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到底是甚麼系?

2025/8/22

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 黃郁婷同學

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到底是甚麼系?

下定決心,勇敢選擇

  在選擇就讀哪個學系的時候,我其實猶豫很久,因為教育系並非冷門科系,許多學校都有開設,選擇很多,且教育相關的科系也不只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那,我下定決心選擇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的理由是什麼呢?原因是,因為這裡有「潛能開發」課程。這個學系不只是培養小學或中等教育的教師,更提供了另一種可能性——成為「潛能開發師」。我並不是一個喜歡把路走很死的人,我也考慮過未來如果從事教育類工作,要轉型到其他領域會相對困難,但我們系的潛能開發學程剛好回應了我這部分的疑慮,即使我未來不想走教育領域,我也能夠將這些能力應用於企業的在職訓練,擔任培訓人員。

 

走向專業的第一步,持續堅持的理由

  而在進入這個學系以前,我以為會有很多的教育實習活動,也就是走進教學現場,接觸很多學生。然而,實際進入這個學系之後,我發現和自己的想法有一點出入。教育是一項專業的科目,我們入學前期的學習內容著重眾多的理論,像是教育心理學或是輔導原理等等,雖然學習上有些枯燥,但這些理論都是進入到教育現場後不可或缺的背景知識,教授們也常透過實例分享,幫助我們把抽象的理論與實際教學情境做連結,讓我們彷彿身歷其境地理解每個教學案例。也只有當我們能夠了解學生在生理與認知發展的階段後,我們才有辦法能設計符合學生認知發展的課程內容。這些理論是我們設計未來教學課程時的重要依據。

  在這些課程中,我自己最喜歡「閱讀培力」課程。這是一門我們會實際進入到小學校園,一對一與小學或是幼兒園學生說故事的課程。課程內容也不單純只是說故事而已,因為每本書背後都有很多值得讓學生去學習與探索的地方。沒上這堂課,我也不會知道,一本看似簡短的繪本,其實蘊含深刻的教育意義;而且能實際跟小朋友互動是很有趣的部份,在講故事的過程中,當我看到學生樂在其中的樣子,自己也會獲得很大的成就感。

 

多元學習與規劃

  我認為我們系上課程最大的特色在於分為兩個學程:閱讀科技以及潛能開發。這兩個學程都偏向實務操作為主,相比於純理論的課程,增添了許多樂趣,也能為日後我們進入職場前增添實務上的經驗。「潛能開發」學程分成很多不同的類別,可以選擇自己有興趣的內容,最後規劃有為期兩學期的實務課,必須實際運用所學到小學辦理營隊活動。至於「閱讀科技」學程,則設有培力計畫,能夠進入教學現場與學生實際接觸,透過培訓,以及老師每週給的回饋建議,讓我們能夠實質增進自己的教學能力。

(潛能開發的實務課程-到志學國小舉辦營隊)

 

  在環境與師資方面,系上採取「生涯導師制度」,每個學生能選擇一位教授成為你的生涯導師。導師除了會安排會談,為學生排解疑難雜症,在人選的安排上也會依學程分類,協助學生可以找到合乎學習需求的導師。

 

我眼中的教育

  許多人應該會認為「教學」這件事並不困難,我自己當初也是這麼想的。但當我實際看過這麼多的理論,聽到了這麼多老師給的實例,而且真的親身進入到教育現場後就會發現,教學或者說教育,其實並不簡單。每份教案或是教學活動設計的背後,都隱含教師很多考量與巧思。像第一張圖,那是我走進花蓮小學舉辦營隊時所拍攝的。當時的我,想讓學生了解「負責任」的概念,因此使用一本我所自製的繪本進行互動活動。在設計繪本與活動時真的花了很多的時間,因為要考慮到營隊是混齡教學,繪本設計的難易度必須拿捏得宜——不能太艱難,但也不能過於簡單。同時,較低年級的學生對於沒有具體事物內容的理解較為困難,所以繪本的圖片需要更加具體,才能方便他們理解,當然還有很多很多要注意的事,這邊就不一一贅述。設計一個看似簡單的教學活動,其實要顧慮的面向遠比想像中多,這些都是我們上完好幾學期的課程之後,才會慢慢知道、慢慢體會到的事情。

  當我漸漸開始走進現場,不論是前幾段提到的閱讀培力課程,還是系上主辦的營隊,又或者是跟教育部合作的計畫,遇到越來越多的學生,聽到越來越多的學生喜歡我設計的課、看到學生願意與我敞開心扉,寫下一張張的卡片,這些感動與成就感都是難以形容的。像是另外一次,我加入了系上與教育部合作的「數位學伴」計畫。當時遇到的那位學生本身很慢熱,一開始對九九乘法以及分數運算非常不熟悉,但隨著時間推進,他開始不那麼討厭數學了,而且願意跟我分享他的日常,甚至他還親口跟我說:「老師的課很淺顯易懂,我很喜歡,而且做題目也很有成就感!」那時,我的眼眶微微發熱,我深深覺得,這一切都好值得,也很感謝自己進入這個學系,讓我能與這些學生建立一段關係。

 

◆延伸閱讀:想進一步了解這個校系所屬的學類內容嗎?點進來看看學類介紹吧!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

話題類別:同系不同樣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