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東華國企大揭密!

2025/8/19

國立東華大學國際企業學系 許逸棻同學

東華國企大揭密!

選擇國企系的理由

  高二下,是開始決定未來走向的時候,對當時剛接觸到大學科系的我而言,事實上並不清楚自己想要的科系為何,對此,我使用厚厚一本的科系落點分析書,以及網路上的各種科系分享做為參考。綜合各方資料後,我認為根據我的個性與喜好,管理學院的科系是我的首選,而我當時對於國企系的想像是:「與企管系雷同,應會教導商業管理的相關知識,但在國際事務上有更深入探討的科系」。

  接著,到了選填志願的時候,我將選項篩選到企管系與國企系這兩類科系。最終,我選擇國企系的原因是,我認為現今社會的全球發展相當重要,我希望自己能在企業管理的知識之外,同時學習國際相關的知識,提升自我,讓自己在面對國外客戶或工作環境時能有所準備,增加競爭力。

 

東華國企系在做甚麼

  進入國立東華大學國際企業學系之後,除了一些管理學院的必修課程,如經濟學、會計學與統計學,以及系核心必修課程,如行銷管理、公司理財與國際企業學之外,系上還有相當多的選修課程可以選擇。大三開始,還會有畢業專題的製作課程,讓我們能將在大學所學的知識應用在大型的專題報告當中,真正落實學以致用。

  在這個科系待了四年,我最有感的課程是「文化創意與地方產業發展」這門選修課程。這堂課是由國企系與族文系合開的課程。在這堂課中,同學們需與原民身分的同學一同挖掘原民文化,並在期末時舉辦成果展,販售原民文化的相關產物,並將原民文化傳遞給他人了解。對身為國企系學生的我而言,我認為這堂課幫助我們學習如何幫助客戶行銷產品,並思考該如何在避免將傳統文化過度商業化的同時,讓不了解原民文化的人也能對產品買單,創造收益。

圖一 文化創意與地方產業發展課堂成果展

 

東華國企系的特別之處

  大學期間,我時常聽到學長姐與我們說:「國企系是報告系。」會這樣講當然是因為東華國企系的報告分量相當多,幾乎每堂課都會有個人或小組報告的作業存在。我認為團隊合作的能力是管理學院學生的必備條件,在未來到各個工作場合時,一定都會有團隊合作的必要,因此我認為課堂報告訓練是相當重要的,除了能熟悉團隊合作的模式外,還能培養面對團隊摩擦時所需具備的應對能力。

  此外,我認為東華國企系的專題報告是最好的團隊訓練。在課堂上的小組報告中,與夥伴們合作的時間比較短,較無法體現長時間合作會有的狀況;而專題報告是為期一年半的團隊作業。在這麼長時間的合作中,難免會有組員步調不一致的狀況發生,也會有個人因素所造成的問題浮現,我認為這項合作經驗更符合實際職場上可能遇到的團隊情況。透過專題報告的合作經驗,可以幫助我們在未來面對長期的專案合作時,能與他人進行良好的合作,推動工作順利進行。

圖二 專題報告壁報展

 

思維能力的培養

  在接受系上各式各樣的課程訓練後,我認為國企系幫助我培養了思維的能力,讓我在看事情的角度上能更為多元,並在決策時有所依據。從大二開始,就有課程讓我們利用課堂所學的知識進行「個案分析」,簡單來說,就是利用在課程上學到的理論,對一家公司的發展與決策進行評論。

  舉例來說,老師曾給我們一家腳踏車公司的案例,案例中提到有間腳踏車公司正面臨一筆新的訂單,而這筆訂單的特別之處在於,客戶要求進入這間公司過去沒有接觸過的領域。原先這間腳踏車公司的產品只有在專賣店販售,但這個訂單的要求卻是希望能在較為平價的量販店販售。這個案例主要是在挑戰我們的思維,讓我們思考這間腳踏車公司是否該接下訂單。

  在提供決策建議時,我們不能用口語化的說法表達我們認為要接還是不接訂單,除了要有根據外,還要有能說服別人做決策的原因,因此我們會用公司理財所學的知識對其做財務分析,或是用國際企業學課程所學的知識對個案公司做是否要進入市場的分析。透過這樣的訓練,除了提升將理論與實務結合的能力外,我在邏輯思維及判斷力上也有所提升。也因為在課堂上閱讀過了各式各樣的公司案例,並針對決策過程進行討論與分析的訓練後,故能讓我們獲得系統性思考、總結歸納、多角度觀察與換位思考的能力,讓自身在未來更有競爭力。

 

 

◆延伸閱讀:想進一步了解這個校系所屬的學類內容嗎?點進來看看學類介紹吧!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

話題類別:同系不同樣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