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勇闖經濟疆界,從多元探索到未來願景的跨域之旅

2025/7/31

逢甲大學經濟學系 游亞芹同學

勇闖經濟疆界,從多元探索到未來願景的跨域之旅

從茫然到啟航—挑戰經濟學系的勇氣與初衷

  我目前就讀逢甲大學經濟學系。回想高中時期,因為較排斥社會學科,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自然組,然而,我對理科的熱忱僅止於學習層面,始終無法想像自己未來從事相關工作,因此決定轉換跑道。但,過去從未認真思考過「我要什麼」,面對志願選擇一度感到非常茫然。

  在眾多科系中猶豫不決時,我注意到經濟學系的簡介標記著「商學之母」,當時我對經濟完全沒有概念,只覺得這門學科看似與生活息息相關,卻又感覺這門學問離我遙不可及。進一步查詢後,我發現經濟學涵蓋的層面相當廣泛,激發了我的好奇心。

  有趣的是,當時我偶然看到一則網路留言寫道:「不要輕易嘗試,經濟學需要數學。」當時的我身為自然組學生,個性也有些好勝,反而更想去挑戰並且認識這門學科。最終,我選擇加入經濟學系這個大家庭,踏上了全新的挑戰之路。

 

彈性學程×跨域挑戰—打造學習效益最大化的策略

  進入逢甲大學經濟學系後,我獲得了很多自由探索及思考的機會。在學習核心經濟學知識的同時,也逐步提升我邏輯分析能力以及從多角度解決問題的技能。同時,我也積極參加各類比賽,認識了許多優秀夥伴,也看見了自己的不足。我開始思考:如果大學時期沒有嘗試更多元的學習,會不會過了四年,我會落後其他優秀同儕更多?大學期間我應該如何讓自己更充實以及更有競爭力?

  意識到這件事,我思考與其選擇雙主修或輔系,我最終選擇了彈性較大的學分學程,以靈活安排學習內容、最大化學習效益為原則。在畢業前,除了經濟學本系學業,我也完成了法律經濟學分學程、專案管理學分學程、創業創新學分學程、計量財務學分學程、教育大數據微學程、商業策略與數據分析學程等。

 

精準平衡術 - 學業、競賽與生活的經濟學智慧

  大學期間,我一邊主修經濟學、一邊輔修六大領域的學分學程、考取多張金融與管理領域的專業證照,也參加了各類型的比賽,從分析競賽、社會創新到行銷競賽等,累積豐富實戰經驗。同時,我也利用平日課餘時間和假日兼職工讀,並以優異的成績獲得書卷獎以及學系獎學金的肯定。

  在繁忙任務中,要怎麼相互平衡生活是最具考驗的挑戰。我將經濟學精神運用在生活之中:每次做決定前衡量效益與成本,制訂最有效率的計畫並逐步完成。這些跨領域學習與實踐,不僅讓我提升了多面向的能力,我也從中領悟到,經濟學不僅是一門學科、也不僅是只存在於模型數學的推導,它更是一種邏輯思考的基礎。經濟學培養了我的思考架構,讓我能事半功倍、創造更多價值。

  此外,這些經驗讓我有機會與各領域的同儕互動交流,不論是在學習活動、比賽或是課外工讀中,都增強了我的溝通理解能力以及團隊協同能力,並積極將所學應用於實務之中。每一次的經驗都是成長的推力,讓我在本系的學習中不斷累積靈感與能量,激發出更多潛能。

 

破框而立 - 跨域整合助力未來分析之路

  在大學的四年間,每個人都可以有不同的生活選擇,只要是未來不會後悔的,就是好抉擇。一路上我與許多志同道合的夥伴攜手前行,也曾經經歷挫折與自我懷疑,但我始終選擇堅持努力。升上大學前,我從沒想過生活可以如此忙碌而充實,也沒想過自己真的能完成這麼多事。

  或許有人會質疑跨域學習是否會讓實力不夠專精,但即使再重來一次,我依然會選擇這條路來充實自我。只有親自走過,才能真正了解什麼是最合適自己的方式。

  如今,經過多方面的探索,我也確立自己未來將朝商業分析領域發展,結合經濟學基礎與多項跨域學習成果,期許在自己的節奏中發揮最大價值,對社會更有貢獻。

 

 

◆延伸閱讀:想進一步了解這個校系所屬的學類內容嗎?點進來看看學類介紹吧!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

話題類別:同系不同樣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