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護理轉向教育 一場意外教會我的事
2025/8/19
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 陳郁筠同學
我要當護理師!
從高二開始,我的目標十分明確:我想當護理師!即便常聽人說:「護理師要輪班很累欸,為什麼不選擇輕鬆又高薪的工作?」等等對於護理師工作內容及環境的評論,但這也澆熄不了我對護理的熱愛。因為從小家中有人生重病,因此對病患家屬的不安和無奈更能感同身受,未來我希望透過我的幫忙,可以讓病患家屬減少因為對於疾病的未知產生的不安及照顧的辛苦,再加上我也對於生物特別有興趣,因此高中不斷朝著這目標前進。
只差一步
但意外總是來得這麼突然,在高二升高三的暑假時,我突然生了一場大病,醫生說未來不能太累,否則會有復發的可能。那時我尚未意識到這將大大地影響我的人生,只知道每天維持健康作息,不要熬夜到太晚就好。直到三月填寫志願時,我和家人溝通想讀護理系,卻遭到家人堅決反對,因為若疾病再復發,這後果誰都承擔不起。當時就連老師也建議我轉換跑道,可以選擇其他志願。這對那時的我來說彷若晴天霹靂,明明目標就在眼前,只差一步就可以達到,但卻因為不可抗力的因素毀了我兩年的努力,我真的很難過。那段時間我大哭過、崩潰過,把自己鎖起來沉浸在悲傷的情緒中。但志願還是要填,因此我選擇了「教育」這個小時候的第二夢想,也順利地進到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就讀。
不斷的自我懷疑
在就讀教育系時,常會聽到朋友或親戚詢問:「那你這樣以前讀自然組不就浪費了嗎?」相關的話題,也讓我陷入了自我懷疑和否定。後來和朋友聊天中,我開始產生:「難道以前在自然組的學習和文組的教育系不能結合嗎?」、「高中兩年在自然組的時光就這樣白費了嗎?」等等諸如此類的想法。之後得知系上可以修習「國民小學加註自然領域專長」,讓我十分心動,抱持著試試看的心態,我申請了加註自然領域專長。
成為多邊形戰士!
加註自然領域專長真的是一項大挑戰,除了要修習系上的專業外,還要額外修讀自然科課程,甚至要花許多時間在實驗上。不過從自然科課程中學到的邏輯和推理能力,讓我得以運用到教育上,在分析事物及面對其他學科時擁有不同觀點,運用所學的邏輯推理及思辨能力面對事物。面對日常生活中的科學迷思及假訊息,也能運用科學能力向周遭的親朋好友解釋。而且在修習自然科課程時,除了學習到不同能力外,也認識許多不同科系的朋友,了解不同科系的生態及趨勢,面對社會的不同職群能有較為廣泛的了解。
在現今的環境中,跨領域能力十分重要,社會變化十分快速,許多領域需要的不再只是單一能力,而是綜合能力的多邊形人才。現行的課綱精神也十分希望學生能培養跨領域的能力,我的經驗也讓我思考,或許我們不該如此糾結社會組只能進入社會相關科系,自然組只能往自然科系發展,不同領域及背景相互的人交流反而會促進思想的碰撞及交流,產生出新的火花。我們不應再對於學科界線如此執著,更應該注重這項學科教會我們什麼能力。當然,南大教育系也未必一定只能加註自然領域,也有許多領域可以選擇,如:輔導、英文、本土語等等,或是發展其他自身感興趣的領域。如果還不清楚自己想進一步往哪個領域發展,也可以先嘗試看看再決定要不要繼續,有時候試了才能真正了解這個領域在做什麼。鼓勵大家多踴躍嘗試各領域,找尋屬於自己的舞台!
◆延伸閱讀:想進一步了解這個校系所屬的學類內容嗎?點進來看看學類介紹吧!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