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製作學習歷程檔案來檢驗ChatGPT(下)
2023/3/15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中 洪逸文老師
IV. 投入學習與CER論證模式
讓我們先假設一個未來可能的情況:在學習歷程檔案已經實施數年後,某大學建立了一個歷年來推甄申請的學習歷程檔案資料庫。對於想進入該校的學生,他們的學習歷程檔案都必須先經過資料庫的比對,若發現有某種程度的相似,就會被剔除。這有點像網路上一個說法:某位美國常春藤大學教授來台時表示,該校十多年來已建立台灣教授推薦信的資料庫,對於來自台灣的學生申請,就會比對推薦信的相似程度,若有某種程度的雷同,就會被排除,因為這可能來自補習班的標準版本。這些都說明了AI也能協助學習歷程檔案的審查,不只是製作,如果未來真的發生這樣的情形,那AI與學習歷程檔案的製作又該有什麼樣的關係?
思考的重點應該是:如何透過AI來製作一份屬於自己的學習歷程檔案呢?我認為AI是一個檔案製作的輔助工具,但要如何利用這個工具呢?首先就是善用它的最大優點:ChatGPT生成的文本通常具有清晰的邏輯結構和組織方式,但這還得要「問對問題」,接著才能產生內容有意義的文本。
然而從多年的個人教學經驗中得知:
實際地參與學習,才有可能「問對問題」。
所謂實際地參與學習是指將自己「投入(engage)學習」的過程,以「迪化街的實察報告」此一主題為例,同學不管是親身觀察迪化街現場各種風貌,或是聽老師、導覽的講解,都會發現迪化街周遭不僅有許多布料、茶葉、中藥與南北雜貨的商店,建築物本身與其門面風格也都具有許多特色。
但同學若能投入學習時,每個人被吸引的地方未必相同,深入觀察與探究的重點也可能不一樣,學習結果的差異性也就因此產生。若某位同學以迪化街的「建築特色」為重點,在ChatGPT輸入「迪化街建築特色」後,其輸出如下:
迪化街是臺北市老街區之一,其建築風格多元,有「日式建築、巴洛克風格、中西合璧」的建築等。迪化街的建築特色之一是「通透式」建築,也就是說,建築物的一樓都是商店,而二樓以上則是居住空間,這樣的設計可以讓商店營業,同時也能提供居住空間。此外,迪化街的建築大多使用紅磚和花崗岩作為建材,因此給人一種堅固耐用的感覺。另外,迪化街的建築多樣性也體現在其建築風格、形式、用途等多方面。
因為投入學習與問對了問題,ChatGPT輸出了完全不一樣的結果。若該同學在實察時,還能善用手機等科技工具,紀錄日式、巴洛克、中西合璧等不同風格建築物的影像,搭配上述藍色引號內的文字,如此形式上就不再只是文字敘述,而是文字與影像並陳,這樣的學習歷程檔案變就得更豐富、更加不一樣。若進一步拆解上述ChatGPT的文本,依照藍、綠、黑三色變成三個段落,再以紅色的文字則做為結論,然後在前面三個段落中依序加入自己所紀錄的相關影像,這就超越了原先ChatGPT的文本,成為一份具有個人特色的學習歷程檔案。
然而,在此同時,為了回顧自己所經歷的實察過程,呈現自己的學習成果,同學們反而會發現很多當初沒有看到的細節,甚至發現ChatGPT文本中有些不太了解或不合理的地方,就像上述文本中兩處有雙底線的文字:「通透式建築」與「花崗岩」外牆,似乎跟觀察到的不太一樣。為了有更好的理解或避免錯誤,同學們可能會付出更多「自主學習」的努力去釐清或更正原始文本的問題,最後所呈現的可能是一份具有自己觀點的迪化街實察報告。
然而,同學們請務必注意學習內容要呈現並不只有「知識」,還會包含「能力」與「態度」,而上述ChatGPT所產出的文本都只有「知識」,那我們該要怎麼做才能呈現「能力」與「態度」呢?
