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音樂治療,幫助你開啟與眾不同且充滿意義的未來之路!

2025/9/5

東海大學音樂學系 謝馥年助理教授

音樂治療,幫助你開啟與眾不同且充滿意義的未來之路!

  音樂治療是一個跨學科的專業領域,結合了音樂、心理學、神經科學和醫學等多個學科的知識,致力於透過音樂來促進個案的身心健康。隨著對心理健康與情緒管理日益重視,以及人口老化問題的快速發展,音樂治療專業在未來職業領域中的重要性將日益增強。因此,東海大學音樂學系音樂治療組的目標就是培養出具備專業知識的音樂治療師,透過音樂的各種元素來幫助個案改善身心健康。

 

音樂系音樂治療組期待培養的學生

  音樂治療組期待培養出具備多元能力的音樂治療師,學生不僅需要擁有紮實的音樂技巧,還應具備同理心、溝通技巧以及敏銳的觀察力。因此,我們期待學生能夠:

  1. 具備紮實的音樂能力:音樂治療組的學生應具備良好的鋼琴技巧、歌唱能力和基礎的吉他彈奏能力,並熟悉和聲理論。

  2. 瞭解非音樂領域的學科知識:學生需要熟悉心理學、神經科學和醫學等學科的知識,以便能夠更全面地瞭解個案的需求及治療過程。這些跨領域的知識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專業素養,還有助於提升其在臨床中的應用能力。

  3. 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與同理心:音樂治療師需具備清晰的表達與主動的傾聽能力,藉此更好地理解並滿足個案的需求。

 

  為了培養出上述人才,音樂治療組的教學特色如下:

  1. 跨領域課程設計:課程內容不僅涵蓋音樂治療的核心理論,還融合心理學、神經科學與醫學等相關領域,幫助學生從多角度理解個案的需求與行為。

  2. 重視實務經驗:強調實作課程,提供學生在臨床環境中的實習機會,幫助他們將所學知識應用於實際情境。

  3. 專業師資團隊:我們的師資擁有豐富的音樂治療及相關領域的實務經驗,能為學生提供深入且具有啟發性的指導,幫助學生建立理論與實踐之間的緊密聯繫。

 

音樂治療組學生展現的特質

  根據觀察,音樂治療組的學生普遍展現出以下特質和行為:

  1. 主動學習:學生展現出強烈的學習動機,積極參與討論與實作課程,並尋求額外的學習資源,提升專業知識與技能。

  2. 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學生在實作課程中能夠有效地與同儕協作,分享自己的觀點,並根據個案的需求共同努力,以達成最佳的治療效果。

  3. 敏銳的觀察力:學生能夠細心觀察個案的行為和反應,並根據這些觀察結果有彈性的調整治療策略,以達到更佳的療效。

  4. 具有彈性調整能力:在面對不同的個案與情況時,學生能夠靈活調整自己的方法和策略,展現出良好的應變與調適能力。

 

  根據音樂系音樂治療組的學習規劃,想要進入這個專業的學生應該具備以下幾項能力與特質:

  1. 音樂基礎能力:學生應擁有扎實的音樂技巧,包括鋼琴、吉他以及歌唱能力,並熟悉和聲理論。這些技巧是音樂治療的基礎,能夠幫助學生在治療過程中有彈性地應用音樂元素。

  2. 同理心與覺察力:具備良好的同理心是音樂治療師的重要特質,學生應能夠理解和感受他人的情緒,並在治療過程中提供適當的支持。

  3. 良好的溝通與人際互動能力:學生需要具備良好的溝通與人際互動技巧,這有助於更清楚理解個案的情況與需求,並有效進行治療計劃。良好的溝通技巧有助於建立與個案的信任關係。

 

高中階段的準備方向

  高中生在高中階段預先進行相關學習準備,以培養音樂治療相關能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 提升音樂能力:音樂治療需要具備紮實的音樂基礎,因此高中生可以專注於學習鋼琴、吉他或其他樂器,以及歌唱的學習,這些技巧能夠為未來的音樂治療工作提供重要支持。

  2. 增強對弱勢群體或有特殊需求個案的理解與同理心:高中生可以通過參與志工活動,尤其是與身心障礙者、老人或其他弱勢群體的接觸,來增進對不同人群的理解和同理心。

  3. 學習人際溝通技巧:學習如何進行有效的人際溝通,特別是傾聽、表達與反應的能力,有助於學生在與他人互動中建立更好的理解與信任。

 

  在準備審查資料時,高中生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 音樂能力:強調自己在音樂方面的能力與經驗,無論是學習的樂器、參與的音樂活動,還是音樂理論的知識,這些都能展示學生對音樂的熱情與基礎素養。

  2. 清晰完整的個人陳述:撰寫一份清晰且具說服力的個人陳述,具體說明自己選擇音樂治療作為未來職涯的原因,以及自己對該領域的興趣與長期規劃。這份陳述應該真誠且具體,能讓審查者瞭解你的動機與目標。

  3. 強調跨領域學習的經歷:若有參與心理學、社會學等相關學科的學習或活動,應強調這些經歷,展現對音樂治療跨學科特性的理解與興趣。

 

台灣音樂治療的未來就業市場

  音樂治療在台灣的發展正逐步成熟,未來的就業市場展現出多元化的趨勢。以下是幾個主要的就業領域:

  • 醫療機構:隨著音樂治療在醫療領域的應用逐漸增加,對音樂治療師的需求也隨之增長。越來越多的醫療機構開始意識到音樂治療對病人身心健康的正面影響,並設立相關的職位。

  • 社會福利機構:音樂治療師在社會福利機構中同樣扮演著關鍵角色,特別是在為特殊兒童和高齡族群提供服務的領域中。這些機構通常會提供專業的音樂治療服務,以提升個案的身心健康。

  • 教育機構:隨著越來越多的大學開設音樂治療相關課程,如東海大學、輔仁大學和國立屏東大學等,這為畢業生提供了進入教育領域的機會。

  • 個人工作室:隨著社會對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視,許多音樂治療師選擇開設個人工作室,提供個人化的音樂治療服務。

 

深造路徑

  對於有意繼續深造的學生,以下是幾個主要的途徑:

  • 國內碩士學位:目前台灣已有數所大學提供音樂治療碩士課程,學生可選擇進一步攻讀碩士學位,以增強專業知識。

  • 國外碩博士學位:由於台灣本地專門開設音樂治療課程的學校仍然有限,許多學生選擇前往國外進修,如美國、英國、德國、澳洲等地的專業課程,以獲得更全面的訓練和經驗。

  • 專業認證與持續教育:音樂治療師可以透過參加專業認證考試與持續教育課程,持續提升其專業能力及市場競爭力。台灣音樂治療學會亦積極推動相關的認證制度,以提升專業標準。

 

  總體而言,隨著社會對心理健康重視程度的提高,及音樂治療相關資源的不斷增加,未來台灣音樂治療領域將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就業機會。

 

(本文為合作邀請,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話題類別:同系不同樣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