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讓熱情指引你:跨界探索你專屬的科系與職涯

2025/8/22

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系系友 王薇涵

讓熱情指引你:跨界探索你專屬的科系與職涯

我為何選擇這裡:毅然決然填下第一志願

      從國高中起,我對自我成長、身心靈領域特別感興趣,寒暑假走進書店,總是被這類書籍吸引。當時的首選志願是心理相關科系,但分數的意外,讓我輾轉發現到「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當時雖然申請通過的可能性蠻高的,但在看過課程綱要之後,覺得這裡的課程也太酷了,內容很有趣、有意義又前衛,因此直接填了第一志願,並立志要成為活招牌,讓更多人知道有這麼潮的系。我一直覺得關注身心靈健康、探索並發揮自己的潛能,甚至激發他人的潛能,是非常重要的事,可以幫助每個生命活出最大的價值和幸福感,也最大化整體社會的運作效能和價值。

 

放棄公費生教師資格:不後悔的決定

      進來後,我發現這裡的原型是教育系,系上大多數同學選擇修習小學教育學程,畢業後考教師證,踏上穩定的教育工作道路。但我更喜歡探索內在成長與啟發性的教育主題(如自我覺察、人際溝通),這讓我選擇了不一樣的方向。做這個決定時,我考量的是:

1. 興趣導向:我對國教課綱以外,具有深度、啟發性和反思性的教育主題更有興趣。

2. 適合的群體:國中小教育需要具吸引注意力的教學和有立場、有氣場的班級經營,而我的特質偏向溫和引導型,更適合與高中以上,有自主思考能力和主動性的對象互動。

3. 工作風格:喜歡有多元變化、能接觸趨勢和持續學習發展的環境。

      有次系上獲得公費生英文教師的名額,當時系主任提到,如果我有意願修習教育學程,他願意推薦我去取得資格。對許多人來說,在教甄錄取率這麼競爭的環境下,能直接獲得教師資格,是非常難得且珍貴的機會,但因為我的熱情方向不在這裡,還是決定把機會留給更適合的人。

 

多元嘗試:接下眼前的機會球,從行動和體驗中學習

     在我的探索歷程中,因為喜歡學習,我參加過各種工作坊與課程,例如心智圖、人際溝通與身心靈探索,從中不僅學到新知識和工具,還有課程設計的技巧,同時也讓我了解市場需求,並看見課程能創造的服務與價值。這些經驗讓我知道哪些課程對我來說更重要,做作業時也更有想法並投入,自然取得了更多成就感、成果和肯定,形成正向循環。

     另一方面,大三時,因教授邀請參與國科會計畫,我挑戰了寫學術論文的歷程,儘管當時覺得困難重重,但很感謝這樣的機會,讓我提前了解研究生在做什麼、創造什麼,幫助我確認自己並不傾向這條路,轉而專注實務發展。

      對我來說,開放探索各種可能性、投入參與和體驗,並在每個當下有意識地修正和做出最偏好的選擇,就是最好的墊腳石。持續精修角度,方向就不會偏,自然能開創出最適合自己的路。

 

跨領域學習的最大收穫:拼出自己喜歡的人生樣貌

      探索與學習的過程,就像在蒐集拼圖,每一段經歷都讓我看得更廣、更深。隨著體驗和感受的累積和反饋,會收穫到更清晰的視野,幫助驗證哪些選擇可行、哪些需要修正。舉例來說,我對更深度的教育訓練有興趣,就去外面參加培訓,它幫助我認識到更多種類的教育訓練、各種主題的講師,甚至看見不一樣的工作機會和職涯可能性,讓我踏入企業內訓、成人教育、輾轉進入人力資源的行業。

      現在的我很幸運擁有滿意的工作和收穫,用熱愛的方式和理想的團隊合作,服務有共鳴的客群,創造具有價值的貢獻、得到持續成長的成就感和舞台,這樣的狀態讓我很滿足,也對生活幸福感提供了很重要的支持。我也在工作過程中發現身邊同事的學歷背景,是我當時如果成績很好會選擇的第一志願。也就是說,一時的成績不代表一切,透過持續學習和努力,仍然有機會去到最適合的地方,不用擔心錯過,只要持續創造、選擇跟累積。

      「興趣」、「天賦」、「熱情」、「想創造的價值」,以及「行動後的體驗」,是我認為高中到初出社會這段時間很重要的探索主題,它會帶來最直接的方向跟答案,開拓更多適合自己的可能性和選擇,也是面臨重要抉擇和疑惑時,讓自己能堅定立場、做出問心無愧決定的關鍵。


作者簡介

王薇涵,現為跨國科技公司HR,負責人才發展與文化塑造。Calling(志向)是幫助自己和身邊人,透過自我覺察和學習,有意識地向內連結和向外擴展,長出智慧和力量,活出自己最滿足的人生版本。

 

◆延伸閱讀:想進一步了解這個校系所屬的學類內容嗎?點進來看看學類介紹吧!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

話題類別:同系不同樣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