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leGo! 大學選才與高中育才輔助系統

在探索與彈性中找到自己——我的公領系學習筆記

2025/7/30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陳怡潔同學

在探索與彈性中找到自己——我的公領系學習筆記

怎麼選擇科系?興趣扮演關鍵角色

  高中三年,多數人心中會有一個理想的大學目標,但說實話,學測分數仍是影響科系選擇的重要因素。當時,我便是透過分數查找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喜歡法政財經領域的我,立刻被它深深吸引。瀏覽系上官網時,頁面上展示的攀樹、登山等照片,也讓我眼睛為之一亮。另外,公領系在個人申請第二階段不採面試,因此對備審資料的要求相對詳細,讓我透過準備備審,更深層地思考自己在高中的學習歷程與對未來進入這個學系的學習動機。最後,我抱持著「可以學到喜歡的領域,又有好玩的課程」的期待,就這樣進入了臺師大公領系!

 

是公民?是童軍?還是戶外?

  臺師大的「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是全台獨一無二的科系,明明簡稱公領系,但卻時常被他人誤喊「公民系」。其實這個科系,不只是教公民。或許因為師大長年給人「培育未來教師」的印象,即便早已轉型為綜合型大學,但此印象仍根深蒂固。公領系隸屬於「教育學院」底下,而我們系的學生若走師培路線,確實是以教授「高中公民科專長」、「國中社會科領域公民專長」、「國中綜合活動領域童軍專長」為主,未來可成為公民老師或童軍老師。然而,公領系所教授的內容,又再比我們過往接觸的相關課程更深入且更廣泛。

  也許會有人問:公領系學生若未來不想當老師怎麼辦?沒關係!大一的必修課包含了其它領域的課程,讓我們有自由探索的機會;大二時會再分流至師培組、法政財經組、戶外組,有各自的專業與課程架構(修習不同的課程與學分),可說是選擇性很多、彈性很高的科系!

 

學習資源豐富,未來發展保有更多彈性

  除了校內課程以外,台師大更與台大、台科大聯盟,學生可以互相選修三校課程,也能享有彼此的資源。

  此外,師大也針對英文發展設有EMI教學資源中心,也與多所國外姊妹校合作,提供學生更多出國交換的機會!令人驚豔的是,師大是採取「學分吃到飽」制度,學生只要有意願,超修也不用額外支付學分費!申請輔系、雙主修的門檻相對較低,學生可依個人興趣,在學習本科之餘擴展其他面向的發展。

 

成為有個性的角,也能擁有圓潤與光滑

  公領系總會舉辦豐富活動,在這些活動中,我會遇到不同的人事物與挑戰。在團體合作的過程中,一開始,我傾向盡量配合他人,但後來發現,系上很多有能力的同學,他們總是勇於發表意見,與大家一同討論和修正。我原以為這類型的人難以相處,但其實他們給人閃閃發光的印象——樂於提供想法,又願意保有彈性討論的空間。

  在團體中領導能力的展現,除了與生俱來的特質外,我認為在課堂間的學習與養成也是關鍵因素。像是大一的「領導概論」、「戶外體驗教育」等課程,會透過活動與引導反思,潛移默化地幫助讓我們在團體中更具備理解、溝通與領導的能力。這些課程除了傳授理論知識,更結合實際活動,讓我們真正學會在保有自我主張的同時,也能圓融應對各種人際情境,成為「有個性的角,也能擁有圓潤與光滑」!

 

 

◆延伸閱讀:想進一步了解這個校系所屬的學類內容嗎?點進來看看學類介紹吧!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

話題類別:同系不同樣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