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青春才剛開始,不留遺憾地揮灑吧!

2025/9/5

國立宜蘭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 梁瑞庭助理教授

青春才剛開始,不留遺憾地揮灑吧!

本系期待培養的人才樣貌

    本系的人才培育打破傳統的學科分際,以產業需求及跨域整合為導向,將課程設計為:「智慧機械設計與製造學分學程」、「熱流與能源工程學分學程」及「機電整合學分學程」等三大領域。首先,於智慧機械設計與製造學分領域而言,本系不單只是於課堂上講授概念及理論,更著重於實務及應用,藉由相關實作使學生能夠更具體地了解智慧製造的於產業上的體現,並且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及構思未來智慧製造的發展概況。本系期許畢業之同學能夠具備智慧科技分析、設計、自動化機械及近代智慧製造加工、材料科技等相關知識與技術,打造自動化生產的未來工廠。在機電整合領域則著重在機構元件設計整合電子電路控制,應用於自動化機器手臂、無人機、馬達最佳化等科技,於機械系統之地位等同人體之大腦神經單元。最後,熱流與能源學程主要在開發能量轉換裝置,於機械系統之地位等同人體之消化系統與心藏血液,負責提供機械系統動力來源。

 

本系在教學方向與資源上的特色 

    為培養智慧機械系統的科技研發人才,於教學方面,除了機械領域傳統課程之外,本系還開授與人工智慧技術相關的課程,如:數值控制工具機、物聯網應用與實作、智慧製造設計系統與實務、類神經網路原理...等,藉由課程的開授,使學生能夠提早於大學階段掌握所需技能,如:電腦輔助工程分析、設計、製造、AI自動化,工程材料及非傳統加工等相關工程技術。資源方面,本系積極投入資源設置電腦輔助設計、分析及製造教研實驗室、自動化與智慧製造特色研究室及非傳統加工技術與研究特色實驗室,使學生能夠將課堂所學體現於實務上。

     除了知識的吸收之外,本系更著重於實務的操作,因而大三時會有必修課「專題研究」讓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於實際工程問題。並於學期末舉辦成果發表會暨專題競賽。透過上台報告展示作品方式讓學生們互相交流觀摩,增進多元思考與溝通能力。

 

本系學生的特質

    本系學生與他系不同之處為,學生能夠根據其興趣與未來規劃選擇不同之學程修讀,並且藉由跨領域之整合教學及研究讓學生具備多元長才,因此本系的學生於在學期間多能表現出整合問題原因及解決的活學活用能力。由於本系人才培養規劃方向為與業界接軌,所以學生於在學期間也獲得許多透過團體合作完成相關研究的機會,因而同學多能展現積極的態度及團體合作精神。

     在專題研究過程中,教授會親自指導科學研究的態度與方法,學生可親身接觸到最新科學技術。最後成果報告的撰寫也讓本系學生更具有思辨與表達能力。而在撰寫過程中,常需要搜尋並閱讀大量國際文獻,因而讓本系學生更有能力與世界接軌。

 

建議想進入本系的學生宜具備的能力與特質

    本系開授多方面課程鼓勵學生學習獨立思考、整合問題並尋求解決方案,再經由實務操作印證所想,所以建議欲進入本系之學生具備從「思考」到「動手」之能力,不畏失敗及挫折,能夠於每次的錯誤中汲取經驗與學習新知以求進步,所以特別歡迎正面積極及欲拓展多方面觸角的同學成為本系的一份子。

    此外,本系開設的專業必修課程中,多需要微積分與物理等基礎學科知識,因此建議就讀前盡量建立高中數理課程所教之基本學理,以便銜接大學課程。

 

對於審查資料準備的提醒

    於實務方面,鼓勵同學於高中階段積極參與如科展及專題等相關研究競賽,此類經驗能夠培養同學團體合作及思考的能力,並能於審查資料中展現自己的長才,在內容中多分享研究上所遭遇之困難及解決方法,此能體現出個人處理問題及團體溝通的能力。

    於人際方面,鼓勵同學多參與課外的社團活動,擔任社團幹部的經驗可以在審查資料中表現出領導能力,讓人理解你具備帶領團隊進步及懂得與他人相處的特質。

    總而言之,請於審查資料中多表現你所具備才華與能力,並適當地補充自我了解的部分,此舉能夠讓他人明白您是一個能夠理解他人且了解自身的人。

 

(本文為合作邀請,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話題類別:同系不同樣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