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平衡學習與玩樂,讓經歷成為你的能力

2025/8/1

逢甲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 劉宗祐同學

平衡學習與玩樂,讓經歷成為你的能力

意外卻也不意外的起點

  從高中時期開始,我就對數理科目特別有興趣,尤其著迷於生物和化學實驗課。我的個性不喜歡單調的生活,喜歡體驗、探索和學習新事物,同時希望能以自己的能力幫助他人。基於以上特質,我原本計劃就讀獸醫系或物理治療系,希望未來能從事助人的職業。

  然而,因為考試成績不如預期,我轉而選擇逢甲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系。在做決定之前,我透過學系網頁深入了解了材料系的學習領域、師資陣容及各項資源,例如設有奈米實驗室等。我發現材料科學不僅可以應用在生醫領域,未來的就業發展性也相當廣泛。這個選擇不僅符合我在數理方面的專長和對實驗的熱愛,某種程度上也呼應了我想要幫助他人的初衷,讓我能夠用不同的方式發揮所長。

 

繼續走,繼續探索

  逢甲大學材料系的專長領域包含半導體、奈米、陶瓷、高分子等,每個領域在大二後都有專門的教授實驗室可以深化學習。這些領域都可以實際應用在生活中接觸的產品,例如防水材質、手機等,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大三進入「應用複合材料與奈米光電實驗室」跟專題實作課程的「皮膚癌標靶治療」,與修習相關課程「奈米技術概論」。這些學習資源都滿足了我喜歡學習並接觸新知識,以及到實驗室實作學習的習慣,諸如研究材料的相容性,與材料進到人體後產生的相互作用等實驗,把奈米技術實際應用到醫療領域當中。

 

不要猶豫,用熱情與毅力,勇敢跨出第一步

  目前大三的我,感受到系上最大的特色就是豐富的學習資源,有國際交流活動、海外實習計畫、日本移地教學、業界工程師培訓班課程等,讓我大學生活過得非常充實,也讓我的興趣得到很大的發揮空間。

  我在大一參加「粵港澳大灣區暑期聯合大學」,與同濟大學、香港理工大學的學生進行課程分組交流,學習到不同思維觀點跟團隊合作能力;大二通過「USR國際交流實習計畫」到馬來西亞實習,進行跟環保再生能源、材料相關的計畫,從棕櫚樹空果取出纖維素,利用3D列印技術製成人工皮,學習到不同國家對於材料相關知識的應用;大二暑假則參加了「日本九州大學移地教學」,與日本研究生進行實驗學習與交流、參觀核融合反應爐、學習電漿於生醫材料上之應用等。

  此外,我也在暑假期間到花蓮馬場跟綠島打工換宿。旅行途中為了記錄生活,我漸漸對攝影產生了興趣,後來加入學校攝影社,也參加學校攝影展,並在攝影競賽中活獲得佳作。

  這些豐富的資源讓我學習經歷更多元,也讓我明白,走出舒適圈,可以看到很不一樣的世界,每一次新的嘗試,都是給自己的挑戰和成長的機會,讓我開闊視野,更重要的是學會獨立自主去體驗生活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至馬來西亞參與USR計畫,利用3D列印機產出成果

劉宗祐同學(右前)參與日本九州大學移地教學

 暑期至花蓮馬場學習馬術

 

Play hard, Study hard!經歷就是能力!

  大學期間,我最大的成就感是能一邊體驗生活,一邊保持優異的成績以及獲得材料專業知識的滿足感。從一開始只知道材料的基本知識,到現在可以利用不同製程控制不同結構、性質來改變材料的生產,最後再應用材料來解決問題,讓我對學習更有信心。

  為了能兼顧學業又能探索其他領域,我養成專注的學習習慣,確保能在課堂上充分理解所學內容,就能利用課後時間發展我的興趣跟體驗生活。這些體驗都在不經意間讓我成長,提高我的學習效率跟適應、解決問題能力,例如參加國際交流活動後,我開始加強我的外語能力;在馬場工作的經驗,讓我做實驗時更有耐心;到國外實習或移地教學經驗,訓練我的簡報表達力等。這些經驗都讓我現在面對複雜的學術問題時,可以運用不同領域累積的能力,並從不同角度思考,找出合適的方案。同時,也改變了我看待「學習」的方式,學習不只是單單累積知識,而是探索世界、認識自我的過程,每一次新的嘗試,都讓我更了解自己的興趣所在,也更清楚未來的發展方向。

 

 

◆延伸閱讀:想進一步了解這個校系所屬的學類內容嗎?點進來看看學類介紹吧!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

話題類別:同系不同樣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