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教育 × 潛能開發的雙軌學習探索

2025/8/22

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 陳瑀函同學

教育 × 潛能開發的雙軌學習探索

對於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的想像

  我會選擇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主要是因為它跟傳統的教育系很不一樣。除了正規的教育課程外,這個科系還加入了潛能開發的課程,讓我覺得學習的體驗應該會更加多元和有趣。我一直覺得教育不應該只是一種標準化的傳授知識,而是應該幫助每個人發揮他們的潛力,因此,這樣的課程安排對我來說非常有吸引力。

  在入學前,我想像這個科系會提供很多學習的機會,不僅有教育理論和教學方法的課程,也會有一些幫助潛能開發的內容,例如如何激發學生的創意思考、提升情緒管理,或者是增強人際溝通技巧。我相信這些學習不僅對我未來成為老師會有所幫助,也能讓我在面對未來各種不同的職涯選擇時會更加從容且自信。

 

進入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後我發現......

  在這個科系裡,我們依然有許多教育相關的必修課程,例如教育心理學和教育社會學等,這些課程幫助我們建立穩固的教育理論基礎。然而,這個科系的獨特之處,在於它結合了「潛能開發」的概念,像是潛能開發導論、人際潛能開發、以及身心統合潛能開發等。這些課程讓我學會從多種角度去理解每個人的潛力,並找到適合的方法來激發這些潛能。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選修課「多元文化素養」。這門課特別之處在於,老師不僅在課堂上講授理論,還為我們安排了一次為期兩天的實地探訪。我們前往貓公部落,進行田野調查,深入探索當地的多元文化。那次實地經驗不僅讓我更深入理解台灣不同族群的文化背景,也讓我明白文化敏感度在教育中的重要性。這樣的經歷非常珍貴,因為學習不再只是停留在書本知識,而是走出教室,親身體驗和交流。

(圖片是我們去貓公部落的照片)

 

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的魅力

  我認為我們系最具特色的地方,就是它將「教育」與「潛能開發」兩大領域結合,同時進行,並且相輔相成。這樣的設計讓我們在學習教育理論的同時,也能探索如何激發學生的潛力。我很喜歡這種雙軌並進的方式,因為這種課程設計可以讓我們從不同角度來理解和應對教育現場的各種挑戰。

  舉例而言,我上過一門課叫「說話潛能開發課程與教學」,這堂課教授我們很多關於說服技巧的應用,還有如何真正去同理別人的想法和感受。這些技巧不僅幫助我在課堂討論中更自信地表達意見,也讓我更懂得如何傾聽他人。在未來的教育工作中,我相信這種同理心是建立良好師生關係的關鍵,當我能夠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並理解他們的感受和需求時,教學的氛圍也會變得更加和諧,學生自然會更願意打開心扉,與我互動和學習。這樣的課程安排,讓我感覺不僅僅是在學習如何「教」,而是學會如何成為一個能夠啟發和支持學生成長的導師。這種全面的培養方式正是我認為這個科系最大的魅力。

 

勇於挑戰!

  在系上,我有機會參加很多與教育相關的活動,而每一次的參與對我來說都是一次新的挑戰,也帶來了不少成就感。比如說,在大一剛入學時,我加入了「數位學伴計劃」。剛開始,我對教學與活動安排都不太熟悉,感覺自己像是個菜鳥,不過每次遇到問題,我都會努力吸取教訓,與帶班老師討論教學技巧,慢慢地,透過不斷學習與成長,我也成功晉升為「優良大學伴」。這份認可不僅是對我努力的肯定,也讓我更加有信心投入其他教育活動。

  此外,在大一下學期,除了延續數位學伴的教學工作外,我還參加了數位學伴「相見歡」活動,並擔任主持人。這對我來說是另一個挑戰,因為我需要調動現場氣氛,同時還要照顧每位參與者的需求。雖然過程中有不少壓力,但看到現場氣氛熱烈,大家都能開心參與並從中獲得學習的樂趣,讓我感到非常有成就感。

  同時,在大一上學期,我也參加了教育營活動,擔任課務組的成員。這次的挑戰可不小,從撰寫教案、設計教學內容,到實際的試教和製作教具,每一環都需要高度投入與團隊合作。那段時間真的讓我嘗到了不少辛酸,但正是這樣的過程,讓我學到了許多寶貴的教學技巧。在營期結束後,看到學生們學到新知識、開心地反饋,這讓我感到自己所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這些經歷也啟發了我,於大二上學期我決定擔任教育營的總召,希望能帶給學生更多有意義的學習體驗。回想這一路走來,無論是擔任學伴、主持活動,還是策劃營隊,每一個角色都讓我不斷磨練能力、每一個挑戰都讓我成長了許多,這些經歷讓我更加堅信:教育的力量不僅能改變學生,也能讓自己不斷突破極限,挑戰自我。

(參與數位學伴相見歡)

 

◆延伸閱讀:想進一步了解這個校系所屬的學類內容嗎?點進來看看學類介紹吧!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

話題類別:同系不同樣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