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的交錯與成長:從選擇迷茫到跨領域的突破
2025/7/25
逢甲大學合作經濟暨社會事業經營學系 張家禎同學
.jpg)
意外的選擇之旅
高中時期,儘管我對數學充滿興趣,但因不願面對自然科目的挑戰,我還是選擇了社會組。此一決定源於我對未來的模糊感,並未深入思考自己的真正追求。考慮大學學系時,我希望能考取北部的國立大學,但學測成績讓我失落,因為它雖不差卻也並不理想,讓我在整理備審資料時感到力不從心。
意識到自己的學習背景過於單調,無法凸顯優勢,加上面試過於緊張,我毫不猶豫地投入指考準備。在準備指考過程中,我對科系選擇仍沒有明確目標,只是隨意將商科列入志願。最終,我進入逢甲大學合作經濟暨社會事業經營學系(簡稱合經系)。進入這個全新環境前,我對合經系並不熟悉,只看到官網上寫著「商學院最有溫度的科系」,便帶著疑問與期待開始了我的大學生活。
探索多元可能性的契機
在合經系的學習過程中,我逐漸意識到這個領域的未來發展相當多元化。系上課程涵蓋經營管理、經濟專業和社會事業,並強調跨領域專業的重要性,尤其聚焦永續發展。然而,對未來感到迷茫的我,在此時卻開始積極探索各類看似不相關的課程和活動,例如嘗試素描、書法等興趣課程。雖然這些活動讓我享受藝術的美好,但我也意識到對自己而言這些僅是興趣。因此,我開始尋找更具體的學習成果。
隨後,我參加了校外競賽,如永續智慧創新黑客松競賽和統一超商青年永續扎根計畫等。在這些活動中,我不僅能運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還能與不同背景的人合作,更能激發創意和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畢業前夕,我有幸加入「學海築夢」計畫,人生第一次出國便是意想不到的國家,挪威。在那裡,我在一家專注於循環經濟模式的蘑菇農場實習,了解如何利用咖啡渣和其他廢棄物作為培養基,透過實驗不同的培養基,優化了杏鮑菇、香菇和猴頭菇等多種類型蕈類的生長與永續性。不僅可以有效減少廢棄物,還能為當地市場提供新鮮且高品質的蘑菇。
這些經歷讓我更加認識到跨領域學習的重要性,不僅拓展了我的視野,也讓我更加堅定了未來在永續發展領域貢獻力量的決心。
勇氣與語言的挑戰
在探索與學習的過程中,我發現最大的障礙在於缺乏語言能力和勇氣。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是有效溝通的關鍵,而如何準確地表達觀點,同時不讓對方感到被否定,成為我需要不斷探索的課題。我學習以更加包容和開放的語氣進行交流,這不僅讓對話更加順暢,也能促進彼此的理解與合作。
在學術與實習中,英文能力尤為重要,透過大量閱讀外文資料,我能快速掌握新知。在挪威實習時,循環經濟領域帶來的陌生感促使我時常主動提問,向同事及導師尋求指導,深化專業理解,也促成良好的團隊互動。每次提問對我而言都是個挑戰,每次解答也都是種成長。
最終,我從這些經歷中獲得了豐碩的收穫。除了專業知識的增長,我也培養了自信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段旅程讓我明白,跨領域學習不僅是知識的累積,更是思維方式和人際交往能力的提升。我深刻體會到,在面對挑戰時,勇氣與溝通技巧是打破障礙、實現自我突破的重要武器。
交錯的智慧
跨領域學習對我的最大影響在於它徹底改變了我對知識和技能的理解及運用方式。最初,我將學習視為一條直線,專注於一個特定領域。然而,在合經系及後續實習中接觸不同領域知識後,我開始意識到各學科之間存在聯繫與互補性。這種跨領域視角使我能夠從多角度思考問題,尋找創新解決方案。
此外,這些經歷增強了我的適應能力與靈活性。在快速變化的社會中,有靈活應對各種挑戰的能力至關重要。跨領域學習使我擁有更廣泛的工具與資源,讓我能自信地面對未來職業生涯中的各種挑戰。
總結來說,跨領域的學習歷程不僅豐富了我的知識結構,更拓展了我對社會運作的敏感度與解決問題能力,讓我在追求永續發展及實現社會影響力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堅定。我期待未來能將所學落實於職場與社會,推動更具意義 、溫暖正面的改變。
◆延伸閱讀:想進一步了解這個校系所屬的學類內容嗎?點進來看看學類介紹吧!
◆本網站歡迎投稿,有關文章及影片投稿事項請參考徵稿辦法。