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在探索中確立目標—我與景觀設計的相遇

2025/8/19

東海大學景觀學系系友 江素敏

在探索中確立目標—我與景觀設計的相遇

從壓力中尋找舒適的學習步調

  高中時,因為不擅長物理與化學等理組科目,我最終選擇了第一類組,但也因為選擇了較為擅長的領域,因此多了許多課餘時間去做其他更有興趣的事,例如寫生、速寫、做模型、料理等。在不用堅持弄懂各種艱深公式和定理的日子裡,生活顯得更加愜意,但始終有一股壓力在腦海深處徘迴:「這麼悠閒真的沒問題嗎?」、「畢業後若直接去工作,我有什麼一技之長?」、「升大學要選一類組或擅長的相關科系嗎?」等問題。

 

叛逆思維中篩選人生選項

  在輔導課上進行了職涯探索適性測驗,老師們也持續引導我們去思索未來的發展,或者直接根據擅長的科目讓我們從中選擇未來可能的職涯。但被這種「半強迫」要做出選擇的壓力襲來,心中還是不免產生了一股叛逆,不想按照「具有A能力就應該選擇A職業」這種配對題的選擇法,於是我拿了一份全台大專院校科系一覽的資料,逐一了解後,一路刪掉了文史哲、管理、外語、社會與心理等社會組學群、自然組學群、藝術學群,最終得出的答案是建築與設計學群。

  這個學群中包含數位媒體設計、建築、都市計畫、景觀與空間設計、工業設計、工藝、商業設計、時尚與服裝設計、藝術與設計等學類,其中我較為陌生的就是景觀設計學系。在仔細閱讀有此科系的學校系所簡介後,才建立起了對於這專業的基本概念。也剛好當年正要舉辦台中世界花卉博覽會,而后里、豐原的展區離我家很近,因此在外出路過時,我也都能持續觀察到在正式展出前的環境整理、規劃和施工過程。

 

景觀設計的初識與啟蒙

  當時景觀相關系所或多或少有參與設計競圖與部分裝置的籌劃,對於當時想要了解景觀設計實際操作過程與成果的我是千載難逢的機會。而在觀察台中花博展區籌備的過程中,我發現這個能將從小到大看慣的景色,或是已經廢棄多年的區域,轉變成與周遭環境互相融合互動的專業深深吸引了我,也就此立下了要進入景觀設計系的目標,最終也順利在個人申請階段進入東海大學景觀學系

 

確立方向,逐夢前行

  進入東海大學景觀學系後,發現景觀這個專業除了基本繪圖和設計外,還需要具備廣泛的基礎知識,例如生態學、測量學、景觀植物學、營建材料、景觀工程、基地分析、植栽設計、環境規劃、遊憩統計、施工估價等。我們也必須學習例如像AutoCad、SketchUp、Rhino、Illustrator、Photoshop、GIS等。為了讓作品呈現有更好的效果,我也自學了影片剪輯、模型渲染、甚至是空拍機操作。

  我相信其他科系的專業也是如此。在這個變化迅速的時代,沒有人能獨善其身,並僅專注於單一專業。更多時候,我們需要與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員共同討論,尋找解決方案。而我也在這些溝通過程中,持續深化對於我們所處環境的理解,並嘗試在其之中做出屬於自己觀察與解答的一絲回應。

 

 

◆延伸閱讀:想進一步了解這個校系所屬的學類內容嗎?點進來看看學類介紹吧!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

話題類別:同系不同樣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