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分享網頁
已複製網址
我的學系 東海大學
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學系
逢甲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所屬學群 工程學群
化學工程學類
工程學群
化學工程學類
所在校區

校本部

407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四段1727號

校本部

台中市西屯區文華路100號

學系特色

以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專業為核心,發展生醫與奈微米尖端材料、綠色能源及儲能系統、節能製程及其相關化工程序。
精實永續循環經濟之跨域人才培育,融入AI科技與博雅人文教育、綿密的系友企導計畫、職場實習與就業之橋接連結。
拓展國際性視野及強化提升自信力,國際百大名校雙聯學位交換、多元性教學強化學習、密切的關心互動與輔導陪伴。

  下載詳細資料

本系課程包括化學反應與化工製造相關基礎課程,以及先進化材、光電與半導體、生化生醫、綠色製程與能源等領域之課程。培育學生具有光電、半導體、電子、高分子、石化、材料、生化、能源等產業所需之化學與工程製造相關專業知識與計畫管理技能,加強學生實作與整合能力。

學科意涵

本系結合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形成跨領域整合學系,以程序工程為基礎,學習將化學與材料科學家在實驗室中的成果順利發展成為產品,並能以最節省成本、低能耗和低(無)汙染的方式大量生產。本系的專業係以數學、物理與化學的觀念為基礎,結合實驗研究、理論分析和科學計算等三種主要能力的跨領域學科。

化學工程橫跨多領域,運用物理、化學原理,學習量產技術與製程設計,將原料轉化為高附加價值產品。例如:(1)半導體與光電—關鍵元件製造;(2)新興工程材料—開發更輕、更耐用、更環保的材料;(3)環保與新能源—推動永續技術,守護地球;(4) 醫藥與生技—研發創新藥物與醫材。化學工程師在高科技與日常生活中扮演關鍵角色。化工系畢業生職涯選擇無限!

學習方法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本系屬於實作型學系,舉凡對於任何生活上的材料、化學、電子等產品的研究與製造有興趣的同學均很合適。
同學能夠提出個人對於相關領域(但不限)的任何學習經驗,特別是有長期性的投入及學習。
如公仔模型製作,可能包括公母模、灌模、漆料等相關材料與加工,同學能夠從中了解材料的成分與特性,並能有持續性的毅力展現。

本系專業課程多以數學、物理、化學等基礎科學為基礎,並重視團隊學習與合作探究的能力。因此,在高中階段,除了可多參與相關學科的課程與活動外,也可以透過小組討論或專題合作,探索並發現問題,藉此激發學習興趣,並提升團隊合作的能力。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與一般化學系相比,本系在把產品從實驗室帶到工廠。為了有效率的大量生產,必須學習如何放大製造程序及設計工廠等。
與材料科學系相比,本系依然強調在製造,由於本系有堅強的化學能力,因此在各項材料的生產製造領域都有特別優勢。
與傳統化工系相比,本系特別加強材料與生物科技的課程,讓同學畢業後更容易投入各項新興科技產業領域。

化學系專注分子層級化學反應、合成與分析方法、物質特性;材料系則聚焦奈米、電子、金屬陶瓷等材料的製備與結構分析。化工系則培養「具備化學知識的工程師」,應用科學理論於製程開發與優化。課程涵蓋物理、化學、熱力學、流體力學、熱質傳與反應工程,也擴及高分子與半導體等關鍵材料的特性與應用。因此化工系畢業生可順利進入半導體、光電、生技醫藥、能源、精密化學等製造業,扮演將原料有效轉化為高價值產品的關鍵角色。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化材系畢業生出路不只是化工廠,在半導體、電子、生醫、能源與製造業均是本系畢業生可能的出路。

超過 60%化工系畢業生投入半導體、光電等電子製造產業,推動科技發展。此外,還能進入化學原料、新興能源、生醫製藥、食品及民生用品等領域,運用專業開發產品、優化製程。各類製造業都需要化工人才將原料轉化為高品質產品,讓科技進步、生活更美好。想要廣闊發展更多職涯路徑?化工系是最佳選擇!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化材的訓練著重於化學工廠營運相關設計、維護、控制及操作,將學生訓練成為一個工程師;化學系則強調基礎理論,將學學生培養成一個化學家。〝化學工廠〞的範圍是很廣的,包括了石油與聚合物工業、化學品製造、製藥、材料與微電子的製程以及食品工業等。如同總鋪師能一次煮1000顆蛋,須控制每顆蛋的熟度都一樣。

【化工系】除了學習化學相關知識,核心課程還包含數學、物理與工程技術,尤其強調實驗/實作、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之培訓,著重基本學理整合並鏈結至實務。

補充提醒與說明

1.就業機會:畢業生就業以半導體、電子資訊、光電,化工業、材料工業…等為大項,其他如醫藥、生技、綠色能源、環保、保健食品等產業,有寬廣的就業機會與發展空間,本系學生就業率超過100%+。
2.學術研究:畢業生有相當比例進入國內外研究所就讀(超過60%),進而投入各學術單位或研究中心,從事教學或創新研發工作。

