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系 |
東海大學 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學系 |
逢甲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
---|---|---|
所屬學群 |
工程學群
化學工程學類 |
工程學群
化學工程學類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407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四段1727號 |
校本部 台中市西屯區文華路100號 |
學系特色 |
以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專業為核心,發展生醫與奈微米尖端材料、綠色能源及儲能系統、節能製程及其相關化工程序。 |
本系課程包括化學反應與化工製造相關基礎課程,以及先進化材、光電與半導體、生化生醫、綠色製程與能源等領域之課程。培育學生具有光電、半導體、電子、高分子、石化、材料、生化、能源等產業所需之化學與工程製造相關專業知識與計畫管理技能,加強學生實作與整合能力。 |
學科意涵 |
本系結合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形成跨領域整合學系,以程序工程為基礎,學習將化學與材料科學家在實驗室中的成果順利發展成為產品,並能以最節省成本、低能耗和低(無)汙染的方式大量生產。本系的專業係以數學、物理與化學的觀念為基礎,結合實驗研究、理論分析和科學計算等三種主要能力的跨領域學科。 |
化學工程橫跨多領域,運用物理、化學原理,學習量產技術與製程設計,將原料轉化為高附加價值產品。例如:(1)半導體與光電—關鍵元件製造;(2)新興工程材料—開發更輕、更耐用、更環保的材料;(3)環保與新能源—推動永續技術,守護地球;(4) 醫藥與生技—研發創新藥物與醫材。化學工程師在高科技與日常生活中扮演關鍵角色。化工系畢業生職涯選擇無限! |
學習方法 |
![]() 1.專業課程:搭配課堂講授及領域課程書籍研讀,學習化材相關專業理論知識及技術。 圖解:上課互動 版權:系所活動照片 ![]() 2.網路教學平台:提供存放教學錄影播放、課堂筆記、共同討論等功能,並具有雲端服務與行動學習的特色。 圖解:東海大學教學平台 版權:東海教學平台 ![]() 3.分組實驗:透過隨機分組方式進行各式實驗、專業設備與檢測分析儀器操作,訓練學生進行課程理論與實際操作應證之融合,並具有實驗重點呈述及數據分析能力。 圖解:單操實驗 版權:系所活動照片 ![]() 4.實作研究:讓學生運用所學到的化工與材料知識以及工具,解決化工材料產業,或生活上與化工材料相關的問題。 圖解:材料實作手做課程 版權:系所活動照片 ![]() 5.產業實習:為大三以上學生安排企業實習選修課程,利用大三暑期2個月,或大四下學期到企業實習,以增進學生實務經驗與就業競爭力。 圖解:教師拜訪學生實習單位,瞭解學生狀況 版權:系所活動照片 |
教師授課與學生報告:授課教師以幽默風趣方式講述化工相關課程,並搭配學生口頭報告,訓練學生蒐集資料、統整分析與表達能力。 圖解:教師授課與學生報告 版權:本系照片 ![]() 實驗實作實習:透過實驗課學習實作技能,驗證課程相關主題之學理以及學習如何解決實際的工程問題。 圖解:實驗實作實習 版權:本系照片 ![]() 工廠參觀:實地參訪業界,提升化工專業科目的整合與設計應用等能力。 圖解:工廠參觀 版權:本系照片 ![]() 專題實作: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再依過去所學知識技能與老師討論,透過團隊合作解決問題,最後以實作方式展現學習成果。 圖解:專題實作 版權:本系照片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本系屬於實作型學系,舉凡對於任何生活上的材料、化學、電子等產品的研究與製造有興趣的同學均很合適。 |
本系專業課程多以數學、物理、化學等基礎科學為基礎,並重視團隊學習與合作探究的能力。因此,在高中階段,除了可多參與相關學科的課程與活動外,也可以透過小組討論或專題合作,探索並發現問題,藉此激發學習興趣,並提升團隊合作的能力。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與一般化學系相比,本系在把產品從實驗室帶到工廠。為了有效率的大量生產,必須學習如何放大製造程序及設計工廠等。 |
化學系專注分子層級化學反應、合成與分析方法、物質特性;材料系則聚焦奈米、電子、金屬陶瓷等材料的製備與結構分析。化工系則培養「具備化學知識的工程師」,應用科學理論於製程開發與優化。課程涵蓋物理、化學、熱力學、流體力學、熱質傳與反應工程,也擴及高分子與半導體等關鍵材料的特性與應用。因此化工系畢業生可順利進入半導體、光電、生技醫藥、能源、精密化學等製造業,扮演將原料有效轉化為高價值產品的關鍵角色。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化材系畢業生出路不只是化工廠,在半導體、電子、生醫、能源與製造業均是本系畢業生可能的出路。 |
