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新聞鏡頭說故事!我的新聞系養成與職涯之旅
2025/8/5
世新大學新聞學系系友 鄭清元

我為何選擇新聞系?
高中時,一篇軍事新聞的深入報導讓我對戰地記者產生了濃厚興趣。如何在危險環境中將第一手訊息與照片傳遞給大眾,這背後的挑戰與專業令我著迷。同時,我對攝影充滿熱情,喜歡用影像記錄生活中的每個動人瞬間。新聞學系正是能結合我興趣與抱負的學科,讓我能透過影像與文字講述故事。
世新大學新聞學系提供紮實的理論基礎與豐富的實作課程,包括新聞採訪與寫作、新聞攝影與構圖、影音新聞製作等,以及校內實習刊物《小世界》等實作機會,這些課程設計及實作的規劃,讓我們能夠在真實的新聞情境中學習,達到「學中做、做中學」的目標。
此外,世新新聞系在業界享有高評價,其多元的實習管道更是吸引我的原因之一。無論是平面媒體、電子媒體或電視台,世新都擁有深厚的人脈與資源。畢業後,不論我進入哪家媒體,都能遇到來自「世新幫」的學長姐,這樣的校友網絡為我的職涯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全方位的訓練:從校園走入媒體現場
在就讀世新新聞系期間,我透過大一、大二的課程中紮實打底,學習「新聞學」、「新聞判讀」、「分眾新聞」、「運動新聞」、「財經新聞採寫」、「新聞專題報導」等課程,逐步建立對新聞工作的理解與批判思維。
到了大三,展開《小世界》校內實習:從尋找新聞題材、聯繫受訪者、採訪寫稿,到新聞排版與棚內錄影,經歷完整的新聞製作流程。在老師的指導下,將課堂所學的理論轉化為實務,當看到成品刊出時,那份成就感難以言喻!更令人振奮的是,我們的報導有機會被公視引用、被出版社選為高中考題或教材,甚至成為海內外新聞競賽的得獎作品!
大四時,因媒體實習課程的機緣,我進入中央通訊社攝影中心實習,擔任攝影記者。在前輩的帶領下穿梭於新聞現場,親身體驗新聞現場的工作節奏。這段經歷不僅精進了我的攝影技術,更讓我深刻體會業界的專業標準與現場壓力。
很多人以為新聞系只培養主播或文字記者,但我們在世新所學遠超過這些。像「報導攝影學」課程中,讓我學習到新聞攝影與敘事技巧,即使未來不從事攝影工作,作為文字記者、小編,到媒體部門主管,都需要「讀懂照片」的能力。此外,系上還有「新聞數據解讀」、「新聞英文」等課程,為日後從事大數據報導或新聞編譯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正是這些多元且實用的專業訓練,使我畢業後順利成為全職攝影記者,而我的同屆同學們也都在各大媒體發光發熱。
新聞現場的挑戰與因應
初入職場時,最大的挑戰莫過於在高壓環境下保持穩定表現。作為攝影記者,新聞現場瞬息萬變,突發狀況更是家常便飯。
為了克服這類挑戰,我會在任務前預先思考可能遇到的各種狀況,並設想應對方案,做好充分準備。若是在大型新聞現場與同事一起拍攝,我也會強化與其它同事間的溝通,確保有最佳的後援支持。
在這些工作中,世新新聞所強調的「手腦並用」精神發揮了關鍵作用。新聞攝影不僅需要技術,更仰賴對新聞的敏銳度與快速應變能力。儘管職場挑戰多,但憑藉大學期間所培養的專業技能與堅定心志,讓我能在面對壓力與挑戰時持續保持專業表現。
給學弟妹的建議
宋代蘇軾的名言:「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非常適用於媒體工作者。唯有持續累積才能持續進步。如果你具備以下特質,那麼你很適合來讀新聞系唷!
-
對世界充滿好奇心:新聞工作需要你對社會議題、國際時事、甚至是日常生活細節都抱有高度興趣與觀察,才能不斷挖掘值得報導的故事。
-
善於溝通與觀察:採訪過程中,需要快速與受訪者建立信任,並且敏銳觀察細節,才能捕捉有價值的資訊。
-
抗壓與適應力強:新聞現場往往變化快速,壓力大,但只要能適應多變的環境,並保持冷靜,你會發現新聞工作是充滿挑戰與成就感的職業。
如果你對新聞系感興趣,可以先從以下日常活動開始:
-
多閱讀報紙與關注時事:每天閱讀不同媒體的新聞報導,培養對社會脈動的敏感度。例如閱讀報紙可以看到精選的重點新聞,同時也可以嘗試思考並比較網路媒體的報導角度。
-
培養寫作與紀錄習慣:嘗試寫日記或部落格文章,把你對日常生活的觀察記錄下來,這不僅能訓練寫作能力,也能累積素材與靈感。
-
接觸攝像或拍攝影片:培養影像敘事的能力。建議多觀察各媒體的新聞照片與報導,尤其是傳統新聞的攝影構圖與故事性,而非社群平台上的直式照片,並大量練習拍攝,更能為未來的新聞報導專業奠定基礎。
新聞系的學習,不只是知識的堆疊,更在於實踐與體驗。期望學弟妹們在勇敢嘗試與探索中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也歡迎對新聞懷抱熱誠的人,一同加入世新新聞系。
◆延伸閱讀:想進一步了解這個校系所屬的學類內容嗎?點進來看看學類介紹吧!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