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與堅持中找到方向 —— 我的升學經驗分享
2025/9/24
國立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 陳豪浚同學(畢業於臺北市立內湖高中)

高中背景與學習歷程
我高中就讀於臺北市立內湖高級中學資訊班。在這段時間裡,除了打下堅實的數理與資訊基礎,也透過參與各式專題與比賽培養了實作能力。課餘時間,我每週固定參與校外的機器人課程,學習機構設計、電子電路與程式控制。透過這些課程與專題實作,讓我對程式設計、邏輯思維以及跨領域的機電整合產生了更濃厚的興趣,也逐漸體會到不同領域知識之間的連結,為後續的學習有更大的動力。
為什麼選擇特殊選才
我選擇「特殊選才」升學管道,是因為它重視學生的多元表現與個人特質,而不僅以單一的考試成績作為評量依據。這樣的方式能更完整展現我在資訊、機電與系統整合上的學習成果,也能呈現我在專題實作與跨領域探索中的累積。相較於傳統筆試為主的入學途徑,這樣的方式更貼近我的學習軌跡與未來發展方向。
探索校系的過程
在探索未來學習方向的過程中,我回顧自己在高中資訊班與專案活動中累積的經驗,逐步思考如何將這些能力延伸與應用。為了更全面了解不同學科的發展,我曾參加相關營隊、查閱課程資料,並透過校內導師、資訊老師、輔導室以及ColleGo!升學網站獲取資訊。這些經驗幫助我更清楚地認識各領域的特色與定位,也讓我逐漸整理出未來學習與發展的方向。
準備過程的方法與挑戰
在準備特殊選才的過程中,期間大部分時間與準備學測重疊,必須在課業與升學資料之間找到平衡。平日要跟上進度,假日則要規劃整理專題內容,以及整理學習歷程檔案。除了處理專題內容,也需要花心力收集各項證明資料、比賽紀錄與照片,並加以分類、撰寫說明,讓內容更有連貫性。在這樣的過程中,時間的分配是一大考驗,有時也會覺得手上事情太多而不知從何下手。
除了時間上的壓力,心理上的挑戰也同樣存在。當時擔心準備不夠周全,或者無法把經驗清楚表達出來,因此常感到焦慮與不安。不過,透過不斷調整進度表、向師長與同學請益,以及反覆檢視資料,我逐漸找到方法安定心情,也更能專注在內容的完善。這段經歷雖然充滿挑戰,但也讓我學到如何在壓力下保持冷靜,並一步步完成目標。
比賽中的低谷與逆襲
在一次為期兩天的機器人比賽中,我原本在賽前準備階段狀態極佳,帶著滿滿信心上場。然而,正式比賽時機器人卻突然失靈,甚至因為破壞場地而被扣分,導致第一天比賽結束時總分為負分。當晚我的心情跌到谷底,但冷靜下來後,我提醒自己:之所以堅持那麼久,就是因為真的喜歡機器人。於是,我連夜調整機器人設定並重新練習,還針對比賽規則調整策略。最終在第二天,我成功扳回劣勢,總成績逆襲到第二名。這段經驗讓我深刻體會到挫折並不可怕,真正關鍵的是能否堅持下去並找到突破口。
升學壓力中的信念與堅持
同樣的心境也出現在升學放榜的過程中。當時我並沒有獲得任何一間學校的正取通知,隨著學測日期逼近,心情愈發緊繃,甚至一度懷疑自己是否有能力進入理想的科系。直到考前兩天,我才接到備取遞補成功的消息。這段經歷讓我明白,不論是比賽還是人生選擇,真正重要的不是眼前的低谷,而是能否在壓力與不確定中保持信念並持續努力。也因此,我更加珍惜進入清華大學動力機械系的機會,並將這份堅持轉化為面對未來挑戰的力量。失敗的背後,總有一道成功的光芒在等待你去尋找。
給學弟妹的建議
如果你也想透過特殊選才升學,我想分享兩個心態:
第一,不要急著定義自己,先去嘗試不同的東西,然後回頭去整理和反思,你會慢慢看出自己的特質和方向。
第二,不要害怕展現自己。準備資料或面試時,真誠地講出你做過什麼、為什麼做,還有從中學到了什麼,這比誇大成果更能打動人。
最後,我想說,特殊選才不是去證明你多厲害,而是去展示「你是誰」,讓教授看到一個有熱情、願意努力、也願意學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