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獨立學習跨領域知識能力 迎接AI人機協作創新時代
2025/9/5
長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 蔡協孚助理教授

長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系以跨領域的專業訓練為核心,研究特色專注在精準醫療和再生醫學,致力於培育結合生物醫學知識與工程技術的優秀人才,未來能在臨床工程和醫療器材等領域發揮溝通與整合的重要角色。我們期待學生能成為具備創新思維、專業實作與國際視野的人才,未來成為開發創新科技解決臨床未滿足問題和未來人工智慧技術整合的挑戰。
本系的教學特色
本系在教學設計與資源分配上注重跨領域整合與實作,並包含以下特色:
1. 跨領域知識整合:
結合專業生物醫學、工程技術與人工智慧課程,提供從基礎到應用的全面課程,並強調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本系在工程領域相關基礎課程,如:計算機概論、電路學、電子學、工程數學等,為學子培育入門工程學理。因與工學院其它科系有類似的共通基礎,課程設計可輔助有興趣深耕工程技術的同學更順利地銜接與工學院他系之輔系;另在生物醫學的專業基礎課程方面,如:解剖生理學、基礎細胞分子生物學、臨床工程等,我們鼓勵學子依興趣修習醫學院科系之基礎課程作為外系自由選修,增加自身知識廣度。到高年級修業階段,除了三大核心專業領域(醫療機電與力學、生醫材料與感測和生醫資訊與影像)課程外,學習進路也相當著重培育學生在生醫工程之次專長,因注重跨領域學識和實作乃本系與其它學系不同之處。本系亦安排專題研究和各項實作課程,如:快速造型技術、表面分析技術、生醫感測、醫療器材設計與開發等課程,希冀同學可進一步學習實作與應用學理知識。
2. 實習與產學合作:
對產業實務感興趣的同學亦可在高年級的暑期或學期間,選擇至與本系教師有合作之醫療機構、生技醫材企業進行實習;在研究上,本系教師均為長庚醫院合聘研究人員。除與臨床醫師合作研究外,也積極與產業界進行產學合作案,為學子提供進入實務領域的機會,建立解決實務問題之能力。
3. 尖端設備與多元師資:
本系擁有數項核心設備,包括:直寫曝光機、粉末燒結3D印表機、多通道流式細胞儀、流變儀等,可因應學生學習和研究所需。在系上不同專業領域的師資帶領下,相關軟硬體資源可提供學習創新知識技術及蓄積實作經驗。
4. 國際化資源:
本校除補助學子英文檢定,精進國際化語文溝通能力外,也鼓勵同學參與榮譽學程和卓越畢業生學程。藉由提供全英文專業課程修習,儲備優秀學生之國際化溝通和專業能力。另透過校際、國際交換計畫和國際學術研討會參與補助,讓學子有更多接觸全球領先技術與掌握發展趨勢的機會。
本系學生特質
在學期間,生物醫學工程學系的學子往往展現出一些顯著特質:
-
精實創新思考:能針對問題進行深入分析,聚焦未滿足的需求,並提出創新性想法。
-
積極探索:對新興技術與知識充滿好奇,主動學習並尋找解決方法。
-
動手能力強:喜歡實驗與實作,善於將理論運用於實際。
-
擅長合作:能與不同專業背景和專長的同學緊密合作,發揮團隊精神。
-
關心健康議題:對醫學應用充滿熱情,關心如何應用科技改善人類健康。
適合學習的能力與素質
生物醫學工程乃一門相當廣泛的跨領域學科,學子常依個人興趣和職業生涯選擇發展個人專業。本系竭誠歡迎對生物醫學工程有志趣且具備以下特質的同學加入學習園地:
-
數理基礎扎實:特別是數學與物理的分析、立體空間概念與應用能力。
-
對生物醫學和新工程科技有興趣:願意投入生醫科學和工程技術的深入學習。
-
邏輯與創新思維:具有分析問題與提出解決方案的能力。
-
探索問題的毅力與耐心:能夠對接觸到的事務原理能主動探索,分析問題並耐心尋找答案。
高中階段的學習與準備
高中階段的學習可為您未來的跨領域學習建立堅實基礎,建議可從下述方面著手:
-
學科扎根:紮實掌握數學、物理、化學和生物,尤其數理基礎及空間概念。
-
興趣探索:在選修課程和自主學習中,探索並了解對生物醫學和工程技術的興趣。
-
實作培養:在實驗課程中,積極訓練科學研究設計、邏輯思考與實作技能。
-
團隊溝通:培養同儕間之合作和領導(包括:幹部、社團、科研競賽等)經驗。
資料準備的建議
在審查資料上,建議各位應試學子留意在學習經歷的資料呈現:
-
學習歷程檔案:充分記錄學習歷程、成果和省思,尤其是與生物醫學或工程相關的課程活動、實驗記錄或個人課外獨立學習記錄。正確的內容呈現和資料分析判斷尤為重要。
-
自傳與讀書計畫:清楚描述對生物醫學工程領域的熱忱與未來規劃。
-
協同合作歷程:呈現過去與他人合作之團體活動、社團、競賽等成果。
-
面試準備:熟悉本系的特色與課程,並邏輯性與條理性地展示上述資訊。
生物醫學工程學系乃一個結合跨領域實作和創新解決方案的平台,培養學生成為未來生物醫學與工程科技領域的領航者。本系期待有志加入的學子能以熱忱與好奇心為基礎,做好充分準備,從中找到自己的專業方向,並在未來發揮影響力。
(本文為合作邀請,不代表本網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