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通才的價值:跨領域整合與職涯突破的實踐經驗分享

2025/8/20

中國文化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系友 茅頓

通才的價值:跨領域整合與職涯突破的實踐經驗分享

通才養成之路的起點

  我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資訊傳播學系,就讀的契機是觀察到這個系所獨特的課程設計,涵蓋多媒體設計、資訊工程、大眾傳播及色彩學等多個領域學科,這樣的跨域組合恰好符合我對自己未來發展的期許──成為一位具備各種技能的「通才」。

  社會普遍存在「樣樣皆通,樣樣稀鬆」的刻板印象,但我認為,在適合的崗位上,通才所具備的多樣化技能,不僅能良好的支援團隊,甚至在觀點和協作方面更能為團隊帶來超越專家的價值。而資訊傳播學系在學生的培育理念上,與傳統重視專才養成的方式不同,系所並未強調某領域的深入鑽研,而是聚焦於跨領域知識的整合應用與表達能力的提升。課程中也融入了許多新穎設計,促使學生將所學知識內化為具體能力,再靈活運用於實際課題中,這種教學模式,不僅能訓練學生在學術與實務上的綜合能力,也提高了其在公開場合發表意見及組織資訊的實力。

 

系所帶給我的成長

  經過四年學業的淬煉,我在思考廣度與溝通能力上,都比初入學時有了顯著的成長,這些收穫也在我後續的工作中發揮了關鍵作用。由於具備跨領域整合的專長,我在選擇職業時並未自我設限,凡是能與我專長連結的工作都勇於嘗試。在履歷篩選的過程中,許多企業也對我的多元學習背景給予高度評價,並願意提供面試機會,因此我有幸有機會經歷兵役系統管理、網站前端開發、數位印刷工程以及目前從事的產品研發四份迥然不同的工作。

 

跨領域通才的優勢

  在網站前端開發工程師的工作中,儘管在程式設計這項單一能力上,我的操作不如專門科系的畢業生嫻熟,但在網頁介面規劃和設計相關的任務中,我卻成為團隊中唯一具備多媒體設計專長的人,多虧這項跨領域技能彌補了我核心技能的不足,我在部門協作中依然能良好的發揮個人價值,獲得同事們的重視。

  疫情期間,我離開了網站開發的崗位,經營起個人接案工作室。自由業者常需面臨委託案件數量不穩定、同業競爭激烈等困境,不過,得益於我在學期間打下的多領域基礎,透過網路學習,能迅速掌握完成委託須具備的程式開發、動畫製作、影音剪輯和CG繪圖等進階技能,擴大了我可以接取委託的類型,因此我活用多元技能組成接下了各種領域的委託,讓自己得以維持穩定收入度過待業時期。

  之後在進入稍具規模的大型企業後,我的跨領域能力也進一步發揮於部門會議中,主管經常在專案會議上點名我發表意見,希望透過我的多元視角為團隊提供更全面的方案,避免陷入思維盲區。這項任務起初帶給我很大的壓力,不僅需要在短時間內想出可行方案,更要在眾人面前流暢的說明,所幸隨著經驗的累積,以及會議前安排演練,預先設想可能被提問的問題並做足準備後,這項任務反而成為了我表現的舞台,讓我在進入公司半年後便被高層注意到,更因此獲得了向公司領導層直接匯報的機會。

 

通才之路的未來

  倘若你仍對未來感到迷茫,遲遲無法決定該選擇往哪個專業發展的話,資訊傳播學系這類培育通才的科系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它不侷限發展方向,而是讓你您自由探索、逐步聚焦,發掘真正的熱情與專長。

  在瞬息萬變的產業環境中,成為通才意味著更強的適應力與轉換彈性,這些特質使我們能迅速調整方向,跟隨市場趨勢,甚至在企業轉型中持續展現自己的價值。通才所具備的多元知識基礎,也能為專才之路鋪平道路。無論是選擇繼續攻讀研究所,還是透過自學精進某一特定領域的技能,這些知識儲備都能夠幫助我們跳脫通才,成為專業領域的翹楚。

  若你對這樣的職涯藍圖充滿期待,不妨從現在開始學習人工智慧(AI)等新興工具的應用。隨著 AI 的飛速發展,專業技能的需求模式也在改變, AI 雖然在某些領域的表現已經超越人類,但目前仍難以跨領域整合多項技能,這給了通才一個嶄新的發揮空間,利用各類AI工具提升生產力,將成為未來一項關鍵的競爭能力。

 

 

◆延伸閱讀:想進一步了解這個校系所屬的學類內容嗎?點進來看看學類介紹吧!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

話題類別:同系不同樣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