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分享網頁
已複製網址
我的學系 國立臺灣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國立臺灣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
所屬學群 工程學群
化學工程學類
工程學群
材料工程學類
所在校區

校本部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校本部

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學系特色

目前臺灣大學化學工程學系擁有36名專任教師,各自深耕於其特色研究領域,並積極推動跨領域整合,研究成果屢獲國際肯定。本系教師迄今共獲得31人次國科會傑出研究獎,亦有多位教授獲得教育部國家講座、學術獎及玉山青年等重要學術殊榮。本系聚焦於多項前沿研究領域,包括半導體材料、生醫技術、能源與永續工程、負碳技術、以及程序強化與整合等,致力於提供學生最先進的工程教育與研究訓練,培育具備全球競爭力的化工專業人才。

材料系之核心知識為以下問題之解答:
1. 各種材料之物理結構為何?如何形成?與材料性質之關係為何?
2. 各種材料之化學結構為何?如何形成?與材料性質之關係為何?
3. 如何應用1與2的知識,設計並製備符合各種應用需求的材料?
為提供上列之全面訓練,本系具備五大材料類別之專業師資:金屬、陶瓷、高分子、電子材料、與材料製程。本系學生為材料領域最尖端之專業人才,遍布各大產業。

學科意涵

化工是將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原理,應用於物質與能源的轉換與製造,致力於滿足人類生活所需,同時建構與地球永續共存的環境。其範疇已超越傳統製造業,涵蓋新興領域如半導體工業、生技製藥、尖端材料製程與再生能源等。化工人才在這些領域中皆能發揮專業所長,推動技術創新與社會進步。


下載詳細資料

材料科學與工程不僅是一門工程學科,同時也著重材料基礎性質的科學知識。
為了使學生具備學系特色中所列材料核心問題之解答能力,本系提供下列訓練進程:
1. 基礎物理、化學、數學;
2. 各類型材料物理結構之分析、計算、製備、性質;
3. 各類型材料化學結構之分析、計算、製備、性質;
4. 統整實做:利用材料核心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學習方法
高中階段可以準備的學習方法或方向

化工系課程特別強調數學計算與物理理解能力,並輔以紮實的化學知識。為了順利銜接大學階段的學習,建議同學在高中時期加強數學邏輯與物理概念的掌握,培養良好的分析與解題能力。這樣的準備不僅有助於理解化工核心課程,也能為未來深入研究與實務應用奠定穩固基礎。

1. 基礎科學能力紮根:廣泛修習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語文等基礎科學,並盡量修習加深加廣課程。
2. 材料領域熟悉度培養:固定吸收材料領域之科普新知,可透過固定閱讀科技主題之報章雜誌,隨時留意學界與業界的相關動態,以增加自己對材料、以及其應用的sense。
3. 語文能力訓練:溝通能力為材料專業人才所不可或缺之要件,因此應養成固定訓練語文能力的習慣,例如定期撰寫文章、演講、簡報、與人對談、辯論等。

與相關科系之異同

化工系與化學系的差別:
化學系著重於基礎科學的探索,其訓練強調學理推演與實驗技巧,適合對化學本質與研究有高度興趣的學生。化工系則以工程應用為導向,強調將化學原理結合物理知識與數學分析,設計並優化各類化工製程。課程內容涵蓋大型反應器設計、分離程序、流體輸送、熱交換器等單元操作,並強調系統整合與製程模擬。化工系的學習更偏重物理概念與定量計算,適合具備良好數理基礎並對實務應用有興趣的學生。
下載詳細資料

材料系:透過調整材料物理結構、化學結構、與材料製程,找出符合需求的材料。
化工系:學會大量生產各種化學品(包括各種材料的能力)。
化學系:學習化學知識:合成、化學結構分析、化學反應原理、化學特性原理等。
物理系:學習物理知識:理論物理、實驗物理、天文、量子等。
醫工系:學習輔助醫療的各種技術
光電系:學習物理中的光與電學、並學習將此等知識應用於科技的能力。

