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選擇適合自己的那條路
2025/9/24
長庚大學中醫學系 莊秉庠同學(畢業於台中市明道高中)

我在高中是就讀數理實驗班,在高中三年中藉由在課餘時間探索後,發現自己對於中醫有著極高的興趣。然而在學測成績出來後,留給我的選擇並沒有中醫學系。當時家人雖然與我討論時提及,現有的學系選擇仍能讓我以醫生的身分去幫助有需要的人,但最終,我仍然因為自己的興趣選擇繼續挑戰分科測驗,所幸最後成功錄取自己的第一志願——長庚大學中醫學系。
分科測驗難在哪?
或許常常會聽到分科測驗的難度比學測來得高,但在這次的親身經歷後,我認為準備分科測驗的困難之處並非試題難度,而是在於備考時的意志力。高三下學期,班上超過半數的同學陸續以繁星及個人申請的管道成為大學生,在看著身邊的同學玩樂時自己卻必須埋頭苦讀的處境才是分科測驗真正的大魔王。在這段期間,我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學校為分科生特別開放的自習教室或是自家附近的圖書館準備,除了能夠減少外界的干擾外,同時也比較能夠照著自己的進度準備。
我對分科測驗的規劃
在準備分科測驗上,建議每天照著自己專注度的最大限度去安排讀書計畫,千萬不要跟身旁準備分科測驗的同學及朋友做比較(準備學測時亦是),照著自己的計劃去讀才是真正有效率的讀法,有時無謂的比較反而會造成自己的壓力增加。我在經過第一週的嘗試後擬定出自己的計畫,每天約讀11~13個小時(因為自己起步的時間比較晚,所以將時間最大限度的拉長)。在讀書時段的安排上,我在早上精神比較好的時候先安排自己比較弱的數學,下午安排化學,晚上才讀生物。至於需不需要去補習,我覺得有需要的話,挑選自己較弱或是不擅長的科目加強即可。
以下是我各科在準備上的方法:
數學:我自己在準備分科測驗的方法與準備學測有所不同,相較於準備學測時不斷刷題,準備分科時,我選擇多花時間複習觀念,將每個章節的每個定義和公式及應用整理成筆記並不斷複習。
化學及生物科:我自己在複習時會拿出高一到高三製作的筆記做補充,將之前筆記中不足的點補上,生物科的部分我大部分會以表格及圖像的方式製作,有助於我自己鞏固記憶。複習講義看完一遍後就都以自己的筆記做複習,有時遇到不懂的新觀念我也會利用網路上的影片來釐清觀念,像生物科蔡任圃老師的影片就針對每個觀念都有很清楚的解釋。
至於物理科的部分,因為我想上的中醫學系並不採計,加上我自己也不擅長,所以在這段期間沒有對物理做過多的準備,而是把心力盡量花在前面的這些科目。
考前最後階段是做模擬考題及檢討,在這個階段我自己預留大該一個月到一個半月的時間來進行,順序是歷屆北模(112~104)、歷屆全模(112~107)以及歷屆指考及分科測驗(113~108)。而指考年代的考卷我自己會去找級距給 AI 算出前 1% 的分數後換算成 60 級分制,並約略評估自己的狀態。但在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檢討,作答的考卷數不要求多,切記要把前一份的考卷檢討完再做新的,不然錯的題目還是會反覆的錯。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前面寫的考卷全部都只是在幫助自己找出不足的地方,千萬不要因為這時候的分數去影響自己的心態及步調。
最後祝福所有的學弟妹能夠依照自己的興趣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那條路,不論是學測還是分科測驗,即使曾經迷茫或是質疑自己的選擇,堅定自己所選擇的方向終將到達自己的那座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