以前一段提到雙底線標示的「通透式建築」為例。若我們再深入探索一下迪化街的建築究竟是什麼形式?回顧實察時的觀察紀錄,所參觀的房子大多屬於狹長型,而且將商店與住家結合在一起,前面通常是店鋪,後面才是住家。再次上網搜尋相關資料,分別在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彰化縣政府文化局與黃鴻銘建築師事務所的網頁上,找到了迪化街、萬華、鹿港各地老街建築的相關資料,也發現了迪化街的建築形式應該稱為「街屋」,而不是ChatGPT所稱的「通透式建築」。原來的綠色文字則可改寫如下:
街屋(Townhouse)或店屋(Shophouse)是迪化街的傳統建築形式,這是為一種狹長式市街商店與住宅的複合建築,常見於華南地區及東南亞商業繁榮地點,多為兩層樓高。因為房子深度很長,所以常發展出「前舖後居」,即臨街一樓前廳為商業場所,後邊則為住家的空間格局,有時會在前廳一樓挑高處(半樓)設置倉庫。店舖前設有騎樓,此設計有利通風及避雨。
上面的文字敘述只是最後的學習「結果」,是關於迪化街建築特色的「知識」。然而要能呈現上面的文字,還需要對不同網頁的資料閱讀與綜整分析能力,更仰賴正面積極的學習態度,這些不僅是在探究學習過程中所培養出來的能力與態度,更是適應未來社會變動的關鍵核心。但這些能力、態度、甚至是探究的學習過程,如何才能展現於個人的學習歷程檔案呢?
目前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透過CER論證模式,來說明能力與態度是如何被培養出來的。所謂CER就是Claim(主張)、Evidence(證據)和Reasoning(論述),其中,主張C是指主張或論點的陳述;證據E是支持主張的具體事實或數據;論述R是說明證據與主張間的連結關係,也就是解釋為什麼這些證據支持主張,並提供了更深入的思考。
若再以「迪化街建築特色」為例,為了釐清其建築特色是否為通透式建築,同學瀏覽了一些網頁、整理了一些資料,但這是否能代表同學已經具備了「分析統整資料」的能力?根據下面的CER模式,同學提供了網頁瀏覽、資料整理等「證據」,也提出具有資料分析統整能力的「主張」,而底下的「論述」不僅強化了證據與主張間的連結,更列舉出學習過程中的種種具體事證,避免主張只是一個言而無物的泛泛之談。同學若能利用CER論證來思考與呈現學習歷程檔案,不僅能力與態度被展現出來,學習過程也可一併被看見。
但同學通常還有另一個疑問,在學校課程中的學習常常是知識,而非能力。另外,教育部宣稱大學端在審視學習歷程檔案時,將以能力為主,特別是核心素養。那同學們製作學習歷程檔案的時,要如何從知識的學習到能力的展現?建議同學可參考ColleGo!網站上的這篇文章「完成學習歷程檔案後,學生最可能學習到哪些能力?」。
V. 結語
ChatGPT的出現,現在看來雖是吹皺一池春水,但仔細想想,過去也有許多善用Google搜尋功能的人,將各式各樣網路資料填塞進各式各樣的備審資料。如果學習歷程檔案,不管是學習成果與多元表現,只是堆砌知識與眾多的名詞,缺乏個人的學習經驗與能力、態度養成過程,那跟現在ChatGPT所產出的有何差異?
現今許多擔憂是ChatGPT對公平性的問題,但實際上不管是哪個學生都可以使用ChatGPT,這並不存在貧富差距的問題。然而對大學端而言,學習歷程檔案的相似度過高才是真正最大的問題。因為當每個人的檔案看起來都差不多,那就無所謂造假的問題,因為每個人寫起來都很「假」。試想當教授們也相對應地使用AI來協助檔案的檢視時,什麼樣的學習歷程檔案能脫穎而出呢?
正如智慧型手機的出現,禁止使用是不切實際的,對教學現場而言,如何找到與AI共處之道,讓AI做AI做的到,我們負責AI做不到但人類做得到的,或許是目前的解方!所以如何善用ChatGPT的優點,就是當前的重點。在初始階段,同學若能透過投入學習並問對問題,讓ChatGPT提供初始的寫作參考框架與深化思考方向;其次,當ChatGPT產出相關文本後,同學又該如何再編輯和確認,以確保內容的適當與正確性;最後,再以CER論證模式來說明能力與態度的養成過程,更可展現出個人獨特的學習過程和成果,而這也正是AI還做不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