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與成長:我在世新資管系的學術與職業旅程
2025/8/13
世新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系友 朱冠宇

資訊與人文交融,步步前行
我在世新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度過大學歲月,原本計劃大學畢業後赴海外留學,但因規劃的時程調整,選擇了先行就讀世新資管的五年一貫學程。系所的制度令人印象深刻,其人性化的設計不僅確保系內學生與外部單位即時同步接收最新資訊,還提供了完整的學術支持。
我的指導教授在學術上充滿熱忱,積極協助我進行數據分析實驗,並為我的研究提供全力支持,後續也協助我進行學術期刊投稿與參與國科會各項計畫的申請。這樣的學習環境充滿學術深度,避免了學生在探索過程中如瞎子摸象般摸索,讓我真正感受到學術的厚重與研究的價值。
碩果累累的探索,成就未來的階梯
在世新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的旅程中,我最大的收穫便是學術與實踐的雙重精進。截至畢業,我已投稿多篇國內研討會,更有兩篇作品躍上了國際舞台。這些作品的背後,蘊藏著數不清的夜晚與晨曦的交替,也代表著心血與思維的結晶。
就讀研究所的這一年中,學期上半年,我有幸跟隨指導教授參加了被譽為資訊系學生的奧斯卡盛會——第28屆資訊應用服務創新競賽,並且最終在臺北生活好便利創新應用組中榮獲第二名。這份榮耀不僅為我們的努力畫上了驕傲的句點,更啟迪了我對資訊應用的無限熱愛。
到了下半年,腳步跨出國門,我踏上了日本名古屋的土地,參與了為期三天的 ICKII 2024 研討會。在國科會的半額補助支持下,我不僅順利參與,更榮獲了研討會最佳論文獎。這一刻,不只是個人成就的彰顯,更是對學術探索不懈追求的最佳證明。
這一年的歲月如金,我成功在一年內取得了碩士學位,並憑藉這些經驗,順利申請上了英國萊斯特大學的碩士班。這些成就不僅奠定了我對學術研究的信心,更深深影響了我對職業道路的選擇,讓我明白,勇於探索與勤奮努力,方能打開通往未來的大門。
信心一人份、工作三人份
畢業後,距離我出國深造尚有半年的空窗期,我選擇留在世新資管系擔任教學助理。系上以及指導教授對我過往的戰績早已耳熟能詳,因此除了日常的工作,也特地邀請我協助學弟妹參與競賽與準備學術文獻。如此的職責不僅是一次傳承之美,更是一場再度鍛鍊的旅程。
研究所的歷練磨鍊了我的思維能力、表達技巧與自信心,這讓我在面對各式挑戰時擁有了全方位的準備。然而,學校職場的真實並非總是如預期,偶爾會遇到需要處理自己未曾涉足過的領域,或是面對教授要求我完成陌生的專案任務。每當此時,我便會憶起研究所訓練中的那些不眠之夜,自主學習的習慣早已滲透至血液中,驅使我邏輯清晰、條理分明地探索未知。
這種在困境中自我提升的過程,讓我明白學校所學並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而是一種學習的方法與信念的塑造。這份堅毅的精神在職場中每每助我突破難關,成為今生最珍貴的財富,助我克服未知,化挑戰為成長。
成為探索與掌握新技術的先行者
想進入資訊管理科系該如何準備?我認為可以從特質能力與日常學習活動來檢視。適合就讀資訊管理學系的同學應具備三大特質,邏輯思維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自我學習不同種最新技術能力、以及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能主動追求新知識、快速掌握新技術的人,會在學習中如魚得水,從人工智慧到數據分析等多樣領域均能自如應對。這種自主探索的能力,搭配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與應變能力,能讓學生在快速變動的科技環境中保持競爭力。而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則能在團體專案競賽中促進成果最大化。
而如果有高中生或大學生對資訊管理系有興趣,建議可以從以下幾個日常學習活動開始試探:參加線上程式設計課程,建議學習 Python 或 Java,培養基礎的程式設計思維;接觸資料分析基礎課程或使用工具 Excel、Tableau 以了解資料處理的概念;並可以參與解題平台LeetCode 或 CodeSignal 等進行程式練習,鍛煉邏輯思維與問題解決能力。這些活動能為未來的學習鋪路,並幫助你判斷是否適合此系。
◆延伸閱讀:想進一步了解這個校系所屬的學類內容嗎?點進來看看學類介紹吧!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