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大學 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 |
國立中興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 |
|
---|---|---|
所屬學群 |
工程學群
跨
地球環境學群
環境工程學類 |
工程學群
跨
地球環境學群
環境工程學類 |
所在校區 |
校本部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
校本部 402 台中市南區興大路145號 |
學系特色 |
本系乃應用高科技工程技術以改善或保護生產、生活及生態環境之專門學科,因此,過去教學研究涵蓋「生物環境工程」、「生態工程與水土資源」及「生物環境系統與資訊」等三大領域。之後為符合教學研究發展需求,將領域進行重整成為兩大面向: 「生態環境規劃」與「水土資源工程」。 |
中興大學環境工程學系 成立於民國六十五年六月,是國內最早的環境工程學系之一,本系招生宗旨以培育環境永續及污染防治專業人才,教學方面除了數理和工程基礎外,同時加強生態及生物科技的應用,教育的宗旨以訓練學生具備環境倫理和環境保護的素養,培育學生能應用所學於分析及解決環境問題的能力。 |
學科意涵 |
生工系為「建構永續環境的工程師」:更進一步脫離傳統以「人」為主的工程思維,往「環境」的評估與規劃發展,嘗試以系統性的工程方法解決問題。 |
本系招生宗旨以培育環境永續及污染防治專業人才,教學同時注重理論和實驗,除了數理和工程基礎外,同時加強生態及生物科技的應用,教學實驗室有設備相當完整的水質分析實驗室、微生物實驗室及環工單操實驗室,教育的宗旨以訓練學生具備環境倫理和環境保護的素養,培育學生能應用所學於分析及解決環境問題。 |
學習方法 |
實驗:土壤力學、流體力學、環境化學試驗讓同學可親自動手,提昇實作經驗、分析數據之能力。 圖解:生工系實驗室 實地參訪:藉由實地參訪使同學能親自體驗課堂講授與實務運作的關聯,如:石門水庫參訪,蘭雅作業所,台灣大學癌醫中心大樓、社子島濕地生態等。 圖解:社子島溼地戶外參訪 未上傳圖片 專題:專題研究課程由指導教師協助學生,學習如何從問題發現到找尋解決之道,尋求最適當應對方法,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與動手實作的能力。 |
未上傳圖片 基本環境工程學理之學習 : 數學、物理、化學、生物 未上傳圖片 動手實作能力之訓練加強與業界的互動及合作學校教育的目標即是讓學生畢業後能立刻融入工作環境,而工程領域首重實務與理論合一。要滿足此目標,學生與業界平時的互動即不可缺。本系將持續拓展學生的實習機會,參訪機會,以及建教合作的機會,讓學生能夠在做中學,以期畢業生接能符合未來工作環境的需求。 未上傳圖片 發展生物科技、奈米科技研究傳統的人為介入方式以改善環境,在今日已逐漸被如何藉助自然的力量來完成環境保護的工作所取代。應用奈米技術與生物科技的結合在未來多變且複雜的環境將是必然的趨勢。相關課程的擬定,研究設備的發展將成為本系未來的重點。 未上傳圖片 跨領域及整合應用的發展環境工程係一跨領域的學門,未來的環境問題也不是單一的系、所能夠解決。既有的課程之外,新的問題需要新的課程設計與研究開發。全球暖化,能源危機,這些都需要跨領域的合作。此亦是本系未來發展方向。 |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
大學實驗課程除了重視實驗過程之細節外,更重視實驗結果之分析與問題檢討,未必會有標準答案,建議高中同學藉由實驗課程培養驗證科學之精神及問題探討。另本系致力於培育具有分析、創新及解決問題能力,並具備健全品格及關懷社會及生物資源與農業科學之專業科技人才,建議同學除了認真學習高中學業外,亦要時時關注與自身息息相關之各項議題,發現問題,結合本系相關課程及專題研究尋求問題之解答,並學習解決問題之能力,以充實自己。 |
在高中學習階段可參與環境相關科展研究或實驗課程,除了課程所需之內容外,也能多參加有關團隊合作之營隊活動,以利未來培養獨立思考及解決問題之能力,也能培養人際達團隊合作之養成。 |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
生工與生命科學:生工是「工程」,目標是結合工程與生態的概念,因此我們關心的是整體生態系統是否受到影響,在開發同時也能維持永續經營。而生科是「科學」,目標是了解各種生物體的特性與各種生物之間的差異。 |
在工業快速發展,環境污染和自然生態惡化發生之時,環保人力需求增加,本系招生宗旨以培育環境保護及污染防治專業人才,特色在於師資完整,教學同時注重理論和實驗,教學方面除了數理和工程基礎外,同時加強生態及生物科技的應用,教學實驗室有設備相當完整的教學實驗室,大學部的訓練從理工基礎進入環工應用的專業,教育的宗旨以訓練學生具備環境倫理和環境保護的素養,培育學生能應用所學於分析及解決環境問題的能力。 |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
本系課程規畫以畢業後能考取「水利工程」技師以及「水土保持」技師為主,而「建築」相關課程雖在本系有開設永續綠建築、建築環境控制等課程,但本系建築課程之學分並無達到建築師之最低要求。 |
無 |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
系名的「生物」是指「生物環境的」(Bioenvironmental),致力於評估營造友善生物環境的工程,主軸仍在工程上。儘管研究重點不在生物上,但我們仍需要相關的基本知識,因此必修課中才要上普通生物學丙學習最基礎的知識、生態學則教會我們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 |
