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即生活:我在彰師大地理系的探索歷程
2025/8/11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黃麒家同學

以地理為起點:地理學習中的熱情與目標
高中時,我非常喜歡社會科,認為它貼近生活,能引導我們關注世界上的各種社會議題。我的社會科成績不差,尤其喜歡地理課,老師會透過實際照片帶我們認識這個世界。我希望有朝一日能像地理老師,用自己的雙腳和雙眼認識世界,特別是我成長的這片土地──臺灣。於是我申請大學時,以地理系為目標。
進入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之前,我所想像的大學地理系,是在高中的基礎上加深加廣,進一步探討各地理領域背後的理論與知識,並從中關注臺灣的社會議題。
從踏遍臺灣山海開始:從基礎課程到專業進階,探索臺灣的自然與人文之美
進入彰師大地理系後,一年級以通論課程奠定基礎,包含:人文地理學概論、自然地理學概論、地圖學與地理資訊系統等。到了大二,課程轉向更專業的領域,培養進階能力,如地形學、都市地理學、人口地理學、地理資訊系統應用等,課程難度也隨之提高。三年級開始,系上開設更多元的選修課程,讓學生依興趣、喜好選修課程。
很推薦對自然領域有興趣的學生選修「臺灣地形」這門課。尤其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四天三夜的東部實察,是我就讀彰師大地理系期間,離校最遠、時間最長的一次實察。不同以往的出遊感受,我在實察的過程中,與教授、同學合作,將課程所學應用在真實的地形地貌上。我深刻體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重新認識臺灣,並愛上這片土地。
(跟著系上課程探索臺灣之美)
「地理即生活、生活即地理」:彰師大地理系培養多元人才
高中階段的地理課中偏重記憶,而真正的地理學應該融入生活之中。彰師大地理系強調實地考察、人文關懷及儀器操作等多元學習方式,協助學生深入認識生活周遭事物,並以多重角度思考、理解社會議題,實踐「地理即生活、生活即地理」的理念。
彰師大地理系屬於師資培育科系,為培養未來中學地理教師,系上提供修習教育學程的固定名額,若有志從事教職,或希望了解更多師資培育課程的學生,在大一下可提出申請。系上師資具有豐富教學經驗,可引導學生從教育實習、教師檢定、到最後的教師甄試,一步步邁向教師之路。
若不以教職為志向,系上也提供專業課程,學生可參與國家考試,成為公職人員,或進入民營機構,如測繪公司、領隊導遊、環境顧問公司、空間規劃與永續管理等行業,或是從事地理資訊分析的相關產業。或許有人會認為地理系出路有限,但我認為我們的價值正源於「多元思考」的訓練,讓我們具備解決問題與跨領域整合的能力。
面對未來新型的社會問題或地理現象,地理系學生可以運用所學的跨域知識,而不會侷限在單一領域,若能善用地理資訊系統工具,更可以全面分析問題,有效解決現實挑戰。
與地理相伴的青春旅程:活動、成長與未來技能
彰師大地理系提供各式各樣的活動,得以讓學生從中累積經驗、培養能力。對外活動包含每年暑假的「探索營」,為全國國中生設計三天的體驗課程,使其在實察當中學習與認識地理;每年寒假的「地理營」,更是一場盛大的營隊活動,針對全國高中職學生,規劃四天三夜的活動,使學生從實際體驗中透過「地理腳與地理眼」認識臺灣與彰師大地理系。而對內活動則有每年入學前夕的「迎新宿營」,透過學長姊精心的策劃,讓大一新鮮人提前認識彰師大地理系;每年畢業前的「畢業登山」、兩年一次的「單車環島」活動,騎著單車、親眼觀察臺灣壯麗的地景。除此之外,還有系學會為學生精心籌劃的各項活動。
(在彰師大地理系參加「單車環島」及營隊活動)
我曾擔任過探索營、地理營、迎新宿營的總負責人,也在2023年暑假參與單車環島活動,並即將參加畢業登山活動。不得不說,地理系提供許多管道讓學生發揮長才,在課堂學習之外,可參與或主辦各式各樣的活動和營隊。我認為,舉辦活動不只是讓參加者受益、更多的是讓籌劃者培養多元技能,這些在實務中累積的難得經驗,將是我們面對未來挑戰時的養份與底氣!
在彰師大地理系的四年,我不僅學習了豐富的專業知識,更在活動與實踐中逐步累積能力。摘掉外界誤解的「看風水」標籤,系上的師長引導我逐步走向社會,讓我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自己的志向、擬定未來的道路。我認為,地理系的價值不只是提供地理知識,更是培養獨立思考與關懷社會的人才。
◆延伸閱讀:想進一步了解這個校系所屬的學類內容嗎?點進來看看學類介紹吧!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