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文系的畢業生只能教英文?國立陽明交大外文系跟你想的不一樣!
2025/9/5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劉啟明副教授

台灣大部分的英語系/外文系大多以文學或是英語教學專業的師資為主。文學專業老師主要是研究和教授英美文學領域相關的議題,而英語教學著重在教導學生如何以有效的方式傳授英語相關知識。這兩種專業領域替傳統的外文系奠下深厚的人文基礎。
融合文學與語言學的課程設計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外文系在創系之初,採文學和語言學雙軌制,不論是師資組成或是必選修課程,文學和語言學皆各半。語言學主要是研究語言的特性,像是語音、音韻、語法、語意到語用;只要是有人的地方就會有語言,而語言學提供了我們一個可以深入研究人類認知功能的機會。因為本系具有文學專業和語言學專業的師資,所以課程規劃相當地多元且豐富。
多元學分學程 結合人文專業與實務應用
除了文學、語言學的必選修外,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外文系還設立了以下的學分學程:聽語科學學分學程、華語教學學分學程和電影研究學分學程。聽語科學學分學程的課程包括口語科學概論、聽力科學、語音學和口語感知等;在此學程中,學生可獲得跟語言治療有關的基礎知識,並在畢業後透過進一步的深造和考取證照後從事相關工作。華語教學學分學程含括漢語語法、華語文教材教法、第二語言習得等課程,旨在培養教中文的老師;教學這條路,本系畢業生可以有不一樣的選擇。電影研究學分學程的課程包括美國劇場電影改編、反烏托邦小說與電影、紀錄片與論文電影、電影與媒體理論等,此學程可以幫在校生接觸在影視產業中和電影有關的知識。
此外,為了因應數位時代所需,在周昭廷老師的穿針引線下,本系剛成立「語言學與人工智能學分學程」,課程有語言學概論、句法/語意學、普通心理學與Python程式設計等;系上教授更與業界講師共同開設「語言學與人工智能:基礎/進階概念與實作」課程。透過「理論→實作→應用」三步驟,學生得以理解如何將語言學知識轉化為業界所需的解決方案。人文與科學事實上可以結合並開創出意想不到的新局。
彈性豐富的跨域與國際學習資源
除了系上的資源,在本系就讀的在校生也可以運用校內其他資源。傳統上,一個系的學生只能透過雙主修或是輔系的方式才可以修到外系的課,但這樣一來,因為學分數的增加,學生可能需要延後畢業時程。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有一個行之多年的「跨域學程」,在不增加畢業學分的前提上,提供在校生一個到外系修習課程的機會。若是學生修畢所規定的學分數,校方會在畢業證書上加註第二專長。在過去幾年間,外文系的學生選擇了科法、商管、工程、電機、資工、藝術與設計等領域作為跨域專長,其中,有不少同學在畢業後繼續研讀該領域的研究所。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外文系還有豐富的國際資源。透過2+2學士雙聯學程,在本系就讀的學生可以選擇兩年在本校就讀,另外兩年去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修課,完成相關的修業規定後,就可以同時拿到兩校的畢業證書。此外,本校的國際交換生計畫每年也吸引不少同學申請到亞洲、美洲或歐洲的知名學府開展為期一學期或是一學年的交換生生涯。
陽明交大外文系不是一般的外文系,我們的畢業生除了在人文、語言教學與學術研究領域發光發熱外,還可以在醫療、商管、法律、電機、資訊、藝術創作與影視產業開闢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系內及校內的資源何其多,期待在未來的日子裡,能跟各位同學見面!
(本文為合作邀請,不代表本網站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