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藥大學 牙醫學系 |
中國醫藥大學 中醫學系甲組 |
|
---|---|---|
所屬學群 |
醫藥衛生學群
牙醫學類 |
醫藥衛生學群
醫學學類 |
所在校區 |
英才校區 40402臺中市北區學士路91號 |
英才校區 40402臺中市北區學士路91號 |
學系特色 |
1.本系教學品質優良,研究成績斐然,中國醫藥大學在多項世界大學排名都名列台灣各大學前茅。 |
本學系創系宗旨與教育目標之間是以人為本,作緊密契合。因此本學系課程規劃目標是,依據本學系設立宗旨及教育目標而訂定,整體課程規劃分為中醫學系甲組雙主修及中醫學系乙組單主修二組。甲組係以中醫與西醫並重之訓練為主;兩組皆設有充分的通識課程、醫學人文課程、問題與導向自我學習課程。課程設計與本學系教育目標相符合,且更得以廣泛探研中醫、西醫以及中西醫學三個面向,這是本學系較其他相關醫學系所更具優勢之處。 下載詳細資料 |
學科意涵 |
牙醫學系主旨在學習如何處理病患口腔患部的問題,而牙醫學系在分科中也是十分細緻,主要的分科有口腔與顏面外科、牙周病科、根管治療科、贗復牙科、齒顎矯正科、兒童牙科、家庭牙科…等等,主要在學習如何判斷這些口腔的病灶並做出適當的處置與診療。 |
依照現代醫學教育結構,將中醫教育內容分為基礎學科(中醫基礎學科、中醫方藥學科)與臨床學科(針灸學科、中醫內科學科、中醫外傷學科、中醫婦兒學科、中醫診斷學科)兩大部分,將其師資之研究與臨床專科專長分為七大學科,在課程教學上均整合中西醫觀念帶入授課中,以提升學生的中西醫整合之專業能力。 |
學習方法 |
一般正課課堂方式學習 圖解:一般教室授課 版權:中國醫藥大學牙醫學系 牙醫專業實驗課程:於實驗室進行實務操作,讓學生有豐富知識與熟練的技術,以模擬將來的臨床工作環境。 圖解:學生操作教學人頭模型的上課情況 版權:中國醫藥大學牙醫學系 臨床見習課程:安排牙醫學系四年級及五年級的學生進入醫院觀摩,以利順利接軌六年級的臨床實習 圖解:門診見習 版權:中國醫藥大學牙醫學系 客觀的結構式牙科臨床訓練(OSCE):以臨床病例表現之癥候引導思考發掘問題,並藉以進入解決問題之方向擬定治療計劃及執行之順序。 圖解:學生練習狀況 版權:中國醫藥大學牙醫學系 |
大堂授課:授課老師透過PPT、講義彙整課程之精華於課堂上教導同學。 圖解:大堂授課 版權: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 臨床技能:透過小組分組演練,學習針灸及傷科等技能 圖解:臨床技能 版權: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 問題導向學習(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利用教案,讓小組同學整合所學、自主發掘問題、解決問題並提出討論及評估。 圖解:PBL課程 版權: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 校外見實習:中西醫課程透分發至全台醫院,透過實習與病人接觸 圖解:校外見實習 版權: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釐清自己未來目標後,持續保持學習的態度,努力向前邁進。 |
在閱讀各個基礎學科與知識時,除了基礎的原理外,需要更深究其應用面,因為需要具備歸納與融會貫通的能力,可以透過專題或小論文來加強這項能力,透過自己發現問題,嘗試解決回答它,將有助於提升自己的觀察力,歸納與融會貫通的能力,同時也能培養動手做的實力。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本系學生畢業後並通過國家考試取得證照後即為合格的牙醫師,主要是替患者口腔內的疾病進行預防、診斷與治療的工作。其他與牙醫系相關的科系如牙體技術系或口腔衛生系,與牙醫系不同,主要是負責製作假牙和口腔衛生推廣的工作。 |
學士後中醫學系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外界普遍認為牙醫系畢業後只能做牙醫師,其實除了考專科當牙醫師看診外,亦可選擇走牙醫師科學家的生涯規劃,可以研究口腔相關疾病(如:如何治療口腔癌、人工牙根研發、牙科預防醫學…等)。當然亦可進入大專院校牙醫系擔任教師,作育英才。 |
本學系甲組同學除取得中醫執照外,亦可取得西醫執照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學生畢業後可選齒顎矯正科、口腔贋復科、口腔顎面外科、牙髓病科、兒童牙科等。在校學習時,每個科別都會有所接觸與深入認識;課程更會融入基礎醫學課程(如大體解剖學、藥理學等),並非只有學習牙醫相關課程。另外更重要的是成為牙醫師需要有很大的熱情,以造福人群並提升國人口腔健康為職志,而選擇牙醫學系就讀。 |
本學系除中醫專業知識的培育外,亦具有完整西醫及現代科學知識的教育,並銜接完整的見實習課程,培育優秀的中西醫結合之專業人才。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1. 中國醫藥大學牙醫學系有全國最新穎的教學設備--自德國進口的Kavo臨床模擬假人頭實習用機台60套,讓每位同學均可擁有一套自己的設備可供獨立操作。 |
