體力學
  • 能源技術
    • 電子與光電高分子/ 石化工業程序/ 能源工程/ 能源材料與元件
特色課程
完整課程地圖
我的學系 國立中央大學
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學系
國立臺灣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適合從事工作
  • 化學工程師

    從事商業性化學、物理或生物轉換作業(如:化學品、石油衍生物、金屬、食品、藥品、添加物、合成材料等物品之製造、研發、品管及汙染防制等),並規劃與監督工廠之設計及設備之安裝、操作、維修。


  • 半導體工程師

    從事半導體工程之問題研究、設計及技術指導、測試、改良等工作。


  • 助理工程師

    協助工程師或研發人員,完成產品的分析、設計、程式撰寫與維護,並進行產品測試與修改與維修,以及控管產品設計進度等工作。


  • 化學工程師

    從事商業性化學、物理或生物轉換作業(如:化學品、石油衍生物、金屬、食品、藥品、添加物、合成材料等物品之製造、研發、品管及汙染防制等),並規劃與監督工廠之設計及設備之安裝、操作、維修。


  • 自動控制工程師

    從事自動化系統的整合與設計,負責自動化設備、系統介面各類規範與相關文件的撰寫等工作。


  • 材料研發人員

    從事材料、元件之研發、實驗、分析、改善與應用工作。


系友生涯

我的學系

國立中央大學
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學系
國立臺灣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多元能力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0% Complete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Complete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Complete
10%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10% Complete
10%
系統運作:評估與分析系統的運作方式、效能,考慮運作成本與效益,制定系統運作可改善或調整的方式。
5% Complete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Complete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Complete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Complete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Complete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Complete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Complete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Complete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Complete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Complete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Complete
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Complete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Complete
10%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Complete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Complete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Complete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Complete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Complete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Complete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Complete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Complete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Complete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Complete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Complete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Complete
5%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5% Complete
5%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5% Complete
5%
系統運作:評估與分析系統的運作方式、效能,考慮運作成本與效益,制定系統運作可改善或調整的方式。
5% Complete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Complete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Complete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Complete
5%

性格特質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5% Complete
25%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25% Complete
25%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25% Complete
2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5% Complete
2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0% Complete
100%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