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學系 |
國立臺灣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
國立成功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
---|---|---|
所屬學群 |
資訊學群
跨
工程學群
電機工程學類 |
資訊學群
跨
工程學群
電機工程學類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
校本部 701 臺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 |
學系特色 |
臺大電機系的三大特色: |
本系涵蓋領域完整,利於因應未來產業技術潮流之變動:半導體、光電、IC製程及設計、醫學電子、控制、電力電子、能源發電、電子材料、通訊、資訊及電腦。本系大一大二不分組,大三依個人興趣與志願,才決定未來想走的領域及方向自行選組。建立五年一貫預研生制度,大三即可進入研究室參與專題研究,碩一修畢後便可以提前畢業進入職場或是選擇再進修。 |
學科意涵 |
臺大電機系在學習資通訊科技及相關之軟硬體技術。資通訊科技無所不在,舉凡物聯網、雲端運算、5G/6G通訊、無人車/機、量子計算、生醫電子、綠能科技等皆屬之;硬體技術包含半導體製程、積體電路系統、光電科技、量子科技、電源管理、微波通信與機器人學;軟體技術從數學邏輯、演算法到程式架構與應用,包含人工智慧、機器學習、資料科學及電子自動化設計等。 |
本系,並非電子加機械的合稱,而是學習將電力應用機械動力改善人類生活的科學。廣義的電機系,包含計算機、通訊、控制,半導體、電力、積體電路設計、微機電/機電系統整合等方向。未來電機系較熱門的趨勢,應該是電信通訊、人工智慧、奈米電子、綠能、物聯網、智能設備或機具等方向。 |
學習方法 |
![]() 一、基礎學科能力:A、數學能力:如微積分、工程數學。B、基礎物理能力:如普通物理學、電磁學、近代物理等。C、資訊邏輯能力:如程式設計、演算法與資料結構。 ![]() 二、電機基礎理論:如電路學、電子學、電磁學、邏輯設計、信號與系統、演算法等電機領域之基礎理論與知識。 ![]() 三、實作課程:藉由動手實作以驗證所學、探索興趣,如電資工程入門設計與實作、資料結構與程式設計、電子電路實驗、嵌入式系統實驗、網路多媒體實驗、半導體製程實驗、微波通信實驗等。 ![]() 四、子領域專業與探索:透過電機子領域之進階引導式課程,如固態電子學、微波系統導論、光電導論、生醫工程概論、積體電路設計、電力工程導論、通信原理、控制系統、計算機結構、電子設計自動化導論等,讓學生進一步學習各子領域之專業科目,並探索個人志趣。 未上傳圖片 五、大學部專題研究:透過與教授共同進行最前瞻的研究計畫,除能從中驗證各項課程所學到的基礎知識外,體驗世界最前沿的科技發展課題,親身體驗科技領域的無窮魅力,並培養紮實的解決問題能力,奠定成為未來科技領導人才的基礎。 |
![]() 數據分析與軟體操作:讓學生使用的電機理論技巧,並設計程式撰寫運用在各種工程上,能夠解決各種工程問題、運用電機知識擷取資料庫資料進行分析並建構人工智慧雛形或開發一個網路平台應用。 圖解:電機知識 版權:電機系 ![]() 實驗與合作學習:設計並執行實驗,計畫管理、有效溝通與團隊合作,以及分析與解釋數據的能力。 圖解:電路實習 版權:電機系 ![]() 專題實作與成果展示或競賽: 讓學生在大四時組織團隊,整合運用四年所學,進行規劃設計,學習計畫管理,結果製作成一完整之作品發表會或參與國內外競賽: 如微軟潛能創意盃、教育部或科技公司所辦競賽等。 圖解:微軟潛能創意盃 版權:電機系 未上傳圖片 理論與實習課程:工程數學、線性代數、控制工程與實習、電子學與實習、計算機概論、邏輯系統與實習、電機概論與實習、訊號與系統、電磁學、機率與統計、半導體元件、電力電子學、作業系統、資料結構緒論、訊號與系統等電機基礎知識、熟悉電子儀器操作與訓練電子電路實作能力。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高中物理學與數學是就讀理工科系最重要的基礎,藉由基礎理論的理解以及充份的練習,未來在接觸電機各個次學科領域時,方能駕輕就熟。此外,英文閱讀與邏輯分析能力亦非常的重要,可透過大量閱讀以及寫作練習,達到如實反應自身想法的境界,這對於科技發展過程中,傳遞想法與建立科學邏輯過程,亦非常重要。 |
在數學及物理學科建立良好基礎與培養獨立思考及邏輯推理能力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電機領域同時涵蓋軟硬體相關科技。從晶片設計開發、半導體製程、顯示器模組、天線傳輸系統、作業系統及軟體開發、程式撰寫、AI人工智能、資訊安全、語音及影像處理、無人機、物聯網及量子計算等範疇皆屬於電機領域。由於涵蓋甚廣,相較其他相關科系側重單一領域,電機領域著重每一模組的基礎知識並強調軟硬體系統整合。 |
電機系和電子系很接近,但通常電機會加入一些《馬達、控制、電力》的課程,而且會比較著重《電磁學》的部分。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工程師是爆肝行業? 無論從事設計、研發、與製造工作,因為產品競爭較激烈,工作步調較緊湊,但是主要公司之管理都朝人性化發展,只要是制度完善的機構與公司,都有適當之保障與福利。 |
講到從電機畢業學生只會想到南科、中科、竹科當工程師、台電、中鋼或民營科技公司工廠擔任電場或電力工程師。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一、電機系所學不只有硬體,還包含軟體以及系統整合。 |
電機系常被誤解為只懂硬體,不懂軟體程式。本系透過課程安排及基礎電機實驗訓練,使學生具有軟體與硬體兼顧實力,涵蓋資訊、控制、電力、電子、通訊之整合培育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發揮所長至人工智慧、大數據、雲端、機器人、積體電路設計、工業設備自動化、生醫工程、無線通訊、物聯網、奈米電子等重要產業。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一、由於在高中階段並無直接與電機系相關之學科,只要對於物理、數學或資訊有興趣的同學,均適合就讀本系。 |
