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聲音啟蒙到職場挑戰:我的廣電系旅程
2025/8/12
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系系友 莊子儀

從《悲慘世界》到廣播組:我的聲音之旅
在國中的一次音樂課上,老師播放了《悲慘世界:十週年紀念演唱會》。這部音樂劇當時獲得了 12 項東尼獎提名,並贏得了包括最佳音樂劇和最佳原創曲譜在內的 8 個獎項。看完這部可以說是我「聲音啟蒙」的作品後,我對舞台劇、劇場和聲音設計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因此,我選擇了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簡稱廣電系)的廣播與聲音設計組來深入學習這些內容。
廣播組的課程涵蓋八大主軸:包括廣播劇、廣播節目製作、音樂專輯、聲音劇場、有聲書、Podcast、聲音設計、配音配樂等。這些課程不僅有趣,還能讓我學到很多實務技能。廣電系非常注重實作,同時也兼顧理論基礎,所以我不用擔心會出現理論與實作脫節的問題。
我覺得廣播組最大的特色就是能接觸到各式各樣的聲音,這感覺像是進入了一片無邊無際的聲音海洋,自由且廣闊。只要你有想法,就可以在這裡盡情表達自己!
自我探索的起點:從實作中發現自己的長處
填志願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人生中的重要選擇,這不僅會影響學業發展,也影響職業方向。對我而言,這更像是自我探索和未來規劃的起點。在這過程中,我思考自己的興趣和能力,尋找我真正想要的方向。
進入廣電系後,我遇到了一群有相似目標的同學。我們一起合作、交流想法,在這些經歷中成長,這也讓我明白「向他人學習」的重要性。我發現每個人的專業背景都值得借鑒,而我也需要不斷接受挑戰和新事物。廣電系特別注重實作,這對我來說意義重大。在實際操作中,我發現自己擅長企劃和表達,無論是發想節目企劃或與小組討論,我都能清晰表達想法,並理解和回應他人的觀點。這些經歷讓我確信,未來我想從事需要與人溝通的工作。
因此,我選擇了一份充滿挑戰的工作——廣播電台主持人。這份工作不僅能運用我在廣電系學到的專業知識,更讓我發揮表達和與人交流的能力。我希望透過聲音,傳遞不同的想法與故事,接觸更多不同的人。
堅持的理由:從夢想到態度的轉變
身為廣播組的學生,畢業進電台當主持人看似理所當然,但實際工作後發現,學校教的學理與技巧,很多還是要靠自己探索。職場挑戰五花八門,但幸好在學校的課程讓我在面對困難時不至於手足無措。老師們也成了我寶貴的資源,無論在不同領域的經驗或見解上,都能給我很多幫助。因此,學生時代千萬不要害羞,要大方向老師或前輩請教,尤其是像世新廣電這樣強調人脈的環境中,與他人交流非常重要。
我選擇廣播,是因為熱愛這份工作。雖然剛進職場薪資水準仍處於起步階段,但透過麥克風與聽眾分享故事的機會讓我接觸到不同背景的人,這些故事豐富了我的視野,也讓我更勇敢追逐夢想。這份工作的挑戰則在於準備節目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並且廣播界的發展機會有限,所以許多主持人都有正職,再利用空閒時間熱情投入廣播。
支撐我持續向前的是「成為廣播主持人的附加價值」——這些經歷讓我明白,夢想可能無法當飯吃,但工作態度決定一切。於是我設立不同的目標,完成後給自己小獎勵,這讓我保持動力,堅持向前。而只要堅持不懈,你會驚喜於自己的成長和轉變!
從興趣到實踐:探索廣電系的第一步
最後,提供一些我個人的建議給想進入廣電系的高中生。
適合就讀廣電系的特質與能力:
-
策劃與執行能力:媒體工作需要良好的策劃與執行能力。能夠有效發想創意、管理時間及協調資源,對於節目製作及行銷策劃等工作至關重要。
-
團隊合作能力:大多數媒體工作需要團隊協作,無論是主持、技術支援或行銷策劃,與不同角色的同事合作,確保工作流程順暢,問題能及時解決,達到更佳效果。
-
即興反應能力:媒體環境經常發生突發狀況,具備臨場反應能力的人能在變動中快速應對,尤其適合廣播主持、活動主持等即時應變要求高的工作。
推薦日常學習活動:
-
參加學校或社團活動:加入廣播社、戲劇社,或參與校園電視台等活動,能培養策劃、影音設備操作及主持技巧。
-
建立媒體平台:創建 YouTube 頻道或 Podcast,製作簡單內容,嘗試內容創作,測試對此工作的興趣。
-
參加工作坊或線上課程:參與影音製作、主持或行銷相關課程,學習專業技能,加深對行業需求的理解。
◆延伸閱讀:想進一步了解這個校系所屬的學類內容嗎?點進來看看學類介紹吧!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