本系擁有50多年歷史,培育逾5千名畢業生,活躍於半導體、光電、材料化學品、能源、環保、石化、生技、食品、等產業,並廣受企業肯定。本系張棋榕特聘教授更入選 Elsevier 世界前 2% 科學家,展現卓越研究實力。為提升實作能力,本系提供團隊與個人專題,同學可加入16位專任師資的研究團隊,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為貼近產業需求,我們規劃業界參訪,並鼓勵產學課程、企業實習與國際交流,確保學用合一。

我的學系 東海大學
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學系
逢甲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普通物理
    • 微積分
    • 化工與材料工程概論
    • 生物技術
    • 普通化學
    • 普通化學實驗
    • 普通物理實驗
    • 無機材料化學
    • 無機材料化學實驗
    • 質能均衡
  • 大二必修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工程數學
    • 有機化學
    • 有機化學實驗
    • 物理化學
    • 物理化學實驗
    • 材料熱力學
    • 單元操作(一)
  • 大三必修
    • 化工與材料實驗(一)
    • 有機材料化學
    • 單元操作(二)
    • 儀器分析
    • 儀器分析實驗
    • 化工熱力學
    • 單元操作(三)
    • 化學反應工程
    • 化工與材料實驗(二)
  • 大四必修
    • 程序設計
    • 程序控制
    • 化工與材料實驗(三)
  • 大一必修
    • 普通化學
    • 普通物理
    • 質能均衡
    • 微積分
    • 化工計算方法
    • 普通化學實驗
    • 化工永續與工安概論
  • 大二必修
    • 工程數學
    • 有機化學
    • 分析化學
    • 物理化學(一)
    • 物理化學(二)
    • 單元操作(一)
    • 有機化學實驗
  • 大三必修
    • 單元操作(二)
    • 單元操作(三)
    • 化工熱力學
    • 化學反應工程
    • 程序控制
    • 程序設計(一)
    • 物理化學實驗
    • 化工材料於產業應用
    • 單元操作實驗(一)
  • 大四必修
    • 程序設計( 二)
    • 單元操作實驗(二)
專業選修課程
  • 製程與能源工程領域
    • 工程設計實務、工業及環保觸媒學、化學工業程序、程序最佳化合成方法、程序模擬、製程設計專題、半導體製程概論、石化工業實務、生物材料製程與評估
  • 材料工程領域
    • 生醫材料、材料分析、材料熱力學、半導體製程概論、電路板基礎工程、複合材料、高分子導論、高分子材料與應用、高分子奈米複合材料、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流變學、生物材料製程與評估、膠體與表面化學、化工與材料議題實作
  • 生化工程領域
    • 生物化學概論、生物化學(一)、生物化學(二)、生物材料製程與評估、生物程序工程、生醫工程概論、生醫材料、高等生化工程、基因工程、生化分離程序設計、高分子醫材應用與發展 、應用生化學
  • 先進化材
    • 石油化學、塗料化學、觸媒化學、高分子工程、高分子化學概論、高分子物理概論
  • 光電與半導體
    • 光譜學、奈米技術概論、半導體封裝概論、高分子電子材料、化學與光、有機光電材料概論
  • 生化生醫
    • 生物科技概論、發酵工程、化工分離技術、微生物學
  • 綠色製程與能源
    • 綠色能源、界面活性劑應用、界面活性劑化學、高分子工程、有機光電材料、奈米材料模擬
特色課程
我的學系 東海大學
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學系
逢甲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適合從事工作
  • 其他工程研發主管

    負責工、能源、生技醫療、環境科學、電池能源,及其他工程相關專案之計劃、指揮之研究發展活動,並進行部門日常管理。


  • 生產製造主管

    從事化工、能源、生技醫療、環境科學、電池能源等,相關領域之生產、製造、人員及廠務管理工作。


  • 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

    凡具有大專院校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的身分,從事大專院校教學、研究與推廣的工作。


  • 化學工程師

    從事商業性化學、物理或生物轉換作業(如:化學品、石油衍生物、金屬、食品、藥品、添加物、合成材料等物品之製造、研發、品管及汙染防制等),並規劃與監督工廠之設計及設備之安裝、操作、維修。


  • 半導體工程師

    從事半導體工程之問題研究、設計及技術指導、測試、改良等工作。


  • 品管/品保工程師

    從事產品或服務品質標準之設定,並利用各種管理技術,維持與改進其品質之工作。


  • 特用化學工程師

    應用化學技術進行特用化學品製造研發,並規劃特用化學製品的生產流程、製造設備設計與改善工作。


  • 產品研發工程師

    依據市場產品需求,進行產品的初始設計,並負責新產品製程的導入,並進行製程的檢測,以使新產品能夠穩定生產且符合相關標準之工作。


系友生涯

我的學系

東海大學
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學系
逢甲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多元能力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15% Complete
1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Complete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Complete
10%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0% Complete
1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Complete
10%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10% Complete
10%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5% Complete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Complete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Complete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Complete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Complete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Complete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Complete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25% Complete
2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25% Complete
2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25% Complete
2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25% Complete
25%

性格特質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5% Complete
1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5% Complete
1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5% Complete
1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Complete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Complete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Complete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Complete
1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5% Complete
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5% Complete
5%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5% Complete
5%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Complete
2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20% Complete
2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20% Complete
2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Complete
2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20% Complete
20%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