超過 60%化工系畢業生投入半導體、光電等電子製造產業,推動科技發展。此外,還能進入化學原料、新興能源、生醫製藥、食品及民生用品等領域,運用專業開發產品、優化製程。各類製造業都需要化工人才將原料轉化為高品質產品,讓科技進步、生活更美好。想要廣闊發展更多職涯路徑?化工系是最佳選擇!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化材的訓練著重於化學工廠營運相關設計、維護、控制及操作,將學生訓練成為一個工程師;化學系則強調基礎理論,將學學生培養成一個化學家。〝化學工廠〞的範圍是很廣的,包括了石油與聚合物工業、化學品製造、製藥、材料與微電子的製程以及食品工業等。如同總鋪師能一次煮1000顆蛋,須控制每顆蛋的熟度都一樣。 |
【化工系】除了學習化學相關知識,核心課程還包含數學、物理與工程技術,尤其強調實驗/實作、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之培訓,著重基本學理整合並鏈結至實務。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1.就業機會:畢業生就業以半導體、電子資訊、光電,化工業、材料工業…等為大項,其他如醫藥、生技、綠色能源、環保、保健食品等產業,有寬廣的就業機會與發展空間,本系學生就業率超過100%+。 |
本系擁有50多年歷史,培育逾5千名畢業生,活躍於半導體、光電、材料化學品、能源、環保、石化、生技、食品、等產業,並廣受企業肯定。本系張棋榕特聘教授更入選 Elsevier 世界前 2% 科學家,展現卓越研究實力。為提升實作能力,本系提供團隊與個人專題,同學可加入16位專任師資的研究團隊,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為貼近產業需求,我們規劃業界參訪,並鼓勵產學課程、企業實習與國際交流,確保學用合一。 |
我的學系 |
東海大學 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學系 |
逢甲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 印刷電路板基礎工程本課程介紹電路板產業,瞭解電路板之種類、設計、材料、製造程序、設備、技術、工程、應用、管理等以及未來發展方向。由產業界具有豐富實務經驗之PCB廠工程專家及管理階層親自授課,課程中除安排課堂上課外,並將安排修課同學至電路板廠內實際參觀電路板流程,期使理論與實務並重。 圖解:學生手做 版權:系所活動照片 ![]() 高分子醫材應用與發展本特色課程結合塑膠中心專家業師從產業角度導入,著眼於台灣醫療產業發展、產業競爭探討及升級策略、並介紹醫療器材法規基礎與策略、醫療器材產品驗證、特殊表面處理技術、醫材市場及國際競爭策略探討等。 課程並將安排醫療產業參訪如目前熱門的隱形眼鏡產業。 圖解:中部地區為台灣塑膠產業聚集之處 版權:系所活動照片 ![]() 石化工業實務讓學生了解石化產業的基本概念及架構、石化產業的未來發展、製程設計及設備元件挑選、工廠的基本運作與維修。進而讓學生知道如何運用學校所學到的化工知識以及工具,去解決石油化學工業中的相關問題。 圖解:參訪 版權:系所活動照片 ![]() 燃料電池與實作最近全世界及台灣電動車產業發展蓬勃,其中電動車最關鍵的技術之一是電池製作及相關材料。本課程藉由圖像方式及教導學生製作燃料電池,使學生具備相關技術協助研究及電池製作,以具投入電池產業所需的知識及專業技術。 圖解:燃料電池與實作手做 版權:系所活動照片 |
![]() 單元操作
本課程分涵蓋三個學期,學習化學工業程序中,物質在各個單元進行物理或化學變化時,牽涉的流體、能量、質量傳輸現象,同學將瞭解三類輸送程序的理論與計算,並應用於流體混合、物質反應及分離程序的實務。 版權:本系照片 ![]() 化學反應工程
本課程探討由實驗室的化學反應,至規模化生產所牽涉之反應動力學分析及反應器設計理論。同學將學習如何由實驗數據推估反應機制,並瞭解反應速率、溫度、催化劑對反應器體積的影響,並進行反應器設計。 版權:本系照片 ![]() 程序設計本課程整合質能平衡.單元操作.化學反應工程.化工熱力學等理論,介紹化工程序流程與設計實務經驗,訓練同學執行化學相關程序或工程的規劃與設計專題,強化同學統整、分析、團隊合作與表達能力。本課程也邀請化工產業專家協同教學或專題演講,並安排至業界參訪,使同學更瞭解化工相關產業的發展,鏈結所學至實務應用層面。 版權:本系照片 |
我的學系 |
東海大學 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學系 |
逢甲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 圖解:中央研究院32屆新科院士 版權:中央研究院32屆新科院士照片
何德仲(化工系13屆系友)何德仲系友今年榮獲第32屆中央研究院新任院士,中研院士為學術的最高榮譽。退伍後以在東海大學求學階段用英文發表有關流體力學相關文章申請到以化工聞名德拉瓦大學化工系,並獲得全額獎學金。其在該校並無就讀碩士,而是通過其資格考直接念博士,也因為表現傑出3年即獲得博士學位,是第一位台灣人到德拉瓦大學就讀的學生 鼓勵大一到大四學期間要找出自己的強項與興趣,紮實打好基礎,為未來做好準備。也鼓勵學生畢業之後出去闖一闖。他剛開始是在一家小公司上班,研究發明出一種很貴的催化劑,但為節省成本,試驗各種不同方法,結果在try and error 中,測出傳統的觸媒放上面,新發明的觸媒放下面,是最好的,也因此這個研究發明為公司賺了錢。他的經驗證明,做任何一件事,只要秉持孜孜不倦的態度,就會有成功的一天。 ![]() 圖解:右二為曾毓麒先生 版權:東海化材系