一年級新生在台中校本部水湳校區上課,二年級起在台中英才校區上課。若有未詳細說明之處,可直接與本系聯絡,以提供完整的說明 |
中國醫藥大學 牙醫學系 |
中國醫藥大學 中醫學系甲組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牙體形態學/牙體形態學實驗教導學生熟悉將來學習臨床牙醫學所需的專業術語,熟悉與牙齒及齒列有關之基本知識,為日後學習牙醫相關課程奠立基礎。課程內容包括:齒列簡介與命名,牙齒發育與齒列分類,牙齒之命名、功能、形態特徵、形態變異,乳齒列與恆齒列之差異,牙齒根管系統之認識,齒列與咀嚼系統,牙齒形態與牙周疾病之關係等。 圖解:牙齒模型 版權:中國醫藥大學牙醫學系 固定補綴學/固定補綴學實驗讓學生了解固定補綴修復物(如:牙橋、牙冠等)的臨床診斷、擬定治療計畫及與各次專科間之相互關係等理論基礎,包括各種病例的牙齒修形、金屬和陶齒補綴修復物的製作方法及注意事項並讓學生親自操作固定補綴修復物的製作過程,期能讓學生有豐富與正確觀念,以治療將來面臨的臨床工作。 圖解:上課情形 版權:中國醫藥大學牙醫學系 牙髓病學/牙髓病學實驗學習牙髓相關疾病之診斷與治療,包含傳統根管治療、手術性根管治療、牙齒斷裂、牙齒外傷、牙齒之脫落與再植、以及年輕恆牙之牙髓治療等等。 圖解:上課情形 版權:中國醫藥大學牙醫學系 全口補綴學/全口補綴學實驗傳授對全口無牙病患活動義齒的有關知識與製作過程。內容包含病患之檢查與評估、取模、置位咬合器、顎間定位、牙齒選擇與排列、義齒基底聚合、義齒置入與置入後問題的解決等。課程內容安排配合臨床治療之前後步驟循序漸入;課程內容亦配合實驗課程以無齒牙床人體模型製作全口活動義齒,以求達到實際瞭解。 圖解:上課情形 版權:中國醫藥大學牙醫學系 |
中醫診斷學本課程教學目標為使學生能將診斷的理論應用到臨床 圖解:中醫診斷學 版權: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 基礎針灸學認識傳統醫學的物理療法-針灸經絡保健的基礎理論及臨床應用 圖解:針灸實作 版權: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 中醫傷科學認識了解中醫傷科,學習傷科與骨折脫臼,傷筋手法實際應用。 圖解:中醫傷科學實作 版權: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 |
中國醫藥大學 牙醫學系 |
中國醫藥大學 中醫學系甲組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未上傳圖片
簡oo現職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牙醫學院 臨床教授 學歷 中國醫藥大學牙醫學系學士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口腔生物學博士 經歷 中國醫藥大學牙醫學系 系主任 未上傳圖片
傅oo現職 中國醫藥大學牙醫學院 院長 學歷 中國醫藥大學牙醫學系學士 美國貝勒大學生物醫學博士 經歷 中國醫藥大學牙醫學系 系主任 中國醫藥大學牙醫學系 教授 未上傳圖片
陳oo現職 中國醫藥大學牙醫學系校友總會 會長 學歷 中國醫藥大學牙醫學系學士 未上傳圖片
陳oo現職 美國康乃狄克大學 副教授 學歷 中國醫藥大學牙醫學系學士 美國康乃狄克大學博士 |
林昭庚詳述請下載附件 獲沙烏地阿拉伯王最高榮譽金袍獎 薩爾瓦多共和國之學術貢獻獎、 英國劍橋「國際學人名人錄」 羅馬尼亞最高榮譽科學院院士 歐洲國家地區醫學聯合會醫學傑出貢獻獎
蔡輔仁詳述請下載附件 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醫療院所類”品質金獎” 罕見疾病藥物供應製造及研究發展獎勵活動”傑出貢獻獎”
蔡秀逸詳述請下載附件 獲第十五屆醫療奉獻獎 |
中國醫藥大學 牙醫學系 |
中國醫藥大學 中醫學系甲組 |
|
---|---|---|
多元能力 |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10%
肢體力量與協調:能使肢體快速連續彎曲、伸展或扭轉,呈現力量與平衡,做出跳躍、衝刺、投擲動作。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1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1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10%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
性格特質 |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3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5%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0%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2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