本系課程設計為大一不分類組,在大二至大四時學生依據興趣選擇三大學群(1.電路與系統、2.電子與材料、3.電腦與通訊)中一個學群作為主修領域,並選修學群所規劃專業課程,發展個人獨特之競爭優勢。同時開放選擇其他學群專業課程視為個人第二專長或第二學程;若學習狀況不佳時則改換其他學群專業課程作為適合自己能力所需專長,有助學生探索職涯性向,適性發展,並發揮個人潛能及團隊合作精神,強化在未來科技的競爭力。 |
我的學系 |
國立臺灣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
國立成功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 請點擊上圖瞭解更多Please click on the image for details. ![]() 請點擊上圖瞭解更多Please click on the image for details. ![]() 請點擊上圖瞭解更多Please click on the image for details. ![]() 請點擊上圖瞭解更多Please click on the image for details. ![]() 請點擊上圖瞭解更多Please click on the image for details. |
![]() 計算機概論(一)、(二)1.基礎理論講解 2.程式練習示範 圖解:計算機概論 版權:電機系 ![]() 網際網路程式設計從理論、技術及實作三方面協助學生學習製作一個網路平台的開發。 圖解:網際網路程式設計 版權:電機系 ![]() 專題討論邀請專家、學者及業界等作專題演講、各所組簡介。 圖解:專題討論 版權:電機系 ![]() 電子電路實驗(一)、(二)1. 熟悉基礎電子儀器及電路實驗操作。 2. 培養分析與解釋實驗結果之能力。 圖解:電子電路實驗 版權:電機系 ![]() 邏輯系統實驗實作與設計邏輯系統並學習數位系統設計工具之使用。 圖解:邏輯系統實驗 版權:電機系 |
我的學系 |
國立臺灣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
國立成功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
施敏1.國立台灣大學電機系學士 2.美國史丹佛大學電機工程博士 3.美國貝爾實驗室研究 4.國立交通大學校級特聘講座教授 5.國家實驗研究院榮譽顧問 6.IEEE -Life Fellow 7.中央研究院院士 8.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9.教育部國家講座教授 施敏先生,對現代微電子科技(Microelectronics)的發展有重大貢獻,是半導體元件物理及製程技術的權威。同時為《半導體元件物理學》作者,本書被翻譯成多種語言,銷量超過100萬冊,為全球數千個大學、工業及研究機構所採用,故有「半導體界的聖經」之美譽。且在1967年與Kahng博士發明非揮發性記憶體(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Memory)提供了現代智慧型手機誕生。 ![]()
劉德音1.國立臺灣電機工程學系畢業 2.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電機暨電腦資訊碩士及博士 3.美國加州Intel公司CMOS技術開發之製程整合經理 4.美國紐澤西州AT&T貝爾實驗室高速電子研究實驗室研究經理 5.台灣積體電路製造公司董事長 劉德音董事長現為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董事長。劉董事長自加入台積電以來,不僅突破先進技術瓶頸,更驅使製程技術的不斷躍進至2奈米,釋放了全球IC設計公司的創意動能,讓研發出來的科技均能切中終端產品的需要,不僅延續台積電企業發展的成長動能,也帶動各式數位電子產品的百花齊放,為人類生活帶來便利與美好。 ![]()
高民環1.國立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學士 2.美國田納西大學電機碩士、博士 3.Teledyne Systems系統工程師 4.King Radio、Allied-Signal 工程部經理 5.國際航電股份有限公司(GARMIN)創辦人、執行長、董事長 高民環博士為GARMIN公司創辨人,GARMIN在GPS導航裝置、航空、航海、戶外休閒、汽車導航等應用領域為全球市場佔有率第一。其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為產業霸主,且已連續數年榮獲《富比世》(Forbes) 雜誌評選為全球2000大企業之一,全球每10個手持式GPS中,就有7個是台灣製造,也因此高博士被《富比世》雜誌封為「一手掌握全世界天空的人」。 ![]()
胡正明1.國立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士 2.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電機及計算機碩士、博士 3.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電機及計算機系教授 4.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電機系教授 5.台積電(TSMC)技術長 6.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7.美國國家發明家協會院士 8.中央研究院院士 9.IEEE Fellow 胡正明教授除了是微電子微型化物理及可靠性物理研究的重要開拓者,也是半導體領域先驅級人物。主要科技成就為:發明FinFET技術,深遠地影響Smartphone、AI與5G等技術開發;領導研究出BSIM,從實際MOSFET電晶體的複雜物理推演出數學模型,該數學模型於1997年被國際上38家大公司參與的電晶體模型理事會選為設計晶片的第一個且唯一的國際標準。 ![]()