曾毓麒(32屆系友)曾毓麒目前為集盛公司總廠長,在大學時的學業表現並不理想,有些科目無法過關,到大四畢業那年還在暑修,才取得畢業資格。他曾經徬徨過,選修了文學方面的課程,讓他在想法上比較正向,例如他說:「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藝術家,但每一個人均可成為欣賞家。」還鼓勵學生,「不急著站起來,看看地上有什麼可以撿。」 畢業後他知道以自己的成績很難找到好工作,所以不放棄任何機會,剛好新光合成公司擴廠,設廠的經歷讓他學習到很多。後來有機會完成碩士和博士學位,除了學識更上一層樓,因而參與集盛集團擴建,並且有機會出國去介紹公司的產品,配合學歷和工作上的經歷,他想辦法讓自己成為公司的資產,做不到世界最大,就要做世界第一。 ![]() 圖解:展領公司董事長 版權:1997黃呈玉先生榮獲第二十屆青年創業楷模照片
黃呈玉(19屆系友)黃呈玉系友目前為展領公司董事長,大學求學期間印象最深刻的課為單元操作實驗,很懷念和同學一起動手做實驗的時光,實驗講求真實數據,這對他在踏出社會前基本能力的提升幫助很大。畢業後第一份工作在台塑關係企業,那時薪水1個月九千元,他立志畢業工作3年後年薪破百萬,3年後出來創業,第1年年薪就破百萬。 在現今工商業社會,在校時應先充實專業知識,畢業出社會之後,馬上就會用到在校所學知識,此外,在工作時一定要永遠保有一顆熱忱的心及服務的精神。 |
圖解:林文智 董事長
林文智逢甲大學應用化學系(民國70年改名為化學工程學系) 1.福懋興業生產組長 2.豐泰企業副總經理(1983~1995) 3.鈺齊國際(股)公司總經理(1995-2012) 4.鈺齊國際(股)公司董事長(現任) ![]() 圖解:張和國 董事長
張和國逢甲大學應用化學系(民國70年改名為化學工程學系) 1. 家鄉事業(股)公司(香吉士)協理,總廠長,副董事長 2. 梧濟工業(股)公司總經理,副董事長 3. 新懋鋁業(股)董事長(現任) ![]() 圖解:賴俊麟 理事長
賴俊麟逢甲大學化學工程學系 1. 聯景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暨總經理(2011~) 2. 聯電新投資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資深副總(2010~) 3. 聯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2008~2010) 4. 聯華電子(股)公司中央生產企劃部長(2005~2008) 5. 聯華電子(股)公司營運企劃部副部長(1999~2005) 6. 寬心自在協會理事長(現任) 圖解:廖重義 董事長
廖重義逢甲大學應用化學系(民國70年改名為化學工程學系) 1. 長泓膠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1995~至今) 2. 長欣膠業(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2003~至今) 3. 佰力(上海)醫藥材枓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2010~至今) 4. 弘詳膠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1996~至今) ![]() 圖解:張忠傑 董事長
張忠傑逢甲大學化學工程學系(博士班96年畢業) 1.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聘用助理研究員(2011~2016) 2.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擔任客座專家(2016~2017) 3.臺北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院牙體技術學系助理教授(專任)(2017-2018) 4.格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現任) 5.格棋化合物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現任) |
我的學系 |
東海大學 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學系 |
逢甲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
---|---|---|
多元能力 |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2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2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2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25%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5%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5%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2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