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努力與夢想:我的繁星推薦歷程

2025/9/24

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黃文君同學(畢業於桃園市立永豐高中)

努力與夢想:我的繁星推薦歷程

從閱讀啟發到確定科系方向

  我目前是國立屏東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的大四學生。高中時期,我就讀桃園的公立普通高中,高二分班時選擇了第一類組的文組班級,並學習數學B科目。當初決定將輔導與心理相關科系作為升學目標,是因為高一時無意間閱讀了《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這本書激發了我對心理與輔導領域的興趣。剛好這個科系的考科要求是我比較擅長的文組科目,因此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第一類組。然而,即便如此,該科系對數學成績仍有基本要求——至少需達到「均標」,因此我在數學的學習上也不能掉以輕心。

 

選擇繁星推薦的原因與考量

  當時,我是108課綱第一屆的學生,因此升學制度相比以往有許多調整,不論是考科還是考試方式都有所不同。而在眾多升學管道中,我最終選擇了「繁星推薦」。之所以做出這個選擇,是因為國中會考的經驗讓我意識到自己不太擅長大型、範圍廣的考試,反而在平時的小考或段考中表現較佳。透過高中階段穩定維持成績,即使大考表現不理想,繁星推薦仍然能夠提供機會,幫助我順利進入理想的科系就讀。此外,我也了解到,繁星推薦管道相較於個人申請與分科測驗,放榜時間較早。能在三月公布榜單時,比多數同學更早卸下心中的緊張與不安,提前享受成為準大學生的喜悅。用高中五個學期的努力,換取這段相對漫長的輕鬆時光,在我看來是利大於弊。

 

校系探索與準備的過程

  在繁星推薦的管道中選擇校系時,我透過查詢系所資料、歷年升學簡章和錄取成績,並向老師請教,逐步釐清自己的興趣與適合度。在準備繁星推薦的過程中,我將所有想就讀的校系依照喜好順序寫下,為填志願做好充分準備。然而,學測成績公布後帶來了不小的衝擊:許多同學因為成績不甚理想,前面趴數的同學在填校系時就已選走原先想就讀的學校,也導致後面的同學可能無法填到理想校系。雖然輪到我時,心中原本排序較前的學校大多已被選走,但幸好我的成績和趴數仍能讓我成功填上心儀的科系。雖然屏東距離桃園非常遙遠,但為了追求自己喜愛的科系,我依舊願意離鄉背井南下求學。

 

給學弟妹的建議與鼓勵

  如果有學弟妹也想透過繁星推薦升學,我會建議平時課堂上的大小考試都要認真把握,不能輕忽。即便是音樂、體育這類的藝能課,也要努力表現,取得好成績。雖然這些科目的占比不如國文、數學等主科,但有時在趴數上略勝一籌的關鍵,正可能來自於這些藝能科目。最重要的是,不要因為幾次考試表現不理想就否定自己,繁星推薦考驗的是毅力。只要能持續努力並堅持到最後,就一定會有所收穫。最後,請相信自己的努力會有成果,因為升學不只是選擇校系的過程,更是一段認識自我的旅程。

話題類別:看看別人怎麼做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