環境工程與一般工程科系不同,必須整合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專業,但也是本系迷人之處,能多方位解決環境污染問題 |
補充提醒與說明 |
請參閱本系高中生專區網頁:https://ntubse.github.io/introduction/index.html |
隨著人類文明進步環境問題也日趨複雜,新的環境問題像是能源枯竭、資源耗竭、水資源的不足、環境荷爾蒙的出現、氣候變遷、溫室效應等,在在都顯示未來人類所面臨的問題不若過去那麼單純,也不若過去那麼侷限。如何在既有課程上發展新的課程,拓展新的研究領域是本系未來要面對的課題。本系將秉持『誠樸精勤』的校風持續為國家培養基礎的環工人才外,也會跟隨著時代的脈動研發環境新問題的解決方法。 |
國立臺灣大學 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 |
國立中興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 |
|
---|---|---|
核心課程地圖 |
|
|
專業選修課程 |
|
|
特色課程 |
未上傳圖片 環境化學以瞭解化學物質於環境系統中行為之基礎知識。化學為研究物質的性質、組成、結構、以及變化的基礎自然科學;然而,環境化學為探討物質與環境交互作用下可能產生的各種化學變化,包括物質於環境中的性狀變化、傳輸與宿命。本課程將涵蓋數個重要議題,包括綠色化學、動力學、觸媒、電化學、錯合物、氧化還原反應等。 未上傳圖片 永續治理與影響力ESG永續治理為達成2030年永續發展目標之重要手段,本課程藉由深入了解ESG永續治理的重要元素與專業知識,及其邏輯關係。並瞭解邏輯關係與其真正意涵,檢覈公司治理的架構、治理行動、與管理系統的缺口,為永續治理轉型做準備。 未上傳圖片 永續綠建築永續環境的議題隨著全球氣候變遷與京都議定書的制訂而發酵,據統計建築相關產業與建築能源消耗約佔全國總二氧化碳排放之三成。「綠建築」在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人造環境領域裡已成為近代建築研究之顯學,亦為目前國家營建政策與法令的一環。 未上傳圖片 生物環境系統工程「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教學內容包括水文學、環境化學、熱力學、土壤科學、生物力學、遙測技術、資訊管理、環境生態、生態水利工程、水土災害防治。研究方向著重於生態環境工程、生本系提供學生優良品質之教學內容與環境,並追求卓越之研究績效。 |
環工單元操作與實驗以各式縮小版環境污染處理設備進行實驗 圖解:生物接觸氧化設備 版權:系所自拍 未上傳圖片 給水污水工程及設計自來水系統,污水處理系統之學理計算及設計 未上傳圖片 微生物學及生物處理學習基本微生物概念, 利用生物技術解決環境問題 未上傳圖片 空氣污染控制相關課程各式空氣污染物質之擴散及控制 未上傳圖片 廢棄物處理相關垃圾處理及能源回收 |
國立臺灣大學 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 |
國立中興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 |
|
---|---|---|
適合從事工作 |
|
|
系友生涯 |
吳瑞賢學經歷: 美國康乃爾大學生物與環境工程系博士,美國康乃爾大學碩士,台灣大學農業工程學系學士,建國中學畢業。 曾任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教授,系主任,工學院副院長,工學院代理院長,現任國立中央大學特聘教授兼總務長 生涯發展歷程 吳教授教授水文學與水資源系統工程,著工程水文學教科書,合著土木工程防災概論。多次擔任考選部高普考典試委員與召集人。2012-2014擔任科技部防災學門召集人,推動防災基礎與應用研究。擔任台灣災害管理學會理事長,國際灌溉排水協會(ICID)中華民國委員會秘書長。
林守堂本系79年畢業系友林守堂於2002年創立康淳科技公司,主要營業項目為超純水、廢水回收、廢水處理工程規劃、設計及施工。初設資本額2100萬元, 16年來每年穩定成長,目前實收資本額1.42億元, 員工人數135人,年營收約新台幣6億元。總公司設於台中市精密機械科技園區, 新竹、台南各設有分公司。 公司經營秉持著「要有滿意的員工,才會有滿意的客戶」之經營理念,除了優於同業的薪資福利、獎金、分紅配股外,前年更投入鉅資購買台中市南屯區文山路建地興建員工住宅31 戶,以幾乎成本價格售予員工,讓員工輕鬆擁有自用住宅。 2016年康淳科技更榮獲中小企業最高榮譽之『第25屆國家磐石獎』。 未上傳圖片
陳衍源民國83年畢業於本系 農業部農田水利署 副署長 |
圖解:國立清華大學講座教授
董瑞安1.國立臺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 博士 2.國立臺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系 碩士 3.國立中興大學環境工程學系大學 學士 國立清華大學講座教授兼國際學院院長、能環中心主任、科技部環工學門召集人 領域:環境分子科學 研究專長:環境復育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生物感測器 (Biosensors) 、環境奈米科技 (Environmental Nanotechnology) 教授課程:環境污染物宿命反應、環境奈米材料化學、環境微生物、綜合化學實驗、環境分子科學實驗、奈米材料環境應用 圖解:環境部常務次長
