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貿系酸甜苦辣大公開!進入大學後的心路歷程
2025/8/21
東海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 杜孫芸曦同學

聽從內心的聲音——如何從日文選擇轉向國貿
高中時,我通過日文檢定N2,原本計劃繼續進修日文系,然而,隨著對未來職業的了解,我發現日文相關的職涯選擇不符我的期待,這讓我重新思考自己的方向。於是,我主動找老師進行生涯面談。經過一番討論後,老師根據我的個性和能力給出了建議——他認為我外向、活潑,且善於與人打交道,再加上具備語言能力,勇於挑戰新事物,這些特質與國際貿易系的需求十分契合。國貿系不僅需要良好的語言能力,也要求具備高度的適應性,正好符合我的優勢。此外,我的日文能力也可以作為一項實用的工具,適時發揮效用。經過深思熟慮,我最終決定接受老師的建議,並成功考入東海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
在進入國貿系之前,我對這個領域充滿各種期待和想像。我認為國貿系是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門,可以讓我了解全球經濟運作的脈絡,也能學習如何與來自不同國家的企業建立合作關係。國貿不僅僅是商品買賣,更涉及跨文化的溝通、國際市場的分析,以及貿易政策的應用。
從害怕到熱愛——會計與文化課程點燃的國貿夢
大一時,國貿系的必修課程涵蓋「經濟學」、「會計學」和「微積分」,這些都是商管學院學生的基本功!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會計課程。起初面對厚重的原文書和滿篇數字的內容,我的內心充滿陌生與焦慮,總擔心會在計算過程中出錯。然而,隨著課程進行,我發現會計就像一套邏輯清晰的「語言系統」,只要掌握其中的規律,搭配課後複習,就能理解其背後的邏輯與意義。
會計是整個公司財務的基石,學會這門技能,必能成為企業經營的重要後盾!這門課程不僅點燃了我對會計的濃厚興趣,也讓我萌生輔修會計系,並朝著考取會計師資格邁進的想法。
另一門令我最印象深刻的課程是「商業溝通與跨文化管理」。課程中不僅介紹各個國家的文化差異,也強調文化敏感度在國際商務中的重要性,例如規劃國際商務行程時,必須注意穆斯林的齋戒月,避免在日間安排商務交流活動,因為當地人在日落前禁食、禁水。這門課讓我明白,跨文化的適應力是從事國際貿易不可或缺的能力。從細節洞察全局,讓我對國貿領域產生了強烈的興趣與使命感。
多元化學習環境與實務結合——造就美好校園生活
我覺得東海大學的校園風氣很好,自由且舒適,自然環境也很優美,一年四季都會有不同的植物變化,非常適合喜歡接觸大自然的同學!
對我來說,國貿系是一個多元學習的系所,可以學到很多不同的貿易及國貿方面的知識。像是我目前修習「進出口實務管理」課程,老師是從國貿署退休的人員,他教導我們很多關於進出口實務的重要內容,像是海關編碼的意涵、各國情勢如何影響貿易等,都是我在課程中學到的寶貴知識!老師也有提到,全台灣只有他開設這門進出口實務的課程,讓我覺得非常珍貴!
在教學方式上,教授都非常用心,會使用簡單明瞭的簡報或板書,將自己多年所累積的知識與經驗,盡可能地傳授給我們,這是我認為國貿系教授最厲害的地方之一。至於課程方面,「財務管理」是我目前覺得最實用的科目。這門課除了能幫助管理個人財務外,也能在企業面對財務核心問題時,提出解決跟建議的方案。而且相較於會計,這門課也不會那麼困難,是我最推薦的必修課之一!
不畏挑戰,勇於學習——會計帶給我的轉折與突破
「遇到問題不要逃避,勇敢面對」——這是我在國貿系獲得的最大啟發!
剛開始接觸對會計時,我幾乎完全沒有基礎,課堂上的隨堂測驗成績也不理想,我也不太敢向老師提問。直到我發現系上有教學助理,我想著,即使不敢問老師,我也可以請教年紀相仿的學長姐。也正因為這個制度,我便開啟了「課後發問之路」。那時,每當我遇到會計上的問題,就會主動詢問教學助理,後來也漸漸敢在下課後向教授提問。
小考成績不理想時,我也沒有氣餒,一心抱持著「只要弄懂錯誤的地方,分數遲早是我的」這樣的心態迎接挑戰!我一步步努力撐過大一學會計的時光!從最初連借貸都搞不清楚的我,到現在成為112-2會計百名榜的成員,這是我在大一時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
因為有教學助理的協助,我才能順利通過會計課的考驗。我也希望可以幫助其他同學順利通過大一的必修考試,於是參加系上的教學助理徵選,雖然沒有如願成為會計學助教,但很高興能擔任經濟學助教。我也期望自己可以助學弟妹一臂之力,陪伴大家一同度過學習上的難關!
◆延伸閱讀:想進一步了解這個校系所屬的學類內容嗎?點進來看看學類介紹吧!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