生涯發展容易誤解之處

本系畢業生的職涯發展不僅限於傳統石化工業,亦廣泛延伸至新興領域,如半導體產業、生技製藥、先進材料製程等。這些高科技產業在製程設計、系統優化與品質控管等方面,皆仰賴化學工程師的專業知識與技術支援。化工人才在其中扮演關鍵角色,負責設計、改良並確保製程穩定運行,推動產業創新與永續發展。

1:材料人是做黑手工作?答:材料人從材料物理結構、化學結構、材料製程的知識,設計符合各種應用的材料,手腦並用,是否黑手?2:讀材料系CP值不高?答:材料人薪資不但與電資相當,且學習過程中,可廣泛學習物理、化學、數學等基礎與相關知識,鮮少"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傳統工程訓練,讀來樂趣十足,充滿挑戰性

學習方法容易誤解之處

雖然「化學工程學系」的名稱中有「化學」,但其實課程內容更強調數學與物理的應用。儘管必修課程中包含多門化學相關科目,這些主要作為背景知識,幫助理解物質性質與反應行為。化工系的核心訓練在於運用數學模型與物理原理,結合化學知識來分析與解決工程問題。
下載詳細資料

材料系與化工系、化學系、醫工系、光電系等差不多?絕對不是,請參考附件說明。
念材料系一定要出國深造,才有好出路?絕對不是,請參見傑出系友介紹。
下載詳細資料

學習資源或補充說明

化工系的課程強調數學、物理與化學三科的整合應用,三者缺一不可。若同學對這三個科目感到排斥或不感興趣,在選擇科系時應謹慎考量,以免未來學習上感到吃力。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大學階段所接觸的物理內容與高中課程有明顯差異。化工系所需的物理知識主要包括流體力學、熱力學與熱質傳輸等,這些領域在高中物理中僅略有提及,甚至未曾深入介紹。因此,即使過去對物理不甚熟悉,同學仍有機會在大學重新建立理解,透過系統性的訓練逐步掌握抽象概念與工程應用。

詳情洽 http://www.mse.ntu.edu.tw/
若想要對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建議學生或家長積極參加大學博覽會來了解各系所之特色與職涯規劃,課程相關規劃可以參考本系網站,或致電本系了解。

