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跳脫「規劃好」的人生路 我在哲學世界找到自我價值

2025/8/20

東海大學哲學系研究所 楊得煜校友

跳脫「規劃好」的人生路 我在哲學世界找到自我價值

就讀哲學所的起因

  目前大學教育已經從過去傳授普遍性知識轉而以專業訓練為導向的學習場所,我在大學主修財務金融,這是由於當初選填志願時,考量畢業後可以從事金融服務產業,可預期地在未來相對容易找到工作。在大學四年中,我非常努力學習金融市場所要具備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相信自己只要按部就班學習,在可預見的未來能找到符合自己專業的工作。

  但是,如同當代英國哲學家彌爾(John Stuart Mill) 所說:「做一個煩惱的蘇格拉底勝過做一隻快樂的豬。」我在大學期間,內心不斷思考一個問題:「到底什麼樣的人生才是值得過的?」是否如同馬克斯所說,人在資本主義市場中已成為勞動異化下的勞動產品,工作僅僅是為了賺錢而已。如果這樣,那麼則無法解釋那些財富早已經自由的人,例如宮崎駿,即使已財富自由,為何仍願意持續努力創作,為世界的人帶來心靈上的自由?為了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我開始旁聽東海大學哲學系課程,並進入東海哲學研究所,嘗試找到我想要的答案。

 

哲學系培養的核心能力

  在哲學經典的思辨世界中,我最大的收穫就是學習到四個核心能力:第一,透過批判性的思考來反思我們日常生活當中既定的價值觀點。第二,組織論述以及表達自身觀點的能力。第三,學習與他人溝通、同情理解他人不同的觀點。第四,對於生命價值有終極的關懷。

 

哲學能力與生命態度

  哲學系學生特有能力,讓我在職場上受益很多。一是批判性的思考,二為以「問題意識」作為出發點。這二種能力讓我在工作中常展現三種特質:在雜多的資訊當中「問對問題」、看穿好像是合理的表象、建構更有說服力的說法。

  哲學系也使我培養出健康的生命態度。哲學是我感興趣的學科,我目前也從事哲學工作,雖然是從事自己有興趣的工作,但不代表永遠不會有挫折,相反地,因為是自己有興趣的工作,所以這份工作不僅僅是職業,也是志業,既然是志業,就會勤耕理想與使命,希望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如此挫折就是家常便飯,而在這過程中我也培養出與挫折共處的生命態度。

 

哲學是關於真、善、美的發問與回答

  關於「真」的發問:有沒有獨立於心靈存在的外在世界?自我(意識)是什麼?

  關於「善」的發問:什麼才是符合道德的行為,理由是?

  關於「美」的發問:生命的價值何在?藝術的根本精神是什麼?

  如果你對於以上主題很感興趣,作為學長的我認為這樣的人格特質很適合就讀哲學系。如果你想要在日常生活中更進一步瞭解哲學,建議可閱讀「哲普」書籍、媒體或參與實體活動,例如:(媒體)「想一想哲學系列」影片、哲學雞蛋糕、哲學新媒體;(書籍)《誰是我?意識的哲學與科學》;(實體活動)高中哲學營。

 

 

◆延伸閱讀:想進一步了解這個校系所屬的學類內容嗎?點進來看看學類介紹吧!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

話題類別:同系不同樣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