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重來一次的選擇

2025/9/30

臺北醫學大學牙體技術學系 施欣妤同學(畢業於台北市立大直高中)

重來一次的選擇

    我是就讀臺北醫學大學牙體技術學系的施欣妤,目前就讀大二,畢業於台北市大直高中。因緣際會下我得以有第二次選擇大學的機會,這段經歷讓我更清楚地思考自己想要什麼,也讓我重新認識升學準備的意義。

    我會選擇「個人申請」這個管道,原因主要有兩個。其一是我身為重考生,無法使用繁星推薦。其二是我對自己的學測成績有信心,也希望能過面試與術科來取得好成績,而不只是依賴一場考試來決定結果,因此我也不考慮分科測驗。

    在探索校系的過程中,我一開始的想法很單純,就是想讀台北的學校。交通方便是一個原因,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待在熟悉的環境,常常能夠回家。於是我開始上網搜尋台北的各個校系,當第一次看到「牙體技術學系」這個名字時,馬上就被吸引了。因為我從小就很擅長手作,無論是美勞、雕刻還是動手製作東西,都能讓我沉浸其中。再加上北醫是一所醫學院,學習環境和資源都很完整,這讓我覺得值得嘗試。更巧的是,我當年同屆的一位同學大學就讀北醫牙體技術學系,我特地去問了他很多問題,他也很大方地分享課程內容、未來發展與就讀心得。聽完之後,我更確定這就是我要走的方向。

    重考那一年,我大部分時間都待在重考班,幾乎每天都在考試、練習題目,即使考試估躁乏味,許久沒有好好念書的我也忘了大半內容,然而為了自己夢想努力的感覺讓我很有幹勁,假日時也是靠著這個信念來早起。但對我來說,最大的挑戰不是考學科,而是備審資料。因為我第一次考大學時完全沒有準備過學習歷程,也沒有什麼參考平台,當我決定要用個人申請時,才發現自己一點頭緒都沒有。幸好我因為術科需要而報名了畫室補習,在那裡我遇到很多志同道合的同學與老師。我多次詢問老師同學,才慢慢知道要怎麼準備資料,甚至學會如何展現自己在術科上的努力與特色。同時,畫室對我來說也是能考上北醫的關鍵之一,從一開始完全零基礎,到後來能雕刻出完整、精細的作品,這段過程不只是技術的進步,也培養了我的觀察力和耐心。最後術科成績高分,成為我順利錄取的重要助力。

    在準備過程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從挫折到找到解方」的轉折。剛開始知道要交備審資料時,我真的有一度想放棄,覺得自己一定很難寫出點能看的東西,且我也沒有準備過面試內容。但正因為我走進畫室,認識了不同的人,才讓我找到方向。那一刻我體會到,其實自己只是缺乏資訊與經驗。在這段時間裡許多師長家人朋友的支持,讓我了解只要願意開口詢問、勇敢嘗試,就能慢慢拼湊出解答。這段經驗也讓我相信,升學不是單打獨鬥,而是需要資源、交流與堅持。

    如果有高中學弟妹想走和我一樣的升學管道,我會建議一定要提早準備,因為臨時抱佛腳在個人申請上並不適用。平時就可以累積一些作品、心得或活動紀錄,這樣在整理時會輕鬆很多。如果有需要考術科的同學,我也非常推薦去尋求例如畫室等可以實際磨練技術的外部資源,不只是因為能學到雕刻技巧,更因為那段過程會讓你清楚檢視自己是否真的適合這個領域。從雕刻的細節、觀察的耐心,到專注力的養成,這些都是未來讀牙體技術時不可或缺的能力。

    回顧整個升學過程,我很感謝自己能再給自己一次機會。透過重考與個人申請,我不只進入了理想的學校和科系,也更認識了自己,知道自己喜歡「動手創作」的那份執著與細膩。不管選擇哪一條路,只要認真準備並相信自己的選擇,就一定能走到屬於理想的大學。

話題類別:看看別人怎麼做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