沈志修1.國立臺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研究所 博士 2.國立臺灣大學環境工程學系 碩士 3.國立中興大學環境工程學系大學 學士 環境部常務次長 (民國112年8月-迄今)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副署長 (民國108年1月-112年8月) 桃園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局長 (民國103年12月-108年1月)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大隊長 (民國103年8月-103年12月)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副總隊長 (民國101年3月-103年8月)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副處長(民國99年6月-101年3月) 圖解:萬年清環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版權:本人提供
何家慶國立中興大學環境工程系學士 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碩士 國立中興大學管理學碩士(EMBA) 萬年清環境工程公司為國內著名環境工程公司,2019年核准股票上櫃掛牌,,工程業務從中國、越南到非洲、中南美、印度、以色列。主要營業項目專門於工業廢水處理工程及有機廢氣處理工程,並且對目前產業界所面對的難以用傳統方式處理之廢水及廢氣發展出數項獨步全國的處理技術,累積有充分的工程經驗及應用實績。 |
國立臺灣大學 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 |
國立中興大學 環境工程學系 |
|
---|---|---|
多元能力 |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30%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30%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30%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10%
|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5%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肢體力量與協調:能使肢體快速連續彎曲、伸展或扭轉,呈現力量與平衡,做出跳躍、衝刺、投擲動作。
5%
遠觀細察:能在遠、近距離中能分辨、比較色彩差異,在不同光線強度下能觀察物體大小、距離、移動變化。
5%
聽覺辨識:能在有干擾的情況下專注於聲音來源,分辨音調、音量,並將不同強度的聲音轉為可辨讀的語句。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系統運作:評估與分析系統的運作方式、效能,考慮運作成本與效益,制定系統運作可改善或調整的方式。
5%
|
性格特質 |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1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5%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15%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10%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0%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1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5%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5%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5%
|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20%
親和接納:總是願意關懷他人情緒與感受,樂於接納與照顧他人困擾與情緒,表現和藹友善、易於親近。
20%
深思力行:常常追求事物的條理秩序,審慎確認事物的彼此關係,行事仔細考量後果。
20%
合作互助:總是願意優先關照、包容他人的需求,在不同意見中尋求最大的合作可能,優先尋求團體的共同價值,信任團體成員的指引。
10%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
探究冒險:常常樂於探索未知事物、能夠容忍陌生情境,樂於把困難視為一種挑戰,在探索、挑戰未知中偏好看見自己的成長。
5%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5%
主動積極:常常主動提出特定見解,樂於付出活力與熱情投入特定問題、活動,引領他人的行動。
5%
樂群敬業:總是表現活潑、傳遞熱情,主動參與活動,熱衷於與夥伴一同完成任務。
5%
|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