我的學系 國立臺灣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國立臺灣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
核心課程地圖
  • 大一必修
    • 微積分1234(8)
    • 普通物理學甲(6)
    • 普通物理學實驗(2)
    • 普通化學學甲(6)
    • 普通化學學實驗(2)
    • 化學工程概論(2)
    • 質能平衡(3)
    • 計算機程式(3)
  • 大二必修
    • 工程數學(6)
    • 有機化學(3)
    • 基礎材料力學(2)
    • 有機化學實驗(1)
    • 物理化學一二(6)
    • 流體力學及操作(3)
    • 分析化學(3)
  • 大三必修
    • 化工熱力學(3)
    • 熱質量傳遞(3)
    • 物理化學實驗(1)
    • 化學工業程序(2)
    • 分離程序(3)
    • 化學反應工程(3)
    • 化學工程實驗一(1)
    • 化工程序設計(2)
  • 大四必修
    • 化學工程實驗二(1)
    • 程序控制(3)
    • 化工程序設計實作(2)
  • 不分年級必修
    • 金屬材料學
    • 陶瓷材料學
    • 高分子材料學
    • 電子材料學
  • 大一必修
    • 材料科學導論
    • 程式設計
  • 大二必修
    • 物理冶金
    • 材料熱力學
    • 材料力學
    • 工程數學
  • 大三必修
    • 材料科學與工程實驗
    • 繞射原理
    • 學士專題研究
  • 大四必修
    • 學士論文
專業選修課程
  • 化工領域
    • 石化工業程序/反應工程/觸媒化學/熱力學/單元操作專題/ 程序最適學/ 粉粒體物性/輸送現象( 一)、( 二) / 膠體與界面現象/ 微流體現象及應用/流體化工程/超臨界流體技術
  • 生物技術與生醫工程領域
    • 微生物化學工程/ 生醫工程概論/ 生醫材料專題/ 蛋白質工程/生物分子工程導論/ 生化工程專題/ 生物化學概論/ 生物界面工程專題/化工原理與生物現象/ 組織工程原理
  • 高分子與材料領域
    • 高分子化學/ 高分子加工理論/ 材料科學概論/ 有機材料合成及應用特論/ 高分子物理/ 軟質材料科學/高分子材料乙/ 應用高分子化學/ 膜分離程序/ 先端奈米孔洞材料/ 紡織技術與尖端紡織品
  • 電子材料技術領域
    • 半導體製程概論/ 精密陶瓷/ 光電材料/ 電子特用化學品技術/應用電化學/ 電子陶瓷/ 光電顯示科技/ 材料科學概論/電子與光電高分子/ 薄膜技術與表面分析/ 電化學工程/ 電漿工程專題
  • 應用數學與分子模擬領域
    • 工程統計學/ 數值解析/ 分子模擬/ 統計在化工上的應用/電腦輔助程序設計/ 中等數值方法/ 計算化學在化工上之應用/電腦輔助化工計算/ 化工應用數學一
  • 環境技術領域
    • 化工安全衛生與環保/ 工業污染防治技術/ 環境系統工程/ 氣固反應/多孔體流體力學
  • 能源技術
    • 電子與光電高分子/ 石化工業程序/ 能源工程/ 能源材料與元件
  • 以金屬材料之角度理解材料科學
    • 金屬材料特論、相平衡與相圖、材料破壞學、材料機械性能、金屬熱處理、粉末冶金、焊接冶金學、金屬凝固學
  • 以陶瓷材料之角度理解材料科學
    • 陶瓷複合材料、智慧陶瓷、物理陶瓷、陶瓷熱製程
  • 以光電特性之角度理解材料科學
    • 半導體元件物理、磁性材料、光電材料、電子構裝、半導體製程
  • 以高分子材料之角度理解材料科學
    • 高分子物理、高分子性質、高分子物理化學、高分子合成、精準高分子合成、軟性電子材料與元件
  • 以重要應用之角度理解材料科學
    • 能源材料、奈米材料科學、生醫高分子材料、生醫工程、奈米電子學、薄膜材料科學
  • 材料分析能力訓練
    • 晶體結構學、表面分析、顯微結構與缺陷、離子與探針分析技術、電子顯微鏡學、電子顯微鏡理論與實務、散射原理與應用、表面電子光譜學
  • 材料相關之深化基礎科學訓練
    • 材料動力學、相變態學、材料電化學、量子化學材料、固態物理、第一原理計算材料科學、工程統計學
  • 統整實做訓練
    • 大學部專題研究、學士論文
特色課程
完整課程地圖
我的學系 國立臺灣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國立臺灣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
適合從事工作
  • 化學工程師

    從事商業性化學、物理或生物轉換作業(如:化學品、石油衍生物、金屬、食品、藥品、添加物、合成材料等物品之製造、研發、品管及汙染防制等),並規劃與監督工廠之設計及設備之安裝、操作、維修。