馬佐平1.國立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士 2.美國耶魯大學碩士、博士 3.美國耶魯大學講座教授 4.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5.IEEE Fellow 6.IEEE「葛洛夫」獎 7.美國康乃狄克科技勳章 8.中研院院士 馬佐平博士自一九七七年起於美國耶魯大學擔任教職,期間兩度出任電機工程系主任,對推動研究及人才培養不遺餘力。馬佐平博士為半導體物理及科技領域先驅,研究領域包含半導體、積體電路、前緣記憶儲存科技及電晶體材料等,其首倡以氮化矽作為MOS柵介質來取代二氧化矽,為往後高介質常數柵的介質研究帶來重要啟發,對台灣半導體產業及電子業貢獻良多。 |
未上傳圖片
劉炯朗劉學長於(1956)畢業成功大學電機系,並於2000年時當選中央研究院院士。歷經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伊利諾大學任教、擔任國立清華大學校長及現任集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國際知名之計算機科學家,對於即時系統、電腦輔助設計、VLSI布局、組合最佳化、離散數學等領域均有傑出貢獻,並且在2011年獲得有「EDA界的諾貝爾獎」之稱的卡夫曼獎。 未上傳圖片
陳良基陳學長分別於1979年畢業成功大學電機系、於1981年獲本系碩士學位及於1986年獲本系博士學位;並於2001年獲 IEEE Fellow,歷經台大電子所所長、工業技術研究院電子工業研究所所長、台大電機系特聘教授、國家實驗研究院 院長及現任科技部 部長。 推動數位信號處理系統設計、超大型積體電路設計及視訊編碼系統設計等積體電路晶片設計運用PC、平板、穿戴裝置、手機智慧車用、智慧醫療等相關產品。 未上傳圖片
陳瑞聰陳學長於1949年畢業成功大學電機系,曾任金寶電子執行副總經理,現任仁寶電腦總經理。 除NB、PC、平板、穿戴裝置、手機相關產品,也推動在車用業務方面: 車用相關中控系統、CPU管控、無人駕駛等;在醫療部分:醫材、醫療雲、智慧醫療相關領域都有投入,現在正從週邊往核心涉入,雖然營業額不像PC成長那麼快,但根紮的越深,對獲利貢獻越高。 未上傳圖片
吳敏求吳學長於,於1970年畢業成功大學電機系,於1989年創辦旺宏電子,於2005年三月起擔任旺宏電子董事長迄今,現任旺宏電子董事長暨執行長。 帶領數十位專業人才共同返國創業,扭轉當時高科技人才多數流向海外的風氣,尤其,為協助國內高科技產業擁有更足夠的資源進行產品及技術研發,他更推動成立以高科技產業為投資標的之「第三類股」。1995年,旺宏電子成為第一家以第三類股在台灣上市的標竿企業,進而促成海外資金大幅提高投資台灣的比例。 未上傳圖片
吳炳昇吳學長分別於1980年畢業成功大學電機系、於1982年獲本系碩士學位及於1986年獲本系博士學位;經歷奇景光電董事長、奇美電子執行副總、奇美電子技術副總、工研院電子所研究員、 中山大學電機系副教授,現任奇景光電董事長。 到電子所從一名研究員做起,投入當時還很冷門的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TFT-LCD)技術,十分少見。TFT-LCD一做就是二十年,硬是從冷門搞到現在的當紅。這就是吳炳昇看得比別人遠、馬步蹲得比別人久、又能沉得住氣的地方。電子所老同事這樣形容。開始他TFT-LCD產業研究的第一步,也成為日後對台灣TFT-LCD產業貢獻良多的功臣。 |
我的學系 |
國立臺灣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
國立成功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 |
---|---|---|
多元能力 |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2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10%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10%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10%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10%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10%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10%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10%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5%
系統運作:評估與分析系統的運作方式、效能,考慮運作成本與效益,制定系統運作可改善或調整的方式。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
性格特質 |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3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3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5%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10%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5%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2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2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2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2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20%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