  • 自動控制工程師

    從事自動化系統的整合與設計,負責自動化設備、系統介面各類規範與相關文件的撰寫等工作。


  • 材料研發人員

    從事材料、元件之研發、實驗、分析、改善與應用工作。


  • 半導體工程師

    從事半導體工程之問題研究、設計及技術指導、測試、改良等工作。


  • 光電工程研發主管

    負責計劃、指揮及協調有關光電、顯像、照明產品技術等領域之研究發展或設計活動,及專案開發研究等管理工作。


  • 材料研發人員

    從事材料、元件之研發、實驗、分析、改善與應用工作。


  • 其他工程研發主管

    負責其他工程相關專案之計劃、指揮之研究發展活動,並進行部門日常管理。


  • 應用科學研究員

    從事應用科學領域的研究工作。


系友生涯

我的學系

國立臺灣大學
化學工程學系
國立臺灣大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

多元能力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Complete
10%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5% Complete
5%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5% Complete
5%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Complete
5%
同時多工:能同時接收多個訊息,切換心力在不同的訊息組合。
5% Complete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Complete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Complete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Complete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Complete
5%
社會覺察與合作:覺察並理解他人的感受或想法,並調整自己的做法,配合他人來完成任務。
5% Complete
5%
說服協商:提出觀點與他人商議或說服他人同意,以積極的態度引導他人,達成共識、目標,或解決困難。
5% Complete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Complete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Complete
5%
程式設計:了解程式語法以及邏輯架構,撰寫、修改程式,開發並設計系統。
5% Complete
5%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5% Complete
5%
系統運作:評估與分析系統的運作方式、效能,考慮運作成本與效益,制定系統運作可改善或調整的方式。
5% Complete
5%
資源管理:分配及運用可支配的資源,調配人力、物力、資源運作的合理性、平衡性,發揮預期效益。
5% Complete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Complete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Complete
5%
空間定向:能覺察環境、物體與自己的相對位置,辨別出方向、維度,想像物體在移動或重新排列後的外觀。
10% Complete
10%
邏輯推理:能捕捉事物運作的規律或關聯性,歸納或是推演不同事物的差異或因果關係,並得到特定理解。
10% Complete
10%
數理科學:能選擇適當的科學、數理知識或邏輯來思考問題,依據科學規律正確地推演出答案或排列資訊。
10% Complete
10%
記憶詮釋:能識別、儲存、喚起多項資訊、數字、知識內容,且能以多種方式組合這些訊息間的差異與關聯。
10% Complete
10%
快速知覺與總結:能從散落的資訊中,快速分辨與覺察具有意義的訊息,且能歸納出要點、關聯、架構等概念。
5% Complete
5%
語文理解與表達:能透過語文理解他人想法形成特定概念,且能說明特定想法或因果關係。
5% Complete
5%
敏銳創造:能覺察特定事件與觀念、理論之間的差異,且能對事物進行拆解、組合、重新詮釋,呈現新穎之處。
5% Complete
5%
專注力:投入心力在特定訊息及排除外部干擾。
5% Complete
5%
手工操作:能依據物體變化(如移動速度),快速地調整出肢體反應,或以運用手部與手指進行精細動作。
5% Complete
5%
批判思考:運用不同觀點對問題進行理性分析,對問題的解決方法或結論,評估出優缺點、支持、反對的意見。
5% Complete
5%
主動學習:積極尋求新資訊用以掌握問題的前因、後果以及預期影響,並依據各環節選擇適合的學習行為。
5% Complete
5%
自省促進:收集、評估自己或他人的表現,提出可改善及調整的方法或採取行動。
5% Complete
5%
問題解決:分析並預判問題的成因與後果,設想出合適的解決方法及使用的工具。
5% Complete
5%
運作分析:分析特定需求並規劃合適的運作流程,運用技術調整、組裝、設定設備,讓設備及系統正常運作。
5% Complete
5%
機械操作:能監控設備或系統,按程序運行、排除故障,且能進行修繕、更換零件,檢測產製成果的品質。
5% Complete
5%
系統運作:評估與分析系統的運作方式、效能,考慮運作成本與效益,制定系統運作可改善或調整的方式。
5% Complete
5%

性格特質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100% Complete
100%
自信肯定:總是相信自己能達成目標,會肯定自身的優勢、長處,面對挫敗能較好的調整情緒。
35% Complete
35%
堅毅負責:常常長時間專注投入於特定事物,排除干擾訊息,會對所承諾的事物,會負起責任目標、執行到底,享受追求成就。
35% Complete
35%
變通開創:常常對多種事物,表達熱情興趣,對於既有事物,進行拆解、重組,給予新的理解與觀點,並且喜愛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新事物。
15% Complete
15%
開朗活潑:總是正向樂觀的看待事物的發展,即使事件發展不如預期,也能保持接納、能看見正向價值,常常表現自在、不膽怯。
